Quantcast
Channel: 龍門國學飬生健康
Viewing all 29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世健联健康教育集团董事长——魏跃

$
0
0


 魏跃中国营养健康职业培训第一人,中国企业健康绩效管理理论创立者。创建了中国第一个民办健康教育(集团)——世健联,带领他的团队创先了一个有一个先河,成功把健康教育推向全国各地,开创了民办健康教育之先河,成功组织承办营养健康教育界“两会”中国营养师年会、中国健康管理师年会。中国营养师网创始人。中国企业健康绩效管理理论创立者。先后与国家卫生部、人事部、劳动部等单位联合开发和推广营养师、健康管理师、健康讲师、儿童营养师、美容营养师等职业标准,培训人才达数万人。在国内,魏跃首次将加拿大籍“华人白求恩”谢华真教授的健商概念引入中国,并与卫生部提出的“健康素养”完美结合,形成独特的“中国式健商管理”理论体系。

 真实姓名:魏跃  
 出生日期:1974年8月15日
 民族:汉 
 籍贯:四川省成都市
 毕业院校:四川大学 
 职业:健商教育
 现住:北京市朝阳区  
 主要成就:中国式健商管理第一人
 理念:传播健康理念,引领健康潮流。
 人生格言:将健康教育进行到底!

 2003年之前,魏跃一直在开办自考大学,作为中国最年轻的民办大学校长之一,魏跃的事业可谓顺风顺水。但是在这一年,他的一个最亲密的朋友的去世给了他很大的触动。魏跃与这位朋友的友情非常的深厚,经常在一起促膝长谈。可是蓦地就被查处肺癌晚期,并很快去世。看着与自己几乎朝夕相处的战友被无情的病魔夺去,魏跃感到非常的无助和绝望。继而,2003年全国非典疫情爆发,这场席卷了全国乃至全球的瘟疫,促使魏跃下定决心,要把健康事业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

 开创营养师培训先河

 很快,在众人的惊愕中,魏跃转卖了经营良好的学校,孤身一人来到北京。踏破了各部委的门槛,他一遍一遍的给相关部门解释营养教育的重要性,不停的修改全国营养教育策划方案,不停的提交各种资料。终于在2003年夏天,诚意感动了人事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营养保健师项目和教材专家论证会如期顺利举行。

 开培训班最重要的就是聘请专家了。那时候的营养专家很少,寥有的几个还不容易请得动。请专家又是一个难题。个别专家都比较清高,魏跃在跟他们讲这个营养师培训的意义的时候,碰过无数次钉子,受到过很多热潮冷讽。甚至有人说“中国的营养师培训起码还要等二十年”。

 魏跃不怕碰钉子。他走的每一步都是在碰了无数个钉子之后成功的。属虎的他有一种老虎的性格,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碰到了贵人,这就是白求恩军事医学院的高伟教授和中国保健协会食物营养与安全专业委员会会长孙树侠教授。当时高伟教授年龄已经很大,但是听说了这个事儿,毅然加入营养师培训专家团,不仅如此,她还帮助魏跃四处奔走,说服她熟悉的营养专家一起来支持这个培训事业。师资问题,就这样在高伟教授和孙会长的帮助下解决了!

 接下来魏跃和同事们开始筹划招生工作。打了一期报纸广告,来电不少,但是多是出自于好奇,对营养师这个概念还不清楚。但是大家对营养知识的渴望,更加坚定了世健联人的信心。于是他们决定亲自上大街上发传单,这样方便跟大家解释营养师的概念。

 发广告期间有一个有趣的小插曲。由于魏跃之前一直在成都工作,成都那时候并没有限制大街上的小广告,因此他也就毫无顾忌的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去发广告单, 终于没过几天被城管给逮到了。因为不懂北京的规定,魏跃和城管还据理力争,反复跟城管强调他所做的事业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不违法。这件事情也成为一起创业的同事们长期的笑料。

 2003年7月到8月,魏跃在北京举办了我国人事部首期营养保健师培训班,一共招收了24个学员。当时的学费也只收2400元。后来名噪一时的张悟本,就是这第一期的学员。虽然这一期班人数不多,还属于亏损状态,但是作为一个新职业的首期班,这个培训人数算是一个很让人欣慰的数字了。尤其是看到学员们那种学习的劲头,更加鼓舞了世健联的每一位创业者。

 随着营养保健师培训班的不断壮大,魏跃的工作也越来越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认可。

 学员越来越多,麻烦也越来越多。因为集中在北京上课,每到开课前期,教室所在地周围的宾馆人满为患,周围的饭店熙熙攘攘。学员们的食宿问题越来越严重,虽然世健联派出专人来帮助学员订房间,订餐,很多问题也不是一个世健联本身能解决的。更重要的是学员的庞大学习开支触动了魏跃。学费才三千多,学员的实际花费一般都要过万。看到很多学员还并不是很富裕,魏跃决定,在全国各地开设分支机构。不仅仅可以解决学员长途跋涉来学习的问题,又能支持学员创业。

 全国分支机构遍地开花

 2005年10月1日,为支持学员创业,魏跃亲赴太原,成立第一个分支机构“太原世健联”。紧接着全国各地的培训机构纷至沓来,要求重金加盟,被魏跃婉言拒绝。魏跃认为,只有把健康教育作为事业来做的,才可能做好,也才能产生相应的社会价值。当时很多要求加盟的学校也只是看到营养培训很火,是一个赚钱的好项目,并不是真心的想要从事健康事业。因此魏跃定下一条规矩:只有学员才可以成为世健联分支机构负责人。他认为学员从全国各地赶来学习,异地他乡的待上半个月。能够拥有这样的学习劲头,足以证明他们热爱这个事业,只有热爱这个事业,才能把这个事业做好。

 截止到2006年年底,世健联拥有48家分支机构,120多家合作伙伴。因此魏跃也成了空中飞人,曾经一度因为乘飞机过于频繁而患上了航空性中耳炎。之后的差旅便不得不乘坐火车。

 2007年8月21日成立北京新职联教育机构。此时多家风投公司找到魏跃,想要把世健联包装上市,魏跃婉拒。魏跃认为,健康事业是一个严肃的事业,对社会的影响非同小可,健康事业只能踏踏实实的做,不可以有任何的“包装”。“健康企业要上市,必须要靠实力,而不可靠包装。”魏跃如是说。

 健康培训工作在全国开展得轰轰烈烈。很多的机构和部门都看准了这口“肥肉”,纷纷以各种形式开展营养师培训。几乎是一夜之间,全国出现了十六个部门在做营养师培训鉴定,甚至还有好几个“国际认证”鉴定。健康行业门派林立,各执一词。无论是在学术上还是管理归属上都争执不休,各说各理,全国工作陷入一片混乱。为了抢夺生源,各机构展开价格战,胡乱包装师资力量,市场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风云突变

 乱则生变。营养健康培训的巨大影响力和混乱的市场引起了国务院高度重视,终于在2008年发布了清理职业鉴定规范文件。[国办发(2007)73号文件].文件一出,很多“发证机关”不敢轻举妄动,培训机构开始抓狂,纷纷逃离。加上行业混战本身带来的负面影响,营养师和营养教育机构都觉得这个行业没前途,全国的健康教育事业逐渐走入低谷。

 朋友们纷纷劝他放弃,这些年积累的雄厚资金完全可以做任何行业,现在抽离最起码还能在这个行业全身而退。可魏跃坚信,健康事业是一个光明的事业,只要找准了方向,理清思路,一定会走出这个低谷。魏跃说“哪怕最后只剩下我一个人,我也一定要支撑下去!”。

 他苦苦支撑着日渐萧条的世健联。在对行业进行多番考察和思索之后,魏跃发现,营养行业必须结合现代信息化技术,才能跟上社会前进的步伐。传统的营养工作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营养师,也必须依靠现代科技技术。也是在这一年,魏跃成立了全国首家营养健康信息化企业——华夏量健(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承办营养健康高峰论坛

 为了把这一思路分享给全国的同行们,鼓励同行的机构和自己一起走下去,世健联独家出资承办了发改委公众营养中心和中国健康教育协会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营养健康教育高峰论坛,并免费为全国营养师举办了第一届中国营养师年会。

 峰回路转

 2008年底,魏跃旗下的“中国营养师网”全面改版,旨在为全国营养师搭建一个交流平台。网站改版后,短短两年年便聚集了全国营养师会员达二十万人。经过几年的发展,如今中国营养师网逐渐成为全球最大的营养师中文交流平台。先后获得“健康教育先进单位”、“健康行业十大品牌”、“中国健康促进奖”等荣誉称号。

 营养健康事业的春天

 2010年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培训中心合作推出儿童营养管理师、健康管理师、营养美容师等培训项目,魏跃分别参与和主编培训教材。2010年魏跃旗下世健联承办了第三届中国营养健康教育高峰论坛。本届高峰论坛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举行,盛况空前。本届年会俨然成为营养健康界的行业盛会,参会门票都出现了“一票难求”的状况。

 2011年,与中国健康教育与促进协会共同开发“健商型企业方案”,首创健康绩效管理系统,并筹备新职联健商管理中心。当中国营养师网很多会员问及是否还继续主办第四届中国营养师年会暨高峰论坛会议时,魏跃微笑着说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将健康教育进行到底!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毛泽东如何管理中共这个大公司?

$
0
0
   《中共集团董事长——毛总》

    毛泽东是个天生的战略家,天才的制度设计和人格魅力是他的制胜法宝,但他会成为一个好的企业家吗?毛泽东大概没有想到,30年后,在他统治过的国家里,最崇拜他的人会是他毕生鄙视的”资本家“们。众所周知,任正非、宗庆后、马云、史玉柱、陈天桥等一大批成功企业家都热衷研读毛泽东经典,并被称为”毛派企业家“。

  那么,“毛派企业家”们从毛泽东那里学到了什么?如果毛泽东去办企业,他会是一个优秀的企业领导者吗?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毛泽东公司的章程:

  一、公司目标:社会主义

  二、董事长:毛泽东

  三、总经理:周恩来

  四、股份制改制:成功股改,将陈独秀、张国焘、博古、王明等股权收购并从新分配。

  五、企业重组:
  收编井冈山、鄂、豫、皖、陕、甘、宁等地土匪及地方游击队。

  六、董事会成员: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

  七、公司架构:
  监事会:刘少奇、
  人事总监:任弼时、
  市场总监:朱德、
  培训总监:刘少奇

  八、公司宗旨:为人民服务

  九、广告宣传:打土豪分田地

  十、公司管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十一、内部纪律:家属不能参政

  十二、市场培训:延安抗大,以会议形势领导人轮流施教。

  十三、营销策略:农村包围城市

  十四、营销方法: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十五、市场领导人:百名将军

  十六、市场高级领导人:十大元帅

  十七、企业上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十八、八千万员工:信仰坚定

  十九、十三亿消费者:垄断性消费,保持独特竞争力

  二十、企业年限:千秋万代

  二十一、持续竞争优势: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路线

  二十二、企业语录:思想这个阵地你不占领,别人就会占领;让他六尺又何妨……

  接下来,重点从公司激励政策、培养干部、对抗竞争对手、企业战略上来分析毛泽东开公司的整体饲料。

  1、激励政策:打土豪分田地

  如果说我们的目标是推翻旧的统治,那么我们一定要打击旧的势力,要打土豪,那谁来帮你打?当时当然只有农民会来帮你,但广大农民面对凭什么来帮势单力薄的红军打?为何帮连军饷都发不了的共产党军队来打?这里就涉及到一个激励机制的问题,毛泽东同志解决的很好,很干脆。一句话:打土豪分田地。就是说打土豪是来了大家家里来分田地,是为了解放广大贫苦百姓,百姓一听,也对,反正我不革命也是什么都没有,一革命参加去打土豪说不定还能革点什么出来,不干没指望,干了还有点希望,那我就干了。

  这里的妙处有几个:一、分的田地又不是共产党的,是少数专制土豪的;二、团结了大多数人,因为大多数人都没地;三、低成本,毛泽东同志的这句口号,比国民党发正规装备正规軍装及大洋来得有效,因为那是为官老爷打仗,这可是为了自己打。这年头为自己干革命谁不拼了命一样。四、目标清晰。我们去打了土豪就能分到田地,简单明了,农民一听就懂,一听就觉得有利。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农民总是处于最低层被剥削,只要哪个政党将农民当回事,并且为他们的利益而谋福利,哪个政党就能在中国兴起。

  点评:应用到公司激励上来,我们完全可以将公司全员动员起来,通过股权与期权让大家一起形成利益的共同体,即有了钱大家一起赚、有了利大家一起分。可以推出诸如上市期权、客户提成等系列激励机制。我实行就是即时提成制,即一旦业务发展得顺利,收到了钱,马上向销售人员支付提成,这样一来大家才有干劲,因为我们说到做到了,而且是马上做到。

  2、对干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任何要做大事的人或是机构,就必然有一群人跟着他一起冲,就像那个《亮剑》里的团长一样,自己冲在最前面,还一班兄弟跟着一起冲,这才是成功的先决条件,独木总是成不了林的。而伟大的毛泽东同志是明白这个道理的。1931年,他写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就是非常明白的告诉大家,我们的力量还小,但这股火我们是准备将它烧到全国,我们一定能在中国彻底革命。正是有了这种精神与理念,红军才能走完长征,才能跟着毛泽东到达延安等待时机。让你的团队心中怀着燎原的理想,大家走得才能更远更长。

  点评:对于初创企业,我们在待遇与环境上是不如大企业的,我们其实不必担心,因为大企业是定岗定位,员工学的深度可能够,但广度不够,所以我们能给跟着我们一起干的人,更多的是希望,大家今天一起拼到时有肉一起吃有酒大家喝,不是因为小利而聚首,大家是要做大事,这样团队才能抵得住其他诱惑,才能打胜仗,我们的事业才可能去纳斯达克去敲钟,只有这样,大家才能有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与信心。

  3、对竞争对手:任何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毛爷爷当年在自身实力尚且十分弱小的时候,就喊出“任何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三断论时,其实并非是一种对自身认识的妄尊大,体现的是对自己与革命队伍的信心与坚持到底的决心以及对当前敌我形势及未来发展的这个全过程演绎的把握。精神上的气魄,往往能让美式机械化装备就此失效;

  原创经典品牌营销机构:而对于初创企业,在资源、人力、物力、财力、管理等诸多方面都不如成熟的大企业,而这些资源并非能一时之间积累而至,这种状况对于初创企业,也非是资金一方面的问题,因为有了很多企业,就算是有了投资,一样做不起来。这个时候我们最需要的可能是一种气魄、一种战斗的精神、一种冲击力量的保持、还有一种彻底革命的决心与信心。精诚所至、无所不开。

  4、策略:在战略上蔑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

  任何人都不是笨蛋,我们蔑视归蔑视,但重视也得重视,这是两个层面的事情,想当年毛爷爷一盘棋局、决胜于千里之外,靠得是战略的得体:该合谈时就合谈,该打到江南去就打到江南去,这是一种识时局的素质。八年抗战,打击的是日寇、壮大的是自己,赢得的是时间与时机。如果要说毛爷爷的核心竞争力,我看非战略与战术的完美配合而莫属之。

  点评:做企业也是如此。领导人看得有多远,对未来行业业态形势的发展以及产业链整体把握的程度有多高都深深的影响着团队的战斗力与战斗效果。识良朐而至于千里、联圣手而撼于山河。气魄要有,这是你的理论是否够的问题,但方法也不可少,否则细节决定不了成败,高度就指挥不了深度。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转载]2013年中国各地首富排行榜

$
0
0

  【中国经营网综合报道】每年,无论是福布斯还是胡润,推出的财富榜总能吸引无数关注的目光,各地的首富更是为大家津津乐道。他们都是谁?

  据荆楚网的报道,根据胡润榜单,身家百亿以上的共有20人(户),分别是:李嘉诚、梁安琪、蔡衍明、王健林、刘永行、许家印、宗庆后、沈文荣、林文镜、张士平、李金元、刘忠田、张宏伟、魏建军、刘宝林刘树林刘兆年兄弟、黄泽兰、梁稳根、刘永好、吴亚军、孙广信。其中,身家最高者为李嘉诚,2000多亿,所在地为香港。

  根据胡润近两年排行榜情况,对全国各地的首富们盘点如下:


  香港:李嘉诚 85岁

  公司:长江实业——地产、能源

  资产:2000多亿

  1928年出生于广东潮州,1940年为躲避日本侵略者的压迫,全家逃难到香港。1958年,李嘉诚开始投资地产市场。1979年,“长江”购入老牌英资商行——“和记黄埔”,李嘉诚因而成为首位收购英资商行的华人。

  李嘉诚创立的企业长江集团已成为香港最大的企业,现在担任集团董事局主席,经营范围包括房地产、能源业、网络业、电讯业以及传媒业。是现在香港、大中华地区首富,绰号“李超人”。据2012年3月《福布斯》杂志公布的全球富豪排名,李嘉诚的净资产总值高达255亿美元,折合约1990亿港元,排名第九。据2013年3月《福布斯》杂志公布的全球富豪排名,李嘉诚的净资产总值高达310亿美元,折合约2401亿港元,排名第八。


  澳门:梁安琪(女)54岁

  公司:澳博股份——娱乐

  资产:124亿

  梁安琪:(Angela,LeongOn-Ki,),出生于广州,澳门立法会议员、有“赌王”之称的富商何鸿燊的四太太,人称四姨太。

  梁安琪1980年代到澳门发展,1986年在私人舞会上结识现时丈夫何鸿燊,以其舞技成功吸引何,其后成为何的四太。涉足商界梁安琪近年涉足多个行业,在香港、澳门及中国国内开设茶餐厅、桑拿浴室、证券行、高尔夫球场等,及参与澳门赛马会的业务。梁安琪亦为澳门博彩股份有限公司之董事,承包澳门葡京娱乐场与回力娱乐场多个贵宾厅。

  2007梁安琪有意向电视广播有限公司收购无线收费电视20%的股权,这是其第一次踏足媒体工业。2005年,梁安琪开始参与港澳社会事务,先在香港获选为保良局总理。2007年为保良局节目统统主席。涉足政界2005年9月参加澳门立法会选举,并得票11642当选。


  台湾:蔡衍明 57岁

  公司:旺旺——食品饮料

  资产:600亿

  “米果大王”旺旺集团董事长蔡衍明,十九岁接手家业,化危机为转机,一手将公司由濒临倒闭边缘,打造成为全球最大米果制造商。

  作为台商,他霸气十足,又非常低调,从湖南出发,20年间打下大陆零食江山,成为休闲食品大王。

  他另外一个引人关注的身份则是媒体大亨,近4年来,他先后提出收购台湾中时、中嘉系统台、壹传媒等传媒集团,但作为媒体老板却遭到很多台湾民众和传媒人的厌恶。“我本想做学生、年轻一代的偶像,没想到居然成为学生们呕吐的对象。”蔡衍明曾伤心地对媒体表示。而新一代的台湾媒体江山,谁主浮沉还是未定之数,但蔡衍明肯定是无法忽略的参赛者。

  蔡衍明的家庭状况一直比较神秘,据熟悉他的人介绍,他至少有7个女人,共生了九个孩子。相比于事业上的成就,私底下的蔡衍明总说自己更得意于能“搞定家庭”。因为这个庞大的家庭组织里还没有上演过“豪门恩怨”,也没有被媒体爆出过任何绯闻,而他自己坦言,不管是否登记过,只要是他的女人生的孩子,一概都认。


  北京:王健林59岁

  公司:万达——地产、文化

  资产:780亿

  王健林,1954年生于四川苍溪县元坝镇,1970年入伍,1986年毕业于辽宁大学,同年7月进入大连市西岗区人民政府任办公室主任。两年后,34岁的王健林初入商海,成立万达集团并担任董事长。

  高干家庭出身的王健林,1992年8月利用企业改制机会,将西岗住宅开发公司改制为大连万达。他专注商业地产开发,在全国建立了超过60座万达广场,造就了中国最大的商业地产帝国。万达商业地产于2009年进行了两轮私募,共融资40亿元,创下民企内地私募融资之最。同年5月,大连万达与全球第二大院线集团AMC签署并购协议,成功并购AMC之后,万达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影院线运营商。

  而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登上最新一期美国《财富》英文版杂志封面,他是近年来登上《财富》封面为数不多的中国企业家之一,这也意味着王健林和他打造的万达集团的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


  上海:刘永行 66岁

  企业:东方希望——重工业、农业

  资产:460亿

  刘永行,1948年6月出生于四川省新津县,1982年,与其另三个兄弟各自辞去公职共同创业。1986年,刘氏兄弟创办专门研究饲料的希望科学研究所。1991年,刘氏兄弟在成都组建东方希望集团,刘永行任董事长。

  希望集团由刘永行四兄弟在上世纪80年代初创建,目前,刘氏四兄弟分别建有大陆希望、东方希望、华西希望、新希望四家公司。2002年,东方希望开始了其重化工之路。虽然这需要巨额资金的投入,但刘永行至今都没有上市打算,他期望“做一个工业企业家,不是金融,也不是IT,而是工业”。

  在东方希望集团产业板图中,饲料板块有101多家以饲料为主、涉足生物工程等相关行业的子公司,分布在中国大部分省、市、自治区和越南、新加坡、印尼、柬埔寨等国;股权投资涉及民生银行、民生保险、光大银行、光明乳业等公司;重化工板块,在内蒙古、山东、河南、重庆、新疆等地建设有大型电解铝、甲醇、二甲醚、氧化铝、热电、PTA、PVC、醋酸、水泥等重化工业工厂。


  广东:许家印 56岁

  企业:恒大地产——地产

  资产:480亿

  许家印,男,生于河南周口太康县,一个靠8年积累迅速拥有120亿元资产的民营企业家。他是第一个登上中国内地首富“宝座”的河南人。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十大慈善家,2005胡润百富榜第十一位,2005年福布斯中国慈善榜第三位。广州恒大集团恒大地产董事长。

  早在1974年,高中刚毕业的他就因家境贫寒学人运货赚钱,大学毕业后在河南舞钢工作十年,1992年34岁时才在邓小平南巡讲话感召之下辞职南下深圳闯荡。

  1996年许家印开始真正属于自己的创业时,他的确是白手起家,带着原来公司的七八个人创立了恒大实业集团公司。资金不多,但许加印却可以凭着在这之前十多年间所积累的丰富经验,打造誉称中国第一个楼盘的广州金碧花园,并借此一举成名,成为“中国著名城镇化社区50佳”名盘。

  许家印后来创业经历让人瞠目,仅仅利用10年时间将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企业发展成为拥有包括上市公司“恒大地产”在内的十多家下属企业的集团公司,并一举成为广州市十大投资集团前茅企业、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并一举荣登中国企业500强的金榜。2012年,恒大销售额923.2亿元,纳税135亿元。2013年,恒大销售目标1000亿元。[page]


  浙江:宗庆后 68岁

  企业:娃哈哈——食品饮料

  财富:820亿

  宗庆后,1945年出生:1978-1986年,担任杭州工农校办工厂业务员;1986-1987年,任杭州市上城区校办企业经销部经理;1987年组织开发出儿童营养液,并创建了杭州娃哈哈营养食品厂;1991年兼并了国有亏损企业——杭州罐头食品厂,组建了娃哈哈集团。

  1987年,42岁的他仍一事无成,靠着借来的14万元,他承包连年亏损的杭州上城区校办企业经销部,从卖冰棍开始,依靠生产娃哈哈口服液、纯净水,一步一步打拼出自己的亿万身家。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宗庆后把一个校办工厂发展成为目前中国最大的食品饮料生产企业,全球第五大饮料生产企业,仅次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吉百利、柯特这4家跨国公司。

  2010年9月,宗庆后以财富800亿元成为2010年中国首富,这是中国第一次有“饮料大王”成为全国首富。


  江苏:沈文荣 68岁

  企业:沙钢——钢铁

  财富:280亿

  沈文荣,男,1946年出生,江苏张家港人。1992年起,担任沙钢集团董事长、总裁、党委书记。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十六大代表。2008胡润百富榜第36名;2009海南清水湾胡润百富榜第43名。

  2009年,沙钢成为第一个进入世界五百强的中国民营企业。2011年被列为中国第二大非国有企业。

  这个低调而神秘的中国商人能够激发起多少人的好奇心和猜测!当他第一次被列入《福布斯》杂志的中国富豪排行榜时,他愤怒地说,自己上了“资本家的黑名单”。但在2009年,中国大陆的商业杂志《新财富》又将他推上了中国大陆首富的位置——根据估计,他的身价可以达到200亿元。而且,毫无疑问,如果沙钢在未来成功地整体上市,沈文荣的身价还会更高。要知道,这可是一家总资产1100亿元的公司,虽然在2008年时,钢铁业的形势令人忧虑,沙钢仍然拥有1452亿元的销售收入。


  福建:林文镜 85岁

  企业:融侨——地产

  财富:275亿

  林文镜,福建融侨集团的缔造者,也是印尼“林氏集团”两大股东之一。集团拥有世界最大的水泥厂和面粉厂,在福州和重庆的项目更让他在房地产开发界声名鹊起。

  17岁那年,父亲去世。林文镜被迫挑起了养家餬口的重担。从跑单帮开始,他凭借强壮的体魄和顽强拚搏的精神在商海中搏击。到上个世纪60年代末期,林文镜已先后办起了20多家企业,涉及食品业、纺织业、水泥业、地产业、采矿业、航运业。后来,他与父亲的一位朋友合作,成立了著名的林氏财团,创办了世界上最大的面粉厂和水泥厂,拥有自己的矿山和船队,林文镜的个人资产达到数十亿美元,成为名震南洋的一代巨商。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富豪,却依然惦记着生育他的家乡——喝着小虫脏水的福清市阳下镇。“从1970年到1985年期间,在没有回国见面的情况下,林文镜向家乡乡亲汇款近亿元人民币。”有人曾统计出这样一个数据。[page]


  山东:张士平 68岁

  企业:魏桥创业——纺织、重工业

  财富:280亿

  张士平,男,汉族,山东省邹平市人,中共党员。1946年出生,现任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2011年张士平家族以300亿元财富成为胡润富豪榜山东首富。张士平这位全球最大棉纺织企业的当家人,也随着魏桥创业集团的惊人发展声名鹊起,被誉为“中国纺织行业巨人”,充满了传奇色彩。

  在山东40多万家民营企业中,家族企业占了绝大多数,书写了种种个人的“传奇”,魏桥更是其中的典型。

  张士平家族一直牢牢控制着魏桥创业集团,其中张士平累计持股魏桥创业36.27%,女儿张红霞直接持股3%,儿子张波3%,弟弟张士军2.16%,女婿杨丛森2.73%,女儿张艳红1.63%,张士平家族累计持股魏桥创业48.79%。另外,邹平投资持有魏桥创业51%的股权,而邹平投资是由张士平担任党委书记的邹平供销社84名员工组建而成,并受让邹平供销社持有的魏桥创业的股份。

  在纺织业发展的同时,魏桥创业也打造了规模庞大的铝电业。2006年6月,张士平将铝业资产从魏桥创业中剥离,打造出专门的平台中国宏桥在香港上市。中国宏桥的高增长和超高毛利率使得国内众多上市铝业公司无法望其项背,其上市当天,张士平家族财富曾一度暴增400亿港元。


  天津:李金元 55岁

  企业:天狮——保健品

  财富:260亿

  李金元,被人称作直销教父,是天狮集团有限公司及天狮美国生物科技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1958年6月出生于河北沧州,汉族,1995年至1997年在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学习企业管理专业,2002年在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就读EMBA。先后在油田、塑料和饲料行业工作过十四年。

  李金元1994年底创办天狮集团,主攻补钙保健品,其后3年间发展了300万人的直销队伍,从1996年初到1997年8月短短20个月时间里,获利6.39亿元,一举暴富。从1998年开始,李金元全力开拓国外市场,2003年其海外销售额高达54亿元,并于2003年9月将集团部分资产剥离整合之后,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资本市场;2005年4月正式进入美国主板证券市场。2007年以150亿位居2007胡润百富榜天津地区榜首。[page]


  辽宁:刘忠田 63岁

  企业:忠旺——金属加工

  财富:120亿元

  今年的辽宁首富仍然是辽宁忠旺集团的刘忠田,他已经是百富榜的常客。

  忠旺集团目前是中国最大的民营铝型材生产商。刘忠田高中毕业之后即在老家辽宁省辽阳市创办化工厂,在成立中国忠旺之前,他曾成立辽阳铝制品厂、福田化工、程程塑料及宏程塑料等企业,并担任这些公司的董事长。资料显示,刘忠田于上世纪90年代到香港进行房地产投资,赚取第一桶金。1993年,他与港商合创忠旺并任职董事长至今。2006年忠旺集团铝型材销售额超过60亿元人民币。除铝型材以外,忠旺集团所涉及的产业还包括塑料型材、模具、服装等。

  刘忠田应该是中国“出道”年龄最小的企业家之一。1978年,当改革春风刚刚吹进老工业基地辽宁时,14岁的刘忠田就已经揣着借来的200元钱,到长白山做起了木材贸易。1993年,不到30岁的刘忠田创立辽宁忠旺,专门生产建筑业门窗框用的铝型材,由此开启了日后的首富之路。

  2009年5月,中国忠旺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挂牌,募集13亿美元,成为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融资规模最大的IPO。持有上市公司74.1%股权的董事长刘忠田由此获得260亿港元的账面身家,一度成为内地首富,而那时的刘忠田刚满45岁。


  吉林:修涞贵 60岁

  企业:修正药业——医药

  财富:85亿

  提到修涞贵,一般人不会知道他是谁,但如果说到"修正药业",几乎很少有人不知道。修涞贵已经连续很多年高居吉林富豪榜首。

  1995年修涞贵承包了一个固定资产25万元、负债却高达400万元的制药厂,接手公司几个月后,便将新开发的治肝良药太和圣肝胶囊投入批量生产。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修涞贵完成了从药厂到有限责任公司,再到股份有限公司的改制,保持了企业的活力。

  修正药业集团现有55个全资子公司,有员工60000余人,资产总额57亿元;集团建起了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在全国设立了38个省级分公司(大省设2个分公司),466个地市级办事处。

  修正药业是修涞贵一手打造起来的企业。修家五个儿子按照“荣华富贵春”排字,修涞贵排行第四。修涞华、修涞春等目前具在修正任职。有媒体曾披露,“修正的采购负责人就是修涞贵的亲戚。”

  修正药业对修涞贵的“个人崇拜”从其厂歌就能看出来。这首据称出自修涞华之手“修正之歌”的一段歌词是:“三万员工啊,市场跑营销;上千个品种,个个传捷报;良心药、放心药、管用的药;修正员工都知道呀,修涞贵真好。”


  黑龙江:张宏伟 60岁

  企业:东方集团——金融矿产

  资产:150亿

  张宏伟,东方集团董事局主席、东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1954年12月出生,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班毕业,高级经济师。1993年1月加入中国民主建国会。现任东方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东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锦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黑龙江省工商联副会长。

  张宏伟的创业史是从建筑施工队的手推车开始。之后的20余年,从银行、证券、建材、港口、地产、能源,几乎都遍布了他的足迹,张宏伟构建的资本帝国不断在挑战着市场的想象。早在1993年,《福布斯》首次对中国富豪进行排名,张宏伟便跻身前十。[page]


  内蒙古:刘满世 66岁

  企业:满世集团——能源、地产

  资产:85亿

  1991年,刘满世承包了内蒙古八一煤矿,经过近20年努力,在鄂尔多斯打造出一个千万吨级大型煤炭企业。目前,满世集团具备完整的煤炭生产、运输、销售运营体系,并不断建设集装站、运输队、大型仓储货位提升运输能力。2009年,满世集团名列中国煤炭百强企业的第60位。出生于准格尔旗的刘满世扎根本地,先后开发了住宅房地产、准格尔召旅游区和大型百货公司。


  河北:魏建军 50岁

  企业:长城汽车——汽车

  资产:290亿

  2013年,魏建军和他的长城汽车注定要成为业界内外广为关注的焦点。在整个汽车行业延续较低增速的背景衬托下,依旧高歌猛进的长城汽车格外抢眼,而一向奉行“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的魏建军实在是低调难再。

  魏建军:河北保定人,1964年出生,中共党员,大专文化,省十届人大代表。现任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他将一个乡镇小厂发展成现代化国家级大型企业,成为国内首家在香港上市的民营汽车企业。

  2012年,长城汽车产销62万辆,营收达到431.6亿元,同比增长43.44%,净利润达到56.78亿元,同比增长65.7%。在整个行业增长不足5%的背景下,这样的数据更令人侧目。在最新的大陆富豪榜上,魏建军以53亿美元名列第九。

  由于家庭条件优越,年轻时的魏建军当时保定当地少数开得上汽车的人之一。因为曾经在保定机场表演过精彩的汽车特技,在当时保定的年轻人中,他被戏称为“保定车神”。


  山西:李兆会 33岁

  企业:海鑫——投资、钢铁

  资产:80亿

  李兆会是榜上最年轻的企业家,也是中国第一个因继承大笔财富而上榜的第二代。

  李兆会是第一批接班的“富二代”。他登上中国富豪榜7次,只缺席了2003年和2007年、2008年。

  2003年,山西海鑫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李海仓遭枪击逝世,年仅22岁的李兆会辍学回国,继承了父亲的财产,并接管海鑫集团。虽然坐上了董事长的宝座,当时绝大多数人认为,年轻的李兆会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陷入权利被架空的窘境。

  但令人意外的是,短短几个月内,李兆会采取"温和革命",清洗了叔叔李天虎和副董事长辛存海,彻底掌握了公司的实权。一年后,海鑫集团销售额翻了一番,纳税增加了两倍多,李兆会用显著的业绩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在资本市场,李兆会出手凌厉。在A股市场最为火爆的2007年上半年,李兆会抛售近1亿股民生银行,套现逾10亿元;下半年又先后吃下银华基金21%的股权、山西证券3.84%的股权。[page]



  河南:朱文臣 48岁

  企业:辅仁医药——医药

  资产:80亿

  河南辅仁药业的朱文臣,以80亿元财富在河南企业家中夺冠。而在去年的河南富豪榜上,朱文臣以76亿元财富登顶。

  他是一个执著的人。认定了的东西,唯一坚持的是坚守。从1998年做药,他已经坚守了11年。目前旗下的多个公司中,除了宋河,全部是药业。在地产炽热、公司有钱的时候,面对来自各个渠道的建议和劝说,他从未动摇过。

  朱文臣的商业征程开始于1993年,当时的企业叫三维制药有限公司,1995年,他开始筹建河南辅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1997年辅仁正式成立。如今辅仁旗下拥有着多家全资、控股子公司。2002年4月,辅仁集团正式控股宋河酒业,随即投资6000万元对宋河进行技改。2005年,宋河销售额达到6.5亿元,彻底奠定了河南行业第一的宝座。


  湖北:刘宝林兄弟 60岁

  企业:九州通——医药零售

  资产:110亿

  九州通医药集团董事长刘宝林及其弟弟刘树林、刘兆年持有九州通62.55%股份,而刘宝林家族在2013年7月5日股权财富总计为102.8亿元,排在中国家族财富榜第51位。

  刘宝林家境贫寒,初中尚未毕业即辍学务农。曾经,他是一名赤脚医生,每天奔走在乡间小路上。1985年的一天,受人点拨,这位农村赤脚医生下海创业,拉着几个伙伴开始搞起医药批发物流。25年后,2010年11月2日,他一手创办的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上市那天,他个人身家达到110亿元,成为湖北首富,至今无人能超过。

  在医药流通领域,九州通目前排名第三,仅次于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上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而排名前两位都有着不一般的背景和资源。


  安徽:余渐富 57岁

  企业:南翔——地产物流

  资产:41亿(2012年数据)

  在很多财富榜上,一些地区的首富地位十分牢固,但安徽首富,这些年却一直在变化。最近5年胡润百富榜安徽首富中:2008年是宁国中鼎的夏鼎湖,2009年是南翔集团的余渐富,2010年夏鼎湖二次折桂,2011年,首富桂冠被从未进入过榜单的商晓波夫妇摘得,去年,桂冠又再次落在了余渐富的头上。

  此外,与其他省份的首富相比,安徽首富的身家显得比较单薄。记者发现,今年余渐富的资产为41亿元,在全国各个地区首富中仅能排到20位。

  余渐富是安徽东至人,他的经商生涯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末。当年余渐富在东至县的一个小村庄里创办冰棒厂,后来他又摆过货摊,倒过木材,经营过黑白录像厅,再到日杂批零。1990年,余渐富承包了连续多年亏损的东至县土产日杂公司驻安庆办事处,并使其迅速扭亏为盈。

  1993年是他的一个转折点,这一年,余渐富创办了安庆南翔贸易公司,主营糖、酒批发业务。短短两年时间,安庆南翔的营业收入就达到2亿元,跻身当年“全国最大型私营企业500强”。

  2011年7月10日,余渐富出任安徽新安金融集团董事长,这是首座以民营企业为主导创办的徽商金融业“航母”,注册资金30亿元。[page]


  江西:黄泽兰 59岁

  企业:章源钨业——采矿

  资产:105亿

  黄泽兰是崇义章源钨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该公司是中国最大的钨生产商之一,其业务受益于中国日益增长的工业生产。该公司在2011年头九个月的营收增长64%至2.47亿美元;利润增长超过150%,达到3,700万美元。

  黄泽兰从小生长在赣南的大山里,是个地道的“放牛娃”,29岁时,靠着东拼西凑借到的5,000元钱,挖了第一个矿窿。黄泽兰曾经三上北京邀请陈毓川、裴荣富等院士到公司指导科研攻关。崇义当地还特意为其盖建了“院士楼”。

  2010年,章源钨业成功上市,这让黄泽兰的身家激增。其一手创办的章源钨业发展至今10余年,从一个矿窿、一个冶炼化工厂起家,已成为集钨的采选、冶炼、制粉、硬质合金与钨材生产、深加工、贸易为一体的集团型民营企业。正因为拥有完整的产业链条,章源钨业的抗风险能力也更强,在上一波金融危机中逆市增长。


  湖南:梁稳根 58岁

  企业:三一重工——重工业

  资产:420亿

  梁稳根是三一重工主要创始人,现任三一集团董事长。2011年5月9日,《新财富》杂志发布了“2011新财富500富人榜”,梁稳根以500亿元的身家登顶,成为内地新一届首富。他不仅是该榜发布以来首个A股制造的首富,也是首个来自内陆省份的首富。2011年9月初,梁稳根成2011中国双料“首富”。

  今年以来,三一重工梁稳根可谓中国财富损失最为惨重的富豪,财富暴跌近190亿元,近乎腰斩。21日,《理财周报》第五次发布《3000中国家族财富榜》,这一次首富易主,不再是机械设备巨头三一重工梁稳根家族。

  而三年来三一重工梁稳根两次成为“3000中国家族财富榜”的榜首,但其财富值一直下降,2011年其家族财富约599亿元,2012年跌至407亿元,至今年下降比例仍在扩大。这从某种角度上也反映了自2011年来,工程机械整个行业从“黄金年”跌落至“谷底”,而这谷底却似乎没有限度,从工程机械目前的行情看来,明年“3000中国家族财富榜单”,三一重工梁稳根还能否保持前10名实在令人担心。



  四川:刘永好 63岁

  企业:新希望——农业、银行

  资产:310亿

  刘永好长期把持“四川首富”之位,是各类富豪榜的常客。截至7月5日,刘永好家族的股权财富值为184.46亿元,排在中国家族财富榜第16位。

  刘永好是中国最大的农牧企业新希望集团的董事长,该集团还涉足金融、化工与房地产市场。今年5月22日,新希望的股东大会上,刘永好宣布卸任公司董事长,把他33岁的独女刘畅推向了舞台中央,接替他掌管上市公司。

  不过,刘永好此次并没有彻底“退隐”,他仍然是上市公司新希望的董事,并保留新希望集团董事长一职。为了使刘畅顺利接管新希望,刘永好选择的是“渐退”,在幕后为其保驾护航。

  刘永好原是一名教师,1982年,他和三个哥哥(刘永言、刘永行、刘永美)在成都市郊一个乡村开始创业,他们将销售手表和自行车赚来的第一桶金投入农业经营。目前,刘永好还是中国最大的非国有银行之一民生银行的董事。刘永好的女儿刘畅是新希望集团董事,《福布斯》3月份发布了亚洲商界权势女性榜单,除上榜的50位女强人之外,《福布斯》还为15位因微弱劣势未能上榜的女士单列了一份榜单,其中就包括刘畅。[page]


  重庆:吴亚军(女)  50岁

  企业:龙湖地产——地产

  资产:300亿

  去年龙湖地产董事长吴亚军在《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排名第178位,个人财富57亿美元。今年排名下降到299位,净资产为43亿美元,缩水14亿美元。但是吴亚军仍排在重庆富豪榜首。

  2012年7月,吴亚军及其家族位列理财周报中国家族财富榜第二名,仅次于三一重工梁稳根家族。

  然而,去年8月,与前夫分家让吴亚军将龙湖地产30.2%股份,价值200亿港元的资产分割给前夫蔡奎。这也使得她在富豪榜的排名降落到今年的第12位。

  1994年6月龙湖地产成立于重庆,发展至今的龙湖集团包括重庆龙湖地产、成都龙湖地产和北京龙湖置业三个地区公司以及各地区公司下属的物业管理公司和商业管理公司,业务领域涉及地产开发、商业运营和物业服务三大板块。而吴亚军也从一个曾从事过机械工程师、记者、编辑等工作的女人,最终站在中国房地产龙头位置。


  贵州:姜伟 53岁

  企业:百灵药业药业

  资产:63亿


  肖春红肖春明兄弟 44岁、37岁

  企业:宏立城——地产

  资产:63亿

  姜伟家族、肖家兄弟并列全球第314名在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13雅居乐海南清水湾胡润全球富豪榜》上,贵州百灵的姜伟家族和贵州宏立城地产的肖春红、肖春明兄弟以63亿资产并列排在全球富豪榜的314位,同时登顶贵州首富。

  姜伟是贵州人耳熟能详的药业大佬,2010年起至今,每年都成为胡润百富榜、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的“贵州首富”。百灵药业,是全国最大的民族药,同时也是苗药研发和生产的龙头企业。

  贵州宏立城集团成立于1998年8月,业务涉及建筑、房地产、物业管理、装潢等多个领域,注册资金1亿元,员工1000多人。法定代表人肖春红,男,今年44岁,研究生学历。在贵阳,肖春红享有盛名,身兼贵阳市人大代表、贵州省工商联副主席等职,并担任“和谐贵阳促进会”名誉会长。


  云南:颜语颜勇兄弟 43岁

  企业:星耀——地产

  资产:43亿

  颜语、颜勇兄弟已经连续三年蝉联胡润富豪榜中上榜云南企业家的首位。

  颜语,星耀集团董事长兼CEO,博士研究生学历,工程师,集团创办人之一,担任云南省工商联第九届执委、云南省光彩事业促进会副会长,昆明市政协常委,昆明市工商联副会长等职。2010年10月,星耀集团董事长颜语及总裁颜勇以45亿的资产荣登胡润资产排行版,成为云南首富。

  颜勇,星耀集团总裁,总工程师,博士,星耀集团创办人之一。

  1993年,颜语创办星耀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经过13年发展,旗下先后成立了昆明星耀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云南彩云乡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昆明楷唯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昆明星耀科技有限公司、昆明智源创新设计有限公司、昆明星耀餐饮娱乐有限公司、昆明星耀体育运动城有限公司等8个经济实体。[page]


  广西:周亚仙(女) 54岁

  企业:神冠控股——食品

  资产:80亿

  周亚仙在上世纪70年代末以知青身份回城进入梧州食品公司,她把别人打麻将的时间都用于学习,成为胶原蛋白肠衣(即香肠外面那层薄薄的“衣服”)的技术权威,2009年带领改制后的企业在香港上市,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技术富豪。

  梧州神冠蛋白肠衣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党支部书记。以80亿元的资产位居2012广西首富!她是梧州企业神话的铸造者,在30年间将一家小厂发展成有三千多员工的上市公司,成为国内肉制品行业的领军企业。

  周亚仙的神冠控股从2009年起连续3年登上“福布斯中国最具潜力企业200强”榜单,2011年名次上升至第5位,目前它是中国最大食用胶原蛋白肠衣产品制造商。

  全世界生产蛋白肠衣的企业有9家,梧州神冠蛋白肠衣有限公司是中国唯一一家生产胶原蛋白肠衣的专业厂家,其他企业都在欧美,产量60%出自欧洲。


  海南:车冯升 52岁

  企业:四环医药——医药

  资产:95亿

  神经内科医生出身的车冯升于2001年创立四环医药,通过十一年多的不断快速持续发展,四环医药已成为中国医药行业拥有领先营销、生产、研究与开发能力的医药公司。四环医药多元化的产品组合涵盖了中国五大医疗领域的80多个产品,包括心脑血管、代谢、肿瘤、中枢神经系统及抗感染药物

  四环医药控股集团前身为成立于2001年的海南四环医药有限公司,之后通过收购、兼并等资本运作手段,先后将北京四环制药、深圳四环医药纳入四环医药旗下,发展成为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集团化医药企业,并于2006年4月在百慕大注册成立四环医药控股集团。随后在新加坡上市,在新加坡上市后,2009年摩根士丹利私募基金对四环进行投资,该公司从新加坡退市。2010年年底在香港完成上市。

  新加坡市场上,四环医药的价值一直被低估,车冯升感到香港的资本市场才是四环医药面向国内国际市场更好的平台,于是2009年毅然退市。2010年10月28日四环医药再次在香港上市时备受投资者追捧,首日股价上涨近30%,并荣登当年香港资本市场新股“冻资王”。


  陕西:赵步长赵涛父子 71岁、47岁

  企业:步长制药——医药

  资产:90亿

  继2010-2012年连续三年以陕西首富的身份登上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后,以医药研究、生产、销售、诊疗服务和教育为主业的步长集团赵步长父子,再次以90亿的“身价”独自登榜,第四次问鼎“福布斯版”的“陕西首富”。

  赵步长,步长集团董事长,著名心脑血管病专家,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获第四十二届世界发明展览会尤里卡金奖,并获比利时国王亲自授予国际发明家最高荣誉的“军官”勋章。同年创立咸阳步长制药有限公司,任董事长。

  2011年全球销售额过10亿美元的“重磅级”药物有51个,中国本土药品中惟有步长制药的丹红注射液入围。

  今年登上“新财富500富人榜”的陕西富豪虽然屈指可数,但并不意味着陕西巨富人数比较少。陕西有实力的民营企业不在少数,有的企业由于有条件获得政策、资金、资源等扶持,不断发展壮大,财富效应凸显,而还有一部分民企主张低调谋事,不愿张扬,另外,还有部分企业因为局限于传统行业,与高科技产业、旅游产业等失之交臂,其原始积累不能充分体现出来。[page]


  宁夏:闫晓平 44岁

  企业:伊品生物工程——味精、赖氨酸

  资产:22亿(2012年数据)

  在中国首富排行榜中,其中,身家最低者为闫晓平,22亿,所在地为宁夏。22亿成为一省首富的门槛———这亦与宁夏在全国的经济地位相匹配。

  宁夏伊品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宁夏伊品投资有限公司投资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宁夏永宁杨和工业园区,是集生产玉米淀粉、谷氨酸、赖氨酸、味精、复混肥、饲料加工于一体的股份有限公司。

  闫晓平在短短的10年里,把一个经营亏损企业改制成资产价值达20亿元集生产谷氨酸、味精、赖氨酸、复合肥、饲料加工于一体的集团化民营企业,生产的“伊品”牌赖氨酸、味精覆盖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并出口欧洲、美洲、亚洲等15个国家和地区。


  甘肃:阙文彬 50岁

  企业:独一味——医药

  资产:70亿

  阙文彬生于1963年,在当今的四川亿万富豪榜上,他是年龄最小富豪之一。他早年就职于恩威集团,1996年,年仅33岁的阙文彬创办四川恒康,并以此作为自己的资本运作平台。一次在西藏邂逅独一味草后,他于2001年9月成立甘肃独一味公司,生产止血镇痛类中成药独一味胶囊。

  阙文彬一度持有独一味65.95%股权,此外通过和妻子控制的全资公司四川恒康,持有西部资源50.5%股权。2011年,四川恒康持股14.94%的炼石矿业被注入*ST偏转,资本市场的“恒康系”逐渐成形。

  在2012年10月公布的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中,阙文彬夫妇以57.3亿元的财富排名第129位,在四川富豪中位居第五。然而,1963年出生的阙文彬,因鲜有露出“庐山真面目”的举动,被贴上了四川“最隐秘富豪”头衔。[page]


  青海:李银会 47岁

  企业:青青稞酒酒业

  资产:65亿

  李银会,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生于1966年9月,北京大学理学硕士。曾任青稞酒有限董事、副董事长、董事长,鑫融担保监事、董事,青海生物产业园孵化创业有限公司董事,西宁华能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深圳西海电子有限公司董事,北京锐视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现任青海互助青稞酒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上市公司青青稞酒,股票代码002646)董事长;兼任华实投资、华实网络、华能系统董事长,青稞酒销售、华奥房地产、福瑞德医药、华融担保、新丁香粮油董事,天府农家乐执行董事、总经理。

  青青稞酒主要产品为互助、天佑德、八大作坊、永庆和等系列青稞酒。2010年,青青稞酒在西北地区白酒市场的占有率为7.68%。


  西藏:王俊民 45岁

  企业:海思科——医药生化

  资产:60亿(2012年数据)

  海思科是一家以新药研发为核心的现代化药业集团。经营管理总部在成都温江海峡科技园区,今年45岁的王俊民任海思科董事长。

  王俊民毕业于沈阳药科大学。毕业后曾在华西医科大学制药厂做销售经理。2000年7月,32岁的王俊民开始创业,和郑伟等人设立了成都博瑞医药科技公司(现成都康信医药)。2002年,曾和王俊民同在华西医科大学制药厂做销售的范秀莲加入公司。2007年11月,王俊民来到西藏山南,收购了西藏康欣药业。2009年,公司进行了同一控制下的重组,收购了成都康信、四川海思科、辽宁海思科、沈阳信天翁、四川康德利5家公司100%的股权。2010年3月,西藏康欣药业改名海思科药业。

  海思科于去年1月17日上市,王俊民为第一大股东,持股占比44.28%,任公司董事长。范秀莲持有9173万股,为第二大股东,持股占比22.9%。郑伟持有6329万股,为第三大股东,持股占比15.8%。以上市首日股价17.5元计算,王俊民持股市值达到31亿元,范秀莲达到16亿元,郑伟达到11亿元。


  新疆:孙广信 51岁

  企业:广汇——能源

  资产:310亿

  孙广信,1962年12月生,山东平度人。复员军人,高级经济师,毕业于西安陆军学院。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毕业。中西部地区经济顾问。全国十大杰出青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经营大师等19项称号。人称"新疆首富"的孙广信,以6亿美元的身家高居2002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三位,他拥有的广汇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亦被视为"新疆非公有制经济的一面旗帜"。

  今年,新疆广汇集团董事长孙广信因股权财富达193.34亿元,位列2013年中国家族财富榜第13位,连续两年成为能源领域的首富。

  此外,2013“新财富500位富人榜”公布,五位CBA老板榜上有名,五人分别是:新疆俱乐部老板孙广信(第17)、天津俱乐部老板张祥青(第157)、浙江广厦俱乐部老板楼忠福(242)、江苏俱乐部老板董才平(第429)、东莞俱乐部老板梁志斌(第429)。

  值得一提的是,孙广信200.0亿元的资产折合成美元约为32.5亿美元,这一数字即便与美国NBA(微博)球队的老板相比也能够排进前五。

  【编辑:小生】

来源:中国经营网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查阅:从失败走向成功---集合

我欣赏的皇帝

铁血丹心—兰世立

$
0
0

 


 

“在少林寺住了一个星期,对释永信、对佛家都有了全新的认识”


  我出来的前两三个月,主要是见朋友。第一,他们一直支持我,我要表示谢意,第二,听听大家对项目的意见。


  我去剑桥找王石,和他聊了一个星期。王石曾经来监狱看过我,当时他说,代表中国企业家的群体来看我,坚定地支持我。


  我当时也看到报道说他在剑桥读书,就先恭喜他又攀登了第二个珠峰,他看我半天,然后才说,很多人对我这个时候去读书不理解,看来知我者兰世立也。这说明我们还是心心相印的。这是读书人共同的梦想嘛,谁不想去哈佛、剑桥,这是我心中真正的高峰。


  都说大学是神圣的殿堂,到了剑桥才发现什么是真正的殿堂。整个校区的建筑都和教堂、皇宫的风格相似,吃饭时学生都穿着礼服,饭前有祷告、院长讲话,仪式感很强。上百人的饭堂很静,其实大家都在跟旁边的人说话,但是声音很轻,别人听不到。我当时就想,英国为什么能培养出绅士,任何一个人在这里待几年,出来就是绅士。


  我跟王石聊我这几年的经历,他需要了解一下,然后再做些分析。我们也谈到我的项目的可行性,甚至未来怎么做。


  我最初没想到会谈这么多。我想的就是向支持我的朋友表达一下谢意,然后做些交流。另外,我也看看到底有没有人认可我,有没有人支持我。难道我以后真的只靠一个人,和剩下的这点资产去拼?那我还不如退休算了。


  王石后来把我们的合影发上微博,引用了巴顿的话,表达了他对我的期望,这条微博后来被转了几十万次。北京的很多企业家,都特地摆了家宴请我吃饭,有的人连长辈都请过来,让我觉得很感动。大家原来交往十几年,尽管都很熟了,但都是场面上。


  后来我又在少林寺住了一个星期,每天和方丈释永信喝茶、聊天。我出来后,他就让一个法师给我打电话,说方丈想请你到少林寺住几天。我当时想,虽然我跟他很熟,但是我不信佛,觉得有点莫名其妙。我就说你们少林寺人太多、太闹。他说有一个禅院,很静。我还不相信,少林寺一天几万人,怎么可能有清静的地方?


  我真的是对释永信、对佛家都有了全新的认识。庙里面白天很闹,但是下午四五点之后,完全没有人,院子里静得只能听到风铃声。一个人在千年古刹里,我感觉到从未有过的虔诚。两个大男人,每天喝茶,喝一个礼拜,一般是很难聊得下去的。但是在这种环境里,我们聊得很畅快。


  他原本是想帮我调整一下心态,见面后他说,没想到你心态这么好,那不需要调整了。我们就谈人生,谈未来,谈更多的东西。他给我看了他做的几件事,非常了不起。他把少林武术和医药都整理成册,还成立了少林药局,推广中医中药。少林寺有很多下院、几亿资产,释永信对商道很懂,微信微博也都玩得转,这样的一个红尘之外的人,让人油然而生亲近感。


  我们原来就很熟,2008年东星遇到困难,释永信找到我,愿意拿出钱来资助我,他想做佛教的传播渠道,比如说,飞机上放禅乐、吃斋。我当时说,那我们改成少林航空吧,当然没有做成。


 “4年监狱生活最大的收获是静心,除了在图书馆看书,就是写书”


  我今后还想做的一件事,就是为企业家写书立传,现在作家写得都不够贴切。比如牟其中,我看过两本书,一本叫首富,一本叫首骗,太极端了。就算有的企业家犯了些错,但是对社会的贡献是巨大的,起码说交了这么多税,养了这么多人吧。应该有一个机构,把企业家都写出来,就象释永信整理少林武术一样。


  我中学、大学都在写诗、参加诗社,写作的梦想原来做不成,却在监狱里实现了。我在里面两年多的时间写了400多万字,最多的时候一天写一万多字。我希望大家了解兰世立,这就是为什么乔布斯得了癌症后,马上找人把自传写出来。


  我现在写完了7本书,已经出版一本,3本在出版社,另外3本还在校对。两本是自传性质,第一本是《东星十八年》,我从创业写起,到出事,正好18年,告诉大家我是什么人,国内出版社不敢出版,拿到香港出的。另一本是《卿本无罪》,用了怀璧其罪的典故,写的是我的案子,现在网上有电子版。后来又写了《东星航空破产真相》、《东星航空,从生到死的1021天的历史》。


  这些写完了,就想把监狱生涯写出来,就接着写《110监室》。武汉市第二看守所的110监室很有趣,关过牟其中、唐万新以及很多全国有名的贪官。这里还留着牟其中看过的书、唐万新用过的字典,监狱是什么东西都能拿进来,但是不能拿出去,但我的大部分东西都拿回来了,因为我是无罪释放的,很遗憾没有把牟其中他们的书带出来。


  最后一本是《我的人生不是梦》,从经商开始写到出狱,现在出版社都抢着要出版,一不小心都要变作家了。


  我在里面只有一支笔、一个本,是为了让我写忏悔,我就拿这个本子写,写了130个本子,本子用完了就再跟他们要,因为警察都很同情我,大家都睁只眼闭只眼。


  对我来说,4年监狱生活最大的收获是静心,除了在图书馆看书,就是写书。当时我和王石在剑桥聊天,共同的感悟就是心态很平和。狱中生活很有规律,心态也好了,反正也没什么想法了。

 

    http://finance.ifeng.com/news/ceoonline/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论毛蒋二公

$
0
0

                   

       毛公非纯粹共党人、乃君主帝王借共党之政治口号而起事。其手段言行、政治军事、治国用人、与历代开国之君同出一辙、甚有过之而无不及。若为真正纯粹单纯庸碌平凡之党人、岂有如此之成功、唯恐早被消灭矣。蒋公亦借国党名而号天下、然蒋公行事犹项籍孙策袁绍闯王之辈、一逞匹夫之勇、诸侯盟主之态、毫无帝王之谋略见识心胸、因而有此败。故毛蒋之争、毛之成功、成不在某党、而在某人。倘毛公为国党之主、成功亦或在国党也。故曰:成事在人。况毛公早为国党要人、若能善加笼络团结、则革命成功亦不分彼此党派而唯人主更替耳。蒋公不明乎此势道大局之理、执着党锢权利之争、故有此失策。且以武夫敌文人胜算寡矣。

 

 

                                2014孟夏笔於西蜀蓉城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论古今道教事实—桂守真

$
0
0
               


历史上的道教及道观、主要由以下几个重要因素组成。
1、庙产香火
历史上的道观建筑都很大、房屋数百间、道众上千人、都是正常之事。过去的道观有丛林和子孙庙之分、丛林道人都是上千人、小庙也是几十人到上百人。其建筑规模之大、香火布施之盛、是难以衡量和记数的。过去道观的修行人道行都比较高、再加上信众进庙烧香需要很大的规矩以及虔诚的朝拜模式、比如在远远的山门之外就要匍匐前行磕头进入、因而庙里的神灵感应加持都很强烈、所以信奉者及捐赠者都是不惜千金、供养道观及修道之人、这种状况与今日是截然不同的。
2、地产田地
过去的道观都拥有大片地产和田土、这些土地都是历代朝廷政府或者地方官员赏赐给道人及道院的、一般规模都是比较大、周边数里或者数十里都是道观之产业。而道观则将这些地产用以出租给各类农户以及大小商户、让他们进行耕种以及进行各种商业买卖。然后按其收取相应的租金及税务。类似于今日之商业地产商及房产开发商、其土地规模比例远远比今日之地产商更有实力。所以在过去斗地主、真正的大地主、往往都是道观寺庙是首当其冲、其它的一般土豪劣绅、其势力土地规模和道观地产相是比较逊色的。而这些丰厚的土地资源和租凭足以给道观带来万分丰厚利润。
3、工厂企业
以前的道观、除了香火收入和土地出租收入以外、还开办有自己的企业、在过去叫做厂、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公司或者集团公司。解放前很多道观丛林、他们开办的工厂涉及的行业很多、有铁厂、钢厂、煤厂、油厂等。主要是工业产业和农业产业为主。这些道观的企业都直接隶属于道观及道观领导直接管理。文革时期、这些厂都被没收强拆或者充公解体了。文革过后再恢复宗教活动时候、也就是今天我们的道观、已经没有这个实力来办企业和办厂了。第一是没有这个实力和能力、第二现在宗教和文化以及经济脱离、已经没有解放前的那种宗教经济一体思维意思了、甚至觉得办厂办企业是商业化、世俗化。怀着这种猥琐落后的心态、殊不知这些东西是历史上祖师爷们就一直尝试和坚持的、现在反而自作清高、自欺欺人、所以现在的道教这么贫穷、也是自身的思想意识和能力造成的、怪不得谁、我们只有好好的深刻反思自己、总结历史面对未来。
4、信众居士
以前的大小道观、都是本着济世度人、修真弘道为本。所以也和佛门是一样、讲究普度众生、讲经说法、在道观内外、经常给居士信众们开示讲法、因而能够吸收一大批信教的居士群众、他们都是道观的忠实护持着以及某高道的忠实崇拜者。而如今、我们讲经说法普度众生的这个传统中断了、所以信仰道教之居士信众已经是寥寥无几、和佛门的情景相比、我们算是彻底回到原始社会了。现在都形成一个观念、道人讲求清净无为、不需要普度众生。殊不知这样真是自误误人、是地狱种子、恶鬼畜生魔鬼妖怪讲的话。当年长春祖师丘处机真人就讲了、道法有三乘之法、上乘天仙大道传授少数有神仙根基之人、中乘修真大道传授一般祈求长生延年之人、下乘道德功行之教可以普度众生、人人都可以学习、虽然不能成仙得道、做个善人有道之人是完全可以的。所以现在我们真的数典忘宗了。而且一个道观及教门、若没有居士信众、就没法护法之人、也没有传法弘道之力量、也没有供养修庙之香火、什么都没有、连毛主席都讲、群众才是真正的革命力量、我们现在严重的脱离群众、自以为是、焉有不败与不死之理。
5、教育医疗
过去的道观和道人们、他们在当时和当地都做了不少关于教育和医疗的贡献、先论教育、以前的道人们经常在道观内外、开办过各种讲堂、善堂、道堂或者道院、学院、书院。培养一些读书和求学之人、主要教的内容、是传统文化儒释道三教的内容、以及儒学国学诗词文章、道家养生易学医学等学问。一般都是义务性质的、也有少数是收取微薄费用的。比如苏东坡小时候就曾经在道人那里求过学。类似这样的例子历史上是很多的、所以道观作为一个文化载体、不单是进行宗教活动这么简单、还必须承担教育和传承文化国学的使命和责任。除了教育事业、还有医疗事业、过去的道人都是十道九医、几乎人人都是医生、历史上的名医也很多都是道人、比如华佗孙思邈李时珍等。他们在道观内外以及深入民间社会、普救众生、拯救苍生于疾苦之中、悬壶济世、这也是修道之人积累功德之途径。如今我们这个优秀的传统也中断了、要做教育、自己必须是个学问家和道学家、做医生也必须要有医学家的水平、但是因为种种历史原因、我们的这种文化传统断层、需要逐步恢复。
6、慈善济世
再论慈善济世、所谓慈善济世就是积累功德、对众生人类和国家社会多做好事善事有益之事、这也是每个修道之人的本职工作以及应该担当之事情。比如在解放前、全真道人行医为本、对于贫穷之病人、不但给予治疗施舍药物而且分文不取。正一道人做法事符箓、对于死亡之贫穷家属、不但给予免费做道场超度、而且还施舍棺材、也是分文不取。这些事情、都是历史上的历代祖师爷们慈善济世的功德表现。除此以外、他们还对社会之急需及贫困者布施各种财物、生活所需物品、以及对于灾难之群众给予解救和庇护。比如抗日战争时期、杭州李理山道长收养数千受灾难民于玉皇山中、给予衣食住行收容他们在山上大半年、而躲过此难、北京千峰山刘明瑞道长也收容数百难民于山中、还祈求神灵护佑他们。这些都是历代道门高道的修行道德体现、这个优良的传统、我们也必须继承下去。用毛主席的话讲、就是为人民服务、这也是我们道门的优良传统。道观之香火本来就是十方供养、必须用作慈善济世。如果不这么做、反而用道观之布施钱财、中饱私囊、朱门酒肉。那就是道门的贪腐分子、必定下地狱。

故而作为历史上道观之主持、以及影响一方之道教领袖人物。他们大多都具备以下几种才能和素质。
1、宗教家(因为要传道授教、普度众生、讲经说法、济世度人、弘道济世、引领信教群众、传承祖师道脉、而为人天教主、一方高道大德、所以必须要有宗教家的素质。)
2、教育家(因为要传承文化、讲学授道、而为人天师表、博通三教、继承国学、开阐宗风、培养学人弟子、而为一代人师、著书立说、开示后学、所以必须具备教育家的素质。)
3、企业家(因为要开办工厂、发展经济、弘扬教门、建设道观组织、经营道观产业、合理利用和发挥道观的经济优势而做到济世救人、弘扬教门、须知无财不养道、法财侣地为修道之本、利用经济而不沉迷经济、也必须有企业家的精神。)
4、道学家(作为道人、要具备学者之学问、诗词文章、信手拈来、讲经说法、有章有节、著书立说、文采斐然、三教百家、博通圆融、教门经典、洞观深入、学问为学道之本、自古高道都是大学问家之根底、若无此涵养、则难以载道传法、所以作为道观之主、也必须具备道学家之水平。)
5、科学家天文学家(道教在历史上是科学的代表、也是科学的领军者、历史上的化学炼丹、火药发明、医学生物、物理数学、都是由道家文化衍伸承载而成、而掌握这些高端技术者往往都是当时之高道、除此之外还要精通天文地理星象寰天之学、所以历代朝廷钦天监等天文执掌者都不乏高道担任。)
6、文学艺术音乐家(至于诗词文章、道人也应该有自己独特之风格、历代高道都不乏这方面之大家、李太白是其中代表。至于艺术书画、王羲之吴道子等足以风流千古。而道家音乐及祭祀礼仪、更是影响朝野、在清前朝廷乐舞祭祀都由道人担任、而民间之戏曲音乐已经与道家音乐互为融合、而道人之中也不乏杰出音乐大师、魏晋孙登、明之冷谦、清之张孔山、近代阿炳等、所以道家艺术以其独特风格亦需继续继承创新。)
7、养生医学武术家(道人以修真为本、养生修炼是必要之事。养生之效果、大则成仙得道、小则祛病延年、看各人之造化与机缘。然而养生修炼、无外乎内功与外功、内功即是性命丹功、外功即是武术气功。除此功法以外、还需深通医学易学以为结合、因为医易学问是和修真性命息息相关、所以作为修真之道人、很多人都是医学养生家以及武术大家。)
8、有时还兼职政治家、军事家(在历史上、很多道人都兼任朝廷或者地方诸侯之国师、军师、若是盛世、需要辅助人主帝王治理天下、必须具备政治家之才能、如唐朝之魏征、李泌等。若是乱世、还需要辅助帝王夺取天下、如汉之张良、蜀汉武侯、宋之苗光义、明之刘基。有时还需要军事政治兼职而行、如长春丘真人、帮助成吉思汗、辅佐宋金帝王、收服各路诸侯义军、献策各类军政事务、这些都是道人应备之本事才能。)

所以历史上的高道名道以及道观之领导人物、都是能出世能入世之全才及国家特殊高级人才、受到当时帝王将相、各阶层社会名流以及全国人民的推崇与关注。所以作为道人、不是隐居修行和出家修行这么简单。而是必须精通出世法与世间法。这才是真正的道人之本。而今的道门没有这样的人才、全是庸俗之才、不能出世亦不能入世、究其原因何在?
文革以后、法脉中断、传承不继。很多高道被迫还俗、或者隐居山林、或者大隐民间红尘。而改革之初、恢复宗教活动之时、政府叫回来的这批人、都已经不是真正之高道或者真正的修行之人了、都是当时还健在的一批老弱病残之人、虽然还知道谱系法脉、但已经没有真正的道法传承或者道脉传承。因为他们自身都没有本事、所以教的弟子也没有什么本事。都是庸俗之才。但是其中有少数回来的高道也算有些本事、但是他们再往下传弟子的时候、就已经不传任何东西了、因为现在的人根基不行、道德不行、祖师爷的东西是不能乱传的。传了他们也是学不会、或者会祸害人间、而这批有点本事的高道、现在几乎都已经羽化了、去世了。所以现在整个道门道观之内、有真传者已经是寥寥无几、很多人连自己的法脉谱系都没有、三代以上的祖师爷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了。法脉没有了。最关键的是、祖师爷教的是什么东西?历代祖师传下来的是什么东西?他们也不知道、一问三不知。空有个字辈传承、穿着道人衣冠、实际平庸无知、混个衣食钱财、实在是悲哀。道教重在传承、这个传承有两个概念、第一是法脉传承、从太上老君传下来、到你这一代、历代祖师叫什么名字?你要说得清楚、要是不知道、你就算没有法脉传承了。第二是道法传承、所谓道法、就是你这个支派、历代祖师爷教下来的、是什么东西?具体是什么东西?比如丹道、该怎么修、有什么口诀法诀、你要能够明白。或者是道医、该怎么学、该怎么用、有些什么内容和绝学、你要清楚。比如武术、该怎么练、有些什么套路招数要点功法口诀以及整套练功体系、你要能够继承。这些才是真正的传承、要是连这两个东西都没有、那么很对不起。可以说你还不是道人、没有具备道人的资格。而且在过去、对道人的称呼是严格的、入道三年、称为道童。入道六年、称为道士。入道九年、称为道人。修炼成仙、称为真人。道观主持、称为道长。现在随便称呼道长、是不对的。或者称道观主持为当家、在过去是没有的、在过去只有土匪才称为当家。难道你们真的是土匪的再来?真是可笑无知、愚昧愚蠢至极。

上面说的这些、都是历史的因素、也是过去的事、当然我们能够恢复的可以逐步恢复。不能恢复的也需要慢慢引导、不能一蹴而就。但是历史上的道教除了这些因素之外、他们在当时的社会朝代、最关键的是能够与时俱进、走在时代前沿、引领时代潮流。成为科技的领军人物、以及明星时尚潮流社会之代表者及前卫者。所以过去很多社会名流和上层人士、都以能够信道和修道为荣。甚至连帝王将相都崇拜若迷。只有接触了道、他们才感觉自己能够跟上时代、不被时代所抛弃和淘汰。而在当时为政治文化及帝王将相所仰慕推崇。因为当时的科技代表、医学代表、数学化学代表、文学武术代表、甚至政治文化信仰教育代表、很多都与道家文化息息相关。可以说是道家文化推动了历史的前进与发展。在历史上信道是时尚的先进的代名词。而如今呢、感觉学道是封建迷信、落后愚昧。才短短一百年间、我们的思想意识认知就发生了如此之变化、这个误区必须要能够予以纠正、因为道家的东西不是迷信、而是科学、而是时尚潮流、千百年来都自有他的历史价值。所谓迷信、是盲目崇拜无知跟随、这是迷信。而道家的东西、它是自然科学、是社会科学、是生命人体科学、是一切科学的根源和源头。怎么能够说是迷信呢?所谓迷信只是我们自己不知道而已。历史上的这么多精英人物他们都信道或者自身就是道士、难道你的水平能够超越他们?在我们不能超越他们的情况之下、只有谦虚学习、千万不能自误误人、自己摧毁了我们的五千年华夏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根底、这样是有罪的。

而今的道教现状和道观现状是什么呢?
而今的道门和道观、传统因素没恢复、时代现实也没跟进。所谓传统、就是上面列举的六大组成因素、几乎一样都没有得到真正的恢复、所以我们现在已经不传统了、甚至不能称为传统的道教和道门了。除了传统之外、现实和时代的东西、我们也没有跟进。国家在变、天下在变、都在向现代化发展、唯有我们没有跟进时代、所以被淘汰。所谓传统化、就是内在东西、以及组织的形式、必须保持传统化、这是祖师爷留下来的东西、一点不能改变、改变了就没有相应的成效。所谓现代化、就是手段的东西、发展的形式、必须跟进时代和现代。就拿政治和宗教来说、传统和现代的区别在哪里?政治的传统是爱国爱民、笼络民心、治理天下、安居乐业、造福社会百姓。宗教的传统是普度众生、济世度人、修行向善、度化一方、教化人心、爱国爱党。这就是政治和宗教的传统、这些东西是千百年来不能变的。而政治和宗教的现代又在哪里?政治的现代化是军事、科技、国防、外交、信息等、必须现代化、科学化、解放前用大刀长矛、现在要是再那样、我们就只能自取灭亡。而宗教的现代化也是如此、就是在形式和手段上、要善于利用今天的信息时代、网络时代、高科技时代、紧密结合、更好的做好弘法传教以及维护国家社会和谐的工作、该利用和跟进的先进化科技化的东西、我们必须学习和跟进、才能跟上时代、引领时代、不然会被社会淘汰。传统的东西、我们可以保持解放前。但是现实的东西、我们也必须跟进时代。比如IT网络信息网络建设以及传播等、我们都是必须做的。不可能再像解放前一样、靠人与人的交接和宣传、这样我们真的是太落后、落后是要挨打的。不能太愚痴和执着死板。修道是修得越来越聪明智慧、而不是修得越来越落后呆傻。当然、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还远远不止于此的、除了跟进之外、我们还需要结合和创新、将传统的思想知识、融入于现代化科技之中、然后再重新整合、发明、创造、创新、比如将传统的各个文化因素、融入于各个企业行业之中、引领创新、新颖时尚、引导潮流、带动更多的消费者和喜好者、成为新时代的科技中坚力量和改革榜样、改变当今各个领域的墨守成规和无创新现状、而我们的创新、正好的可以推动弥补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趋势潮流。

但是、理想是美好丰满的、现状是骨感悲摧的。
如今我们的道门情况、是传统不传统、现代不现代。半死不活、半人半鬼、自误误人、浑浑噩噩、自欺欺人、罪孽深重、惨不忍睹、不但缺乏人、更缺乏人才。但是不怕人才没有、就怕人才不培养。不怕人才不培养、就怕人才不努力。不怕别人不努力、就怕自己不争气、所以更多的还是需要我们自己的努力和争取、以及带动更多有志之士志同道合者共同奋进。

上面该说的都说得差不多了、最后讨论一下课外话题。大家看了此篇文章之后、不知有何感想?有何体悟?当然也不烦和大家旧调重弹、再说说少林方丈、永信大师。大家都说永信大师太企业化、商业化、现代化、时尚化、大家看完此篇文章还有这样的感觉吗?其实说句良心话、永信大师、并不是大家说的那样、他的所做所为、是应该的、是正确的、他搞企业、只是继承和恢复了宗教的传统经济经营模式、并没有什么出格和过错。说他时尚现代、要是历代少林方丈、活到现代、也必须要时尚现代。不时尚和现代、怎么去发展?怎么跟进时代?怎么能够将少林文化弘扬到全世界?凭解放前的落后科技手段、恐怕是不能办到的。既然要办到、也就必须继承传统、结合现实。故而永信大师不过分。而真正过分的是什么人?

真正过分者是那些、传统不能继承传统、现实不能面对现实之顽固派宗教分子。抱残守缺不知改革上进而顺应时代潮流之愚昧无知者。如此下去、是害了道教、也是毁了道教、改革开放几十年、毫无半点成绩。说传统、不懂传统、说现代、不懂现代。整天随波逐流、自己乐在其中。

如今之道教现状、必须要真正的恢复传统发展模式以及全面的跟进现实科技、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不然是名存实亡的。如今也就只有两条出路:一是国家亲自整顿改革、培养真正之现代弘法人才、以及恢复传统之文化道脉、两者相互结合、才能步入正轨。第二是有宗师高道出来重新整顿教门、恢复传统、弘扬道法、结合科技。否则道门真的病入膏肓、无药可救。就算太上老君在天上的看着、也无可奈何。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论道法灵验——桂守真

$
0
0




这次回蜀中、遇见个正一道高人、做法事很灵验、人也很慈悲修行很好。他的师父师爷太师爷等、在解放前都是四川有名的正一道法师、各种道法口诀秘术传承体系几乎保留得很完整、算是有真正传承的人。因为我在道门江湖上混了这么多年、见过做法事之人无数、高功无数、但是真正能够谈得上灵验的、可以说是屈指可数、没有几个的。很多人都是装神弄鬼、糊弄信众、得罪鬼神。包括我自己也曾经学过高功、做过高功、但是客观的讲、我做的法事是没有大灵验的、偶尔小灵验都是诚心感应出来的、所以在这方面我自己的水平也很有限。故而我也很好奇、希望能够解开这个谜、于是在闲谈之中、遂请教了这个问题、道友也很热情讲解得很清楚、主要就是三个问题、这三个原则都能够真正圆融结合、道法才能起到灵验之效、现在给大家分享如下。

第一是道法传承、
所谓道法传承、主要就是师承问题、道门有句话、要想成神仙、除非遇神仙、自己还要是修仙的材料才行、大道都是神仙传神仙。道法同样也是一个道理、要想学好道法、必须要遇见真正有道法传承、真正懂道法的师父、这个传承、就是各门派祖师爷传下来的道法的一整套体系的东西、不是单一的、而是整体的一套体系、科仪、法事、经咒、各种道场等、而且每个门派以及师承传的都不一样、正一道也有很多门派之分、但是无论是哪个门派、必须要有个传承、总之一句话、就是要遇到真正会这个道法的师父、有一套完整的、传统的东西可以教你。现在很多做高功的、都没有遇见真正会道法的师父、都是东拼西凑学来的、学来的东西很凌乱、很不完整、里面的秘诀秘法秘咒以及运用、配合、一样都不会、没有真正完善的传承体系、也没有遇到真正的道法师父、所以做的法事很不灵验、装神弄鬼而已。


第二是丹道修行、
除了有传承体系以及真正的师承之外、主要还需要有修行、这个修行就是内丹性命修行、也就是大道、这是必须要修持的。现在很多人都误以为正一道士不修丹道、只做法事、这简直是在诽谤道法、传播邪法、是要下地狱的。道法要想灵验、必须要修炼、修炼就是道、道为体、法为用。道以法而显、法以道而灵。道法两者是不可分割的。自古以来很多正一道高道、他们都是修炼高手、丹道大师。比如张道陵天师、许旌阳天师、葛玄天师、萨守坚天师。以及三十代虚靖天师等、他们都是修炼高人、丹道高人、都是修炼成道之人。大家可以看看神霄派祖师《王侍宸先生家话》以及三十代天师《虚靖真君语录》、里面都是讲修炼为主的。如果没有高深的修炼以及性命丹道造诣、要想道法灵验、可以说是空谈和妄想、也是不可能不现实的。道教南宗的白玉蟾祖师、也是道法高深之人、但是白祖师一生都是以丹道修炼为主、境界高深、所以道法之灵验对于其人来说只是翻手覆手之游戏而已、大家必须要理解。


第三是诚心功德、
至于诚心功德、是怎么讲?因为做法事道场、无论阴阳两种道场、都是为信众消灾祈福或者为亡者超度荐拔。所谓拿人钱财替人消灾、你拿了人家的钱财、就要必须诚心诚意为人家办事。需要消灾的、就要诚心诚意祈祷为人消灾祈福、需要超度的、也要诚心诚意祈祷亡魂超度。必须要做到至诚之道、至诚之道、可以感恪天地神灵、不管儒家道家还是佛家、都需要一个诚心和虔诚、诸葛亮祖师也说、神为信己者灵。所以既然替人家做事、就必须要诚心诚意的去做。要是东想西想、三心二意、心猿意马、胡思乱想、这样是有罪的、是要得罪鬼神的、拿了信众的钱财替人消不了灾、是要死得很惨的。诚心为什么要和功德联系在一起说、因为诚心去做法事、替信众消灾祈福、是有功的、而且也是自身道德慈悲的体现。所以真正能够诚心之人都是有大德之人、有德行之人也自然能够诚心格物。故而为居士信众做道场法事、必须要能够一心一意的去做、是开不得半点玩笑的、要是做不到、那就不要做。若是只想着把钱弄到手、不考虑其它的因果报应、那结局自然是不好的、所以很多做法事的人、要是做不好或者道德修行不够的、最终都比普通之人还要死得难看、因为这是拿鬼神在开玩笑、得罪人都是小事、得罪鬼神就是自讨苦吃。正所谓、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自作孽不可活、谁也救不了你。所以从古到今很多江湖术士以及大仙神汉或者道门法师、要是自身道德修行不好的、看看他们的结局下场自然就一目了然。


综上所诉、主要是在于这三点、虽然说得简单了点、但是我相信大家还是看得明白的。但是这三点之中、最重要的还是修行、修真、修道、这是重中之重。为什么这样讲?现在给大家讲点小故事:以前有个龙裤国师、是个和尚、自己在深山修炼很多年、已经修炼成佛。有次皇帝的母亲死了、要找和尚超度、皇帝请了一大帮和尚去、都是当时有名的名僧、但是穿着破烂的龙裤国师也跟着他们去了。去了以后皇帝先让这帮大和尚做超度法事、法事做得很正规、很气势、但是晚上她母亲托梦给他、说这帮和尚超度不了她、需要那个穿着破烂的和尚去超度他、皇帝没办法只好请了他去、去了以后、他随便做了一个简单的仪式、一下子就结束了、皇帝很不高兴以为是在糊弄他、结果她母亲托梦说她已经被这个高僧超度了。于是皇帝很高兴就敕封为国师、国师走的时候、什么东西也不带、只要了皇帝裤子的一块布和带走了一个塔、拄杖飞空而去、这就是修行高深的龙裤国师、因为他是修行有成、所以法事都是一个形式、对他来说、也许只要一个意念就足可以超度、法事的形式都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但这是针对大修行人而言、普通人是很难做到的。还有我们的全真龙门派祖师、长春真人丘处机。当年金朝皇帝和元朝皇帝、都多次请丘处机祖师主持法事、为国为民祈福、但是邱祖是全真王重阳祖师的弟子、主要以修炼为主、我相信祖师爷在科仪方面的造诣不一定是很全面的、至今也没见邱祖的一部科仪著作、但是为什么皇帝还要请他去做法事呢、因为他是大修行人、是神仙、不管怎么做、都是灵验的、这就是皇帝对祖师爷的信任和认可。还有道教里面的祖师、有陈泥丸真人、李泥丸真人等、为什么叫泥丸呢?因为真人的修行很高深、哪怕就是捏个泥巴丸子叫你吃了、都是灵丹妙药、里面的法力和能量都是无限、不管他加持任何一个东西、它都是能够灵验和有效的、如果没有这个道行和修行、根本是不行的。就是这个原因。近代四川的高道李真果真人、他也有这个本事、很多病人找他看病、哪怕就是让病人吃点烧火的灰、或者痛骂病人一顿、这病就好了、这就是修行力量的加持和感应、要是没有这个修行、哪怕你就是诵经千卷、磕头万遍、也是难以感应和灵验的。民国时期、蒋介石在重庆做水陆大法会、进行祈福超度、当时他请的密宗和显宗两坛法事、密宗法事为贡嘎活佛主坛、显宗法事为虚云和尚主坛、为什么要请他们两个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两个都是修成佛的人、都是大修行者、不管法事做得好与坏、但是一定能够起到相应的效益的。要是请个没有修行的和尚、哪怕他的名气再大、法事做得再壮观、都是瞎扯淡、没有实际意义、所以修行为本、这点必须切记。当然对于传承仪轨也是必要配合的、因为我们现在还不是大成就者、所以还需要结合形式上面的仪轨和程序、如果你已经修成神仙或者成佛、那么自己随心所欲千变万化、就不能以寻常标准而约束了。但是、如果你没有修行、或者没有传承、也没有诚心、这样的三无人员、最好还是不要轻易去做法事、因为这样糊弄了鬼神、败坏了教门、将来祖师爷追究责任的时候、恐怕几辈子都还不起。连孔圣人都说、敬鬼神而远之、何况你一区区凡夫俗子、可以得罪人、但不能得罪鬼神、得罪了人他还不至于让你死、但是得罪了鬼神、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死了以后再想投胎做人、恐怕都没有这个机会了、到时候痛哭后悔有何用!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几年前之遗矢诗稿、今且公之聊以慰览

$
0
0


《答宗旃问因缘及修真》

因缘本自有来由,未窥明鉴何强求。一心持善任幻化,但随沧浪逐萍鸥。缘中结缘是善道,冤冤相报何时休。从今更宜惜福德,好将恩情化怨尤。夫妻前身本结缘,善恶两途俱分攸。无缘不来相聚首,欠债还债亦有头。六道四生自有趣,还稽彼此来相投。人物鬼怪能流转,灵山拈花造化有。回眸弹指非偶然,般般镜台现根源。刹那之间微毫动,胜似百劫千生眷。无怪芥子纳须弥,万法皆因此现前。世俗夫妇多如是,修真念佛难免庥。空色两境无绝对,丈夫磨难皆情仇。管教出世登仙客,第一爱欲堪截流。颠倒轮回生死本,万劫相缠难持求。夫妇虽是夫妇缘,有缘夫妇未必恋。才见偶觉似曾熟,多生爱欲已累牵。总之一念生无明,无明辗转苦海舟。今生造作尤下种,还等来生俱挨受。而今所受多前缘,累劫他生早结就。是真丈夫修真子,斩断情根一笔勾。从今再无尘寰事,飞升自可任遨游。

 

 

汝方才问与吾缘,此缘由来非等闲。提笔无从落手处,却遗消息在心田。暗自呜咽不忍述,还将天机泄其端。道佛情恩且澄澈,他生为僧今黄冠。到底其中何缘数,且听吾来示真诠。原身本是五台僧,日夜念佛并参禅。琴棋诗书亦通晓,丹青翰墨娱窗轩。心中无尘勉清净,又好玄术喜金丹。故而士林既诸子,还有芊芊素闺媛。偶然拈香敬法台,多时相唔契心言。无端一妇似知礼,常来谈道吐心岚。久知间事多悲苦,郁郁寡欢尤隐酸。渐来生熟无顾忌,且遗情丝寸心间。吾依无觉亦无何,谁知彼益增其念。日久竟为销魂客,零落秋风辗尘寰。凄凄吾心起恻隐,才知因果不虚传。亲为葬下花魂归,从今收心继修炼。无奈魔障迭起绊,道者引我进深山。数年修真无何成,夺舍今世又人间。自是前缘难隔绝,跃马登途见关山。精魂依旧吟风月,吹笛唤醒三生缘。吾志不昧仍精修,彼人沦落在梨园。唯喜根性尤还在,谈法欣喜多开颜。共相引入修行趣,跳出樊笼驾赤莲。为有此心曾寻君,寻且不得多误解。今日不寻浑忘却,自来相逢在跟前。无奈修真多魔障,今时人非昔时间。虽然误我在尘寰,尘寰恰好炼真铅。人情道情原一念,超脱人情是神仙。共证微妙无上法,他年再聚蓬莱宴。爱欲私心渐斩断,独余天心修真玄。能度君出离苦海,君亦助我道果圆。此是造化幸得遇,谁知早结此因缘。他日与君功行满,瑶池会上第一仙。因缘略述多婉转,知音君子自可鉴。

 

 

说因缘兮道因缘,因缘千般尽婉转。几人脱透无挂碍,顺遂天心无波澜。出世丈夫世君子,称赞神仙与高贤。吾今非贤亦非仙,略述诸子所来诠。有一女兮辽东子,见吾即罢倾心田。吾劝修真彼莫听,伤心彷徨别道玄。虽然遇吾莫奈何,错失修行一世缘。前世彼曾贤家妇,吾亦与彼多赞叹。今生见吾才欢愉,无奈逝水秋波寒。吾心早无恸其念,与吾无缘道亦远。他日有心再修行,虽然心善慧命残。届时脱俗来皈依,已非昔日彼此现。有一女兮江南子,亦曾问道求度脱。无奈业深难顿悟,一时世间挂心源。见师不敬见法怨,正邪真伪莫能辨。奈何一声道友称,从今更不相提眷。他日精进自有时,再拟登陟蓬莱岸。蓬莱信步在眼前,只需当下明一念。一念蒙昧多生劫,一失人生万劫难。它年吾与惠有嘉,半是修真多嘱怜。无奈前世今生后,彼依情深障道缘。可叹慧性难分明,万般叮嘱无何言。凄凄吾心尤不忍,离别珍重自精虔。还余二子称姊妹,端的由来似芊芊。一点根性心中存,大志难发把神瞻。窃喜经书当宝笈,何日驾步紫金莲。他生吾来讲经法,彼子为来坐下听。虽然悦吾多才能,敬畏尊严莫敢攀。今朝得遇心未泯,再来欲与述衷渊。无奈余心早澄寂,随法度人演楞严。爱欲勾牵已不必,唯有叮咛勤共勉。幸好天真赤子心,学道皈依渐入寰。它年彼此堪造化,一寸功行一寸鄄。若还堕落难精进,仙凡两隔锁云烟。从此再无聚首处,大罗天上叹未眠。莫说万般皆是命,命是后天落地锏。吾修真诠夺先天,先天成就堪自圆。从今爱欲尽皈化,大地神州遍金仙。倘若再造无边业,老天生杀莫眨眼。届时欲念还何存,尸骨累累身已寒。思想人生大悲苦,亦该从此发真愿。不忍再述且涕零,个中滋味君裁剪。

 

爱欲由来世间存,饮食男女人之性。夫子修身兼养德,夫妇和合第一伦。道佛修行弃家身,云水浮云自飘萍。从今再无尘间事,妻子爱欲皆火坑。故而出家再无家,亦曰野客方外人。天子不拜脱礼俗,父母众生非是亲。此心湛湛无挂碍,发愿砥砺真修行。割舍爱缘别家境,一声弥陀再无情。纵使千肠与百结,一刀断却归清净。修行难兮难修行,几个丈夫是知音。恩爱情欲身枷锁,富贵荣华过眼云。等闲沉溺逐声色,一念出世天地惊。设想佳人胭脂貌,繁华歌舞终黄昏。六朝粉黛及秦淮,而今莫不零落尘。看破浮幻真君子,识得真我称高人。因缘情欲虽绵绵,无尽心思入牵缠。再加欢愉溺欲境,暗里教君骨髓寒。一念起心才动念,万劫轮回已造衍。莫道温柔是家乡,温乡最是催人残。再论磨难多此间,风月情怀起斑斓。桃花有劫不论艳,一分艳丽十分寒。身心憔悴身名裂,更有甚者丧黄泉。长相思兮摧心肝,料想世情有何甜。吕祖曾经警世人,清净方知色空然。圣贤教诲常垂训,但愿诸子习良贤。万恶淫何为第一,百善谁知孝为先。孝道忠恕真丈夫,福德修行恸九天。倘使犬马声色辈,鬼哭狼戾神真厌。那时炮烙变佳人,佳人却让尔飞湮。诸子从今堪醒悟,思想由来毛悚然。多少菩萨与神仙,断绝爱欲第一关。

 

修真由来多磨难,爱欲只是其一件。悟元真人刘一明,列出修道五十关。今与诸子详说听,他日修行当借鉴。色欲恩爱是第一,荣贵财利第二关。穷困色身与傲气,嫉妒暴躁口舌战。嗔恨人我并冷热,懒惰才智任性残。患难诡诈与猜议,玄虚妄想生死难。自满畏难还轻慢,懦弱不久暴弃寒。累债高大装饰品,假知阴恶贪酒汉。怕苦不信无主依,速效粗心虚度延。退志夸扬称幻景,耻辱因果书魔牵。着空执相与闺丹,最甚炉火作大还。此是修真关缘事,真人讲来吾编演。同志君子详察意,它年蓬莱无阻拦。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高祖太祖及诸君之论

$
0
0

        《转载之文共赏之》

 

       我也来扯几句自己的看法!
       对于皇太极与成吉思汗楼上已经有精辟见解,这里直接排除,不予置评!
       再说刘秀,原因《资治通鉴》,刘秀问马援,自己与高祖比谁强,马援说:您喜好政事,且不善饮酒,而高祖无可无不可。刘秀反而喜滋滋的说:这么看来,我不是比高祖更强么。由此一句可见气政治智慧已不是高祖一个层次。
       接着说赵匡胤,众所周知,赵匡胤黄袍加身一举夺得帝位,当是的格局是主少子弱,充其量是一很有政治智慧的武将,屈居他人之下,其帝王气魄下一个档次,试问如果他的上司是刘邦或者李世民或者朱元璋,他能够独揽军事大权吗?
       剩余三个名额就是李世民,朱元璋,刘邦。
       论用兵,毛泽东已经排过序,李世民第一,朱元璋第二。
       论心狠手辣,刘邦第一,朱元璋第二。
       论打架,李世民可谓盖世武功,但是天下箭法第一,但是正是这一点可能令李世民成为暗箭冤鬼。李世民众此依仗自己高超武艺只身犯险已是莽撞之至,三国的孙策便是前车之鉴。《孙子兵法》已经对将领的“优秀品德”以及“高超个人能力”做过针对性的击杀方案,可以参照,而且刘邦手段至刚至柔,当初陈平献计用几千女兵抵挡项羽精兵,久了刘邦一命,用这种无耻至极的手段击杀李世民不在话下。另外,李世民有一个极大地政治局限:因为他们是家族政治,而朱刘都是从老百姓走上来的,李世民上有老,旁有弟,他是没有办法随意为猛将良臣分封土地的,对于臣子积极型的调动是一个核心。
       还有一点,刘邦也胜过李世民。刘邦解白登之围,之后终其一生不去攻匈奴泄愤,不打无把握的仗,而李世民不顾重重劝阻,进攻高丽,结果灰头土脸,败阵而归。
       或许说这么多,还有人不服。其实说到底,政治的成败首推得人,曾国藩有句话,知人不用与不知同,用人不尽,与不用同。用人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不是让别人心甘情愿的为统治者做事,而是让别人心甘情愿的为他自己做事,同时成就自己的伟业。现代企业讲究股份制提高积极性,刘邦几千年前玩的就是现代政治。张萧韩的自由程度远远非房杜所能比。
      剩下的就只有朱元璋和刘邦的角逐了。
      帝王的首要标准就是心。如果心有多宽广,他就能做到多毒辣。当然这两人的毒辣程度确实有一拼。但是我认为刘邦更胜一筹。朱元璋不过是杀杀别人的儿子,杀杀别人的老爸,而刘邦在车上逃难的时候嫌马跑得慢把自己的儿子女儿扔下马车。憋人要灾他的老婆孩子,他至少能装出“你爸就是我吧”的样子来,当然论客观条件,朱元璋也没老爸可以用来要挟了,真是无妈一身轻。
      这两人何其相似,都有一个强悍的老婆,都有懦弱的儿子,都是老百姓爬上来的。朱元璋用拜把子称兄道弟笼络那些文臣武将,但是从心底是畏惧的,对刘伯温也不怎么鸟。而刘邦是用土地财产来奴役文臣武将的,因为够狠,所以敢于把土地进行大肆分封。从心底,他是蔑视那些臣子的,当然张良,萧何除外。这就有了一个先天优势。所以在功成名就后,刘邦对待臣子的态度还算宽容的,朱元璋恰前相反,因为畏惧,所以只能大肆屠杀。这就是一个境界的问题!
       同样是乱世,刘邦的选择是“约法三章”得民心,而朱元璋是“乱世用重典”,当然各个时代有特定的情况,但是作为臣子,人们更喜欢投靠刘而不是朱。刘就像块人才的吸水海绵,想想项羽为刘邦提供了多少人才!而朱的谋臣猛将,除徐达如雷贯耳外,其他又有谁像刘的诸多贤才为人们津津乐道?不是没有,是他们没有充足的机会施展!
      而且刘的人事预测能力乃古今帝王一绝,分封吴王之后,突然又后悔了,虽然他有反像,但是不好厚着脸皮收回,只好摸着刘濞的头说:五十年后那个造反的不会是你吧?
     个人浅见,还是刘邦稍胜一筹,不善将兵而善将将,加上天生的流氓性格,出身农家,心地更宽,没啥能让人抓小辫子的特殊本领,都让他成了一块煮不烂蒸不熟敲不碎踩不扁的无耻豌豆,此人正是天生无耻无赖无能无缺无上无等等高高人!
       此一圣人也!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全真精髓三章

$
0
0


重阳祖师修仙了性秘诀:

夫全真者,是大道之清虚,无为潇洒之门户。乃纯正之家风,是重阳之活计。修仙之士,学道之流,慎勿狂游而参禅,且莫徒劳而问道。群居慎口累真功,独坐防心积实行,莫为小过而不除,休言微行而不积。心猿紧锁,意马牢擒,三逆散而神宁,六贼剿而意定。缓缓而抽添水火,微微而调息真功。清净寂寥而低下谦和,柔弱而炼心;恭敬于人而有益,般般勘破这行尸,物物休停除走骨。争奈人人舌辨以为能,个个刚强而为胜;无明火大而为尊,人我山高而独是;处众不取其下,闹处不取其静;欲处而神荒,动处而意乱。更有一等专持乞食度日,却言便是真修,如此是慵饶下鬼,愚顽不省之人,迷迷无端之蠢,切不如闻。早炼顽心,去假修真而了性,若执慧性而皆昏精,着心灯而忽暗,悭吝而难成大道,狠毒而怎悟玄真,妬贤嫉能而招愆,贪生怕死而造罪,书符货术而谩人,行药治病而图贿,狂恠道中之贼,喧呼众人之害,不悟妙诀而胡游,心意迷迷而狂走,受了十方善信供养而难消。若谨修而了真心,稍怠堕而沉地狱,得遇真师强寻。妙诀不许愚人得知,只要人人自悟,不用摇筋摆髓之功,亦没惑人采战之术。但会无为之初始,自觉神炁而冲和。自然丹炉而药就,显现灵砂而照照,明彻神光而灿灿,自见道德之祖宗,认是清闲之源本,乃性命之妙门,是脱神仙之模子,人人悟透此玄机,乃得长生而久视,不是惑言而说人,亦非邪术而诱你,酷告全真之高士,奉劝世上之迷徒,各各悟取害风言,人人同登于正教。如今说下修行之端的,能绝群迷之疑虑。伏望人人离俗以登真,一一断尘而得道,然愿一切众生皆登仙阙者矣!

答马师父十四问

第一问:如何是思神不测处,龙虎定相逢?
答曰:那一切虚寂便是。
第二问:如何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答曰:玄者父精,牝者母血也。元初各八两,合为一斤,一点元阳真炁,便是元本也。
第三问:如何是复命归根曰静?
答曰:只要心不逐物去,不染不着,心定意不散,神不昧,便是归根,若不此者,不得归根。
第四问:如何见性?
答曰:只要无心无念,不着一切物,澄澄湛湛,内外无事,乃是见性。
第五问:如何是应物不昧?
答曰:耳虽听、目虽视、口虽说,只要心不着也。
第六问:如何是天关地轴,如何得相守?
答曰:天关地轴亦是神炁二字,只要不着不染,心定乃炁定,心动则炁散,若心不动,则子母相守。
第七问:如何是出有入无三尺剑,长生不死一丸丹?
答曰:出有入无只是一炁。三尺剑,慧也。长生不死者,一灵真性也。一丸丹者,命也。只用清净无心,寻个净处坐去,更无甚么。
第八问:如何是调息?
答曰:非有作也,若得心中无事,炁息自调。但知调息,便是有着,调息者,只可不知见,不可着于口鼻,今日说与众师兄,别无甚么,只要心无事,寻个静处坐去。弟子只因心中无事,得入于大道,依此行去。
第九问:如何是达摩大师云提得虚空回面观?
答曰:虚空是一性,回头觑不昧也。
第十问:如何弟子晚年出家筋血衰败,愿师指教?
答曰:补去。
又问:如何是补?
答曰:只要头头无事,万缘都放下,六门不交行,只用一个主人,常少语,不着物。十二时中常不昧,减省睡眠,一时放下,便是补也。
第十一问:如何是铅汞?
答曰:铅是父精,汞是母血,亦是性命龙虎二字。
第十二问:处静之间,有一切念起,或更昏睡多,如何得念不起,昏睡少?
答曰:只是里头无物料,神炁微细,里头实有物,自然无念,不昏睡也。
第十三问:如何是天地不测处,鬼神不知处?
答曰:那更有甚么。
第十四问:如何是十二时中似一时?
答曰:不只十二时中似一时,乃至千万日,稍有不似一时,早是早断灭也。

玄门杂宝十八问答

全真
夫全真者,合天心之道也。神不走、炁不散、精不漏。
三者俱备,五行都聚,四象安和,为之全真也。
诗曰:
常行祖师教,日用老君心;
炼就真如性,岂不是全真。

稽首珍重
无表无里,内外真空,无极太始,通神护佑,太上家风,长生不朽,
无想无存,变化法界,七宝林中,重重轻轻,不摇不动,为之稽首珍重。

先生
无法先有我,辉辉不露形,古今无改变,岂不是先生。

道童
道童元与大道同,只因思世入凡笼;如今意在青霄外,万法无拘与道通。
蓬头
本是太上古家风,一法才通万法通;放下丝毫无垢染,自然一性合天公。
髻髪元是钟离留,昆仑顶上安日头,没人搞洗常山去,陆地从来放白牛。
一对星眼觑前后,万法收来腹内藏,内外玲珑无显迹,辉辉独显路堂堂。
落魄元初不计春,衣宽广大裹乾坤,隔断红尘不染体,任他寒暑不能侵。
春夏秋冬按四,包罗万象有谁知;酒色财气尘俗事,四件皆除绝是非。
独占昆仑顶上悬,圆光一道照无边;任他风雨并霜雪,一塔权为不漏天。
来往循环得几遭,颠猿劣马紧拴牢;万缕千丝俱放下,生死轮回决要逃。
遮袋
纵横三尺布,谁知造化工;此中超法界,包裹太虚空。
竖起顶天立地,横檐日月山河,斡转乾坤骨髓,转动万象森罗。
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为逃生死路,乞化度春秋。
步步随吾不记年,往来踏遍旧山川,从今不踏泥共水,一任双飞过碧天。
来去
来从大道来,去从本道去,来去不沾尘,当居清静处。
出家修行
一自离尘是出家,无为无作我生涯,若人问我修行诀,云散青天月自华。
日用
养性忘情为日用,沿门乞化是生涯,来去自由无挂碍,清风明月作邻家。

颂曰
神仙本是世人求,谁肯心头万事休,若悟自家真性命,清风明月共同游。

水龙吟
本自出家离尘世,更不贪人间华丽,蓬头垢面终朝,独坐内修活计,
古庙窑龛里,任教他红轮西坠,向无中认有,知白守黑,绵绵的默调息,
心上别无萦系,有腋袋拄仗相随,草鞋断精膁赤腿、羊皮遮体,
饥后巡门乞饱,来时唱哩哒啰哩,任旁人笑道呆痴,懒汉有谁人识。
学道心刚似铁,全然在自家猛烈,顿开利锁名缰,割断爱情尽舍,
万事无挂惹也,不住茅庵草舍,向市廛中居止,端然守道,凭此用,过时月,
作个贫穷道者,任粗食不顾寒热,蓬头垢面终朝独坐,内修活业,
得遇明师诀,世人道,风狂来也。有些深远,幽微时节,教七歌怎生说。

颂曰
独上高山望八都,黑云散尽月轮孤,茫茫宇宙人无数,哪个男儿是丈夫。

解红
洞天深处道非远,咫尺人难悟。浮沉内景,须凭匠手功夫。专候晓来,
一点阳生通玄路;尽藏在,碧波深深处。任事主地雷响,震动山头雨,
渐浇灌,黄芽乍离土。婴儿采得携篮去,向真霞六阳鼎内烹煮。搬运转,
东西与南北,铺八卦九宫,要知宗祖。十干数内分左右,要显龙虎。
玄武后随朱雀,当先祥云布。曲江上,万神都来聚;夫与妇,癸母跨赤龙归洞府。
要寻觅丁公问,凭居阴阳会合三千数,指天地海山同寿坚固。

诗曰
黄河水转吕氏家,一壶天地老烟霞,无情白鹿调朱凤,有个乌龟缠赤蛇,
六月山头飞白雪,三冬水底长黄芽,这些道理人还会,陆地神仙乱似麻。

绿头鸭
话中常悟,南柯一梦黄粮。破繁华云龛,布素认宗泒。
返照回光,凭慧剑,劈开爱网;横藜杖,击碎尘寰。
那里相逢峨眉时,任韬光速奔华山,忙林泉隐南辰与北斗,日月袖中藏。
朱颜久,天崩地塌,真性如常。舞袍袖,乾坤恨窄;但展手,天地平量;
醉陶陶,囊盛四海;笑忻忻,腹饮三钟。几度瑶池,龙华会上,诸仙珍席,
醉倒霞觞。玉皇御宴,无我不成班行,行重阳会,金莲七朵齐放神光。

颂曰
净皎皎圆明皓月,明朗朗水磨孤圆,绿湛湛碧潭现影,韵悠悠物外天仙,
滴溜溜拈出无有,活泼泼放下周全,转漉漉水晶盘中,赤洒洒一片青天。

颂曰
玉京山上一池水,四面八方不得底,若还认得把舟人,自然运入天宫里。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碧洞张清夜真人语录

$
0
0



牧道人清夜于壬戌岁归葬二亲毕,不觉身世两忘,倏然悬解。乃至明年癸亥复入蜀,栖息成都,往来于青羊宫、武侯祠之间。因念遭际之隆,益愧自修之浅,日夜兢惕,希累尺寸,以仰酬四重。奈既托迹清虚,无由建白,惟有罄其所觉,以劝方来。于是大白于众曰:皇天无二道,圣人无两心,教象虽殊,制行惟一,乃知孝弟忠信为三教之主宰,礼义廉耻实列圣之纲维,立基既固,冲举何难!大本一亏,飞升奚自?其他异端邪说,皆因传者之讹,至若惑世诬民,盖缘学之不正。且《道德》五千言,总以清静为宗,《金丹四百字》,惟期守真是务,《参同契》、《悟真篇》,并未及役鬼驱神,《心印经》、《青华录》何尝是烧茅炼汞,无论功修内外,胥依德行浅深,若圣石《指玄篇》、崔公《入药镜》,字字专精似金碧,《龙虎经》、《铜符铁卷文》,言言的确,只因心别公私,以致事有成败,而乃归咎先师,流浪尘劫;永无出期,宁不悲哉!今我发大慈悲,立洪誓愿,直指真机,敷陈道要,披青作誓,敢希谛听。夫自古拔宅飞升者,无非功高德厚之人;凝神驳气者,悉皆专心致志之士。故三干八百,立有程规,七返九还,著其定数,太乙含真之气,盖藉神而凝,不徒是咽精服气,一阳初复之机,因无心而会,岂专在默坐顽空,似此脚踏实地,功到自然成,如彼捕风捉影,毕世何由觅?近世师愈多而道愈歧,德愈薄而心愈昧,或偏执一隅,至死不回,或首鼠两端,终身罔济,或藉疯颠以欺人,踰闲荡检,或假黄白而蛊众,灭理欺心。无怪牛毛学道,兔角成仙,甚至藁葬郊原,横填沟壑,恶风相继,举世知非,仙派源流,于今几绝,为劝方来,各宜猛省,急早回头。步步踏矩循规,事事敦伦饬纪,尽力乎孝弟忠信,黽勉乎礼义廉耻,须知大道出自纲常,纲常外无大道,广行方便,多积阴功,庶几修内丹者龙虎伏而鬼神钦,专炉火者魔障消而福缘凑,准是以求,得同操券,爰兹而取,易若探囊,谓不信者,请质心于三清圣人,如涉是诬,愿投灵于四生别殻。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体真山人汪东亭真诀语录辑要

$
0
0



      保养身体,当以存神养气为主。比如植树者,必培其根;神气乃吾身之鄞鄂也。《契》曰:“经营养鄞鄂,凝神以成躯”是也。鄞鄂即是命蒂。养之之道,不过凝吾之神入于气穴而已。你现在两眼赤红,是心火上炎,底下又漏精,是肾水下漏,已动了一心一肾。若再动肺,即咳嗽,痨病即成矣。这回回去,赶快要下功,务要死心塌地下一番苦功,方能见大效验。得诀归来,自今日始,即能使不漏精。下功时,有杂念来不要紧。你要知道杂念如落叶,心息相依是一把铁扫帚,转落转扫,总有个扫得干干净净的一日。

     一定无始无终,定愈久则识神愈伏,元神愈显。

     不可饮酒,切记切记,以其乱性也。

     做到凡息断绝,神炁大定,即是文火沐浴温养。做到混沌,即是乾坤交。余问何谓。师曰:当时身心俱静,你的色身比之于地,地属坤;身外之天属乾。外边乾阳真炁到你身上毫无隔碍,岂非乾坤交乎?及其静极而动,身内阳生,阳炁上冲,真液下降,此即坎离交。坎离交是后天,乾坤交是先天。乾坤交在外,坎离交在内。乾坤交在先,坎离交在后。

     身上小周天须做到伏羲圆图一样,无欠无余。“白云朝上阙”,即是炁上冲。“甘露洒须弥”,即是炁下降。所谓“淫淫若春泽,液液象解冰。从头流达足,究竟复上升”是也。

     真炉鼎即是心息相依,要放在外面,一著色身,即非真也。

     一个虚空是独立的,两个阴阳是对待的。就是了。

     破体之人,一身上下都是阴,故需招摄虚空真阳以续命。心息相依到大定时,天地之虚空即我之虚空,空中真阳自然续续而来,如何不长生?一定有长短。工夫纯熟,一身畅快,直到三四点钟,至大周天。能久定在外边,定极即能离定出神矣。学仙之法,不过一定字耳。能定得一分,即去一分呼吸;去一分呼吸,即去一分阴;去一分阴,即添一分阳;添一分阳,即元神得一分明。是明性愈定,神愈旺。神全,自然脱胎矣。

     丹书说来说去,不出一心息相依。故曰:“片言半语无多字,万卷仙经一语通”。

     自依一点钟,然后能入定。至三五呼吸即入定,至少也须下半年死工夫。自定二三分钟至一定二小时,极少须二年死工夫。

     有受病处,天地真阳来时,此处即不酥软,即须加功做到此处酥软,病即除矣。

     学道先从后天返先天,再从先天返出先天之先天,方名大道。

     先从心息相依得定后,心息即不要得定而大定。大定而长在大定,定极便能离定。离定又不要离定,即出神也。故曰:“过河须用筏,到岸不须船”。

     心只有一个,有念即为人心,无念即为道心。是以红孩儿一转念间即为善财童子,牛魔王一转念间亦归正觉。只是一念回机也。师曰:回机者,返复也。返我虚,复我无,则人心返道心矣。何难之有?

     太极之太字,指一言,故太极为⊙,无极为〇。颠倒坎离,即是心息相依。五行相克,水火既济,一切强名不须记他。只不过一个心息相依耳。

     有意无意,谓之真意。

     机心乃最有害之物。以神投在炁中,要无一毫机心。

     乃传她下手工夫。不到七天,彼曰:浑身酥软快活。余问她两乳硬否?彼曰:两乳硬了,阳生了。女子无月经,亦须做到有月经。再从有月经,做到无月经,即返童体矣。

     讲《玄要篇·一诀天机》。师曰:“说与你真口诀(此言传你虚空一着,心息在外相依),指与你天边月(此指真阳将生,如初三之月也)。月满时,玉蕊生(言静极生动,先天一炁从虚无中来也)。”急当采取。所以言月圆为月满者,言此时炁足,而源至清也。

     如心不定,可用渐法治之。如眼注视一字或一物,注之不移,则神在外边,而不能造杂念。心常在外边,即静矣。师曰:身心两静,务要不着色身,方是先天大道。你将神放在身外,与气息相依,则神凝气和,身心两静矣。

     《化书》以《道心》一篇最为重要。称“忘形以养炁,忘炁以养神,忘神以养虚”。三步工夫,以一忘字贯摄。丹书中绝无而仅有。忘即定之境界也。忘愈纯,则定愈久。定愈久,则凡息愈化。凡息愈化,则神愈圆。神愈圆,则定中胎圆出神。故《大洞经》曰 :“大定全真”。

     修道始终,不过去此一口呼吸耳。无呼吸则性命全在我掌握之中,不由虚空作主,由我不由天。然此一口呼吸,甚不易去。所以行大小周天等法者,亦不过用以去此一口呼吸之权法耳。盖非如此,则不长定。有一分呼吸在,命宝尚非己有。故务使十二时辰内,刻刻在定。无一毫呼吸出入,即为胎圆之证,离定出神不远矣。出神乃元神离定,自由行动也。

     金丹之道,一死心法耳。心死则神活。要知死者,死人心也,死识神也。活者,活元神也,活道心也。所谓返老还童者,返此识神,还此不识不知之元神。如如不动,寂寂常清常静,若二三岁之孩童,人即不死矣。又曰:返成童体,你要知是法身返童体。浑浑噩噩,不识不知,若婴儿之未孩。行大周天后,即有是效,故得千百年不死,而色身亦自然而然少壮矣。死心之法,不外一定字,定得愈久,愈入玄妙。识神愈伏,元神愈旺。卒至识神全化,元神全复,呼吸绝,即大定。得大定之日,即元神全复之日,亦即胎圆之日也。所有大小周天,不过用以死心之权法耳。盖不行身上周天,则元炁不复。元炁不复,即定不久。定不久,即呼吸难除。呼吸难除,即一分阴难去。阴不去,则阳不全。阳不全,则神不旺,将何以使胎圆而脱胎耶?故必使深根固蒂以行之也。此性命双修之大道也。权实互用,真幻互融。若能深进,其中妙处,笔难尽述。老子曰:“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乃实语也。

     得全诀者,真是千古一遇。富贵功名,有钱办得到。只这种事,富贵是用得吗?

     阎王何曾拖人,人却自送进去取死。哀哉!

     一定之后,我之法身与虚空同体,天地之虚空与我之虚空相合而通于法界之虚空。虚虚相通,打成一片。混混沌沌,莫知其始,莫知其终,人何能不长寿呼?师又曰:能定一刻,你的主人翁在外边虚空涵养一刻,你的臭皮囊变成一所空房子,天地真阳就到你色身上愈多。你的元神既在外边得元炁涵养,你的色身又得真阳薰蒸沐浴,身心俱养,故谓之双修。所以得延寿者,以此故也。双修者,内外俱养,是两件事。在外愈虚,则真阳到你色身上愈多,这一刻是了不得的。你的识神终日在身中作怪,思想淫欲,扰乱君心。故修道第一步,将他拖出身外存养,放在虚空中。他既被你逐出身外,则心空矣。心空则身虚,元阳正炁即能到你身上来矣。总以天地无涯之元炁,续我有限之形躯耳。天天盗,日日窃,我身自有化纯阳之日,成仙作佛总由你了。天地间无所谓命运,自家做得不好,即委之于命运。又曰:得失之间,全在人耳,天地大公无私的。

     你目下总要做到拿得住命宝。能在三五息或七八呼吸即入恍惚之境,无论何病来都不怕了。此之谓拿得住命宝。恍惚杳冥,从心息相依产生,定又从恍惚杳冥产生。

     学道在于“坚久”。此两字少一不可。又曰:下功全在于勤,不勤则道遥也。以诚以默以柔,又为下功要诀。

     道非要虚,而虚自归之。余非欲盗真阳,而真阳自来。故曰:“采之以不采之采,取之以不取之取”。老子曰:“将欲夺之,必故与之”。旨哉!又曰:余非欲返童体,工夫一到,自然会返童体。不知其所以然者,故谓先天。总之,全在外边运用。外边功夫一到,色体立刻成效验矣。熟能生巧,工夫全在纯熟也。

     《性命圭旨》第一节至第九节,皆讲性理,混三教为一家。又曰:第二节《安神祖窍》,即讲命功。又曰:当时吴师谓我曰:《性命圭旨》做得极好,可以读得的。

     熟读《西游记》,一切火候功夫,无不俱明。真道家奇书也。吴师语我曰:你要读书,观一部《西游记》足矣。又曰:悟空者,悟取真空也。悟真者,悟取真空中之真阳也。必极其空,然后能契不空之德,即为悟真之权也。

     学道能杀生就好了。这杀生二字,已将丹诀都包括在内。纯阳祖云:“已生而杀生,未死而学死,则长生矣。”学死即杀生之谓。既能杀生,即能长生矣。余问何谓杀生?师曰:舍此色身,定在外面,一毫不着即为杀生。杀生即心死也。心死则神活。大死则大活。然欲死心,必先舍身。忘物忘形,大定长定,定到一毫气息都无有,内外根境俱寂,乃心死术也。丹经万卷,无非舍身忘形。诚能舍臭皮囊,寂然无我,你就得道矣。总要忘物忘形,虚无自然。

     人至疲倦时,每言要休息。不知他到何处去休息。若是坐在椅上,或躺在榻上,是休息其身,而非真休息也。要知真休息,乃指神气而言。神劳则身疲,故须以神放在气中而休息之。神得气涵养,气得神和融,神气两静,放在身外,方是真休息也。

     神气乃好夫妻,天天入杳冥,则我葆太极而延寿也。

     世人不知清静二字作何解,即去做静功。岂知清静二字,即双修二字。清者清心,静者静气。心神安放在身外,则心清而气静矣。

     张紫阳云:“故知大丹之法,至简至易,虽愚昧小人,得之而行,则立超圣地。是以天意秘惜,不许轻传非人也”。又石杏林《还原篇》序云:“昔年驿中遇仙师紫阳张真人,以简易之语,不过半句,其证验之效,只在片时,知仙之可学,私自生欢喜”。所谓简易者,即神气合一在外也。神依气,气依神,可谓简易之至矣。修之而不见效者,未能契乎自然之轨躅故也。神与气要自然相依,自然合一,则一静即入恍惚杳冥之境也。

     修道如奕棋,然最要自悟。师传工法,必要自修。一到纯熟自然后,自能生巧。自然步步见效矣。必要将逐步效验预先告知,则如嚼饭与人吃,即不堪矣。

     世人不知虚无二字作何解,即入顽空一流。岂知虚无二字,乃修身之要诀,性命双修之微旨也。虚者虚其心,无者无其身。虚其心而神自清,忘其形而气自静也。

     老子给蓬球一连环,教他无事摆弄。若环解脱,则人亦解脱矣。此即心息相依,即象言也。若能心息相忘,泰然入定,即环相依在外边,定也在外边。丹法种种,无非在外行持。

     你有息即在外边依,无息即在外边定。只此二言了耳。又曰:有息无息,你不须去安排,要顺其自然。有了你就在外边依,无则在外边定,是名真空炼形。

     做到阳生,恍惚中觉外肾微动,速即在外边依,要如电快,不可游移,不可转念。依到微时,再须一定。定到定不往时,然后罢功,不可外肾倒后即起身罢工。务须连续一定,则所感先天于身中,后天亦得其所矣。若阳生后即罢工,先天虽得,尚未在身中安定。故阳生后一定是要紧的。又曰:阳生前一定,阳生后一定。

     先天大道,神气合一。故动亦神气一,静亦神气一。因心息相依而定,是神气同定于虚空中而入定,极真空之境矣。及其静极而动,动乃自动。故气一动,神即觉,所谓时至神知者,乃神气同动也。动而外驰,逐妄则为二。动而不妄驰,速即在外相依,犹言合一,仍是先天,故谓之以定续定。心息相依,便神定也。又曰:神气大定时,气动神觉,即将离定,而欲分为二。我既在外面相依,所以继续此定,不致分而为二,故仍合一。

     阳一生,不可转念,合自然之符,即去外面相依。要自然,要一刀两断,多少快心,多少神速!若斩首稍迟,生起疑之心,即不能砍,盖刀不能下去矣。阳生亦然。外阳一举,急往外边去依息,一刀两段,不留余情。少转念,少转迟就坏了。总之,要做成自然,方生巧妙耳。

     问过关。师曰:有什么关。你以为夹脊双关吗?此喻行过大周天,最后数日,有一难过之关。你若能定在外边,无论如何不动,虚而又虚,则什么关都可过的。若纤毫着在身上,关即过不了。你要出家,不认得出家方得安稳。

     当寒热来时,头痛欲裂,浑身战栗。此时你能做心息相依,那就好也。若平时不下死工夫,到此时万万不能做工。因心息无有主宰,不能相依矣。总要到这种地步,心息仍要有把握,即是炼己纯熟。一下工时,十余呼吸后,头也不觉痛,身也不觉寒热了,混身亦不觉战栗,你就沉沉睡去。师曰:头仍痛,身战栗,不过你的神全在外边,故不觉耳。一到阳生,病即化去。此谓之性命有把握,我之性命在我不在天也。要治病未发,若至已发,即难治矣。若天天下工,今日有何病,一处不酥软,即知此处受了病,用虚而又虚工夫,务须知道做到此处酥软,病即去矣。故学道者,天天下工,终日无病。因有纤微受病处,下工时即觉出,随时治愈,大病从何而来乎?比之治病于未发也。师云:自己偶然出去走走,得了虐病,卧一天而愈。总之,一到静定阳生,万病脱矣。

     在外相依到呼吸无声。所以睡中有声者,心不能御气故也。余每夜睡时,教人在床边侧耳静听鼻息,无纤微之声,与小儿无异。此工夫做到长久,炼己有了根柢。故行住坐卧,息心合一,与小儿一般。今夜睡中有鼻息之声,家人即知我有病了。心息不能合一,明日做功,做到阳生,病又去了。

     精气神三者,神乃太极,精为阴,气为阳,乃太极之两仪也。又神在精内为之精神,在气内谓之神气。总之,神为统御,精气之元帅也。神大用则劳,精大用则竭,气大用则枯。欲荣养此三者,必合三者而滋养。心息在外边一依,则恍惚杳冥之时,精气神三者深入先天之境,即我身之鄞鄂也。旦旦而养之,以感召天地之元阳,人如何不能长寿哉!

     我辈年老,循环生育之机用过以后,既能补充,不致一蹶不振也。

     行身上小周天时,以前曾漏过一次精,即须行一周天以补之。

     小儿初生时,是纯阴的。五日以后,始能看火,因有微阳矣。故初生之后彼即睡,睡即盗天地之阳也。婴儿初生只知吃与睡,终日终夜睡,终日终夜盗元阳。盗了五日,身中方有阳气之根了,故能看火,乃阳也。纯阴纯阳之物不能对立而轻视,怕阳光故也。如是感召,阳气日旺,至一十六岁,则充满矣。自一岁至十岁,非惟盗天地之真阳,并盗天地之真阴。破体之后,元阳日漏,漏尽则死。总之,虚复夺之,虚复生之,虚复死之,生死之权属于虚空,而不在我也。圣人教人返还,是盗天地夺造化之事。返者返真阴,是要从虚空中去返至我身。还者还真阳,亦要从虚空中去还至我身。须知天地并非只盗我真阳,并盗我身中真阴。真阴真阳两般药物,自破体以后,明明白白地被虚空盗去,则修盗者,不从虚空下手,将何自哉?所谓失物者,在何处失去,必至何处去寻,方能物归原主,此极易知之事也。

     弹琴钓鱼,两者皆是有益身心之事,皆可以长寿,因能去杂念故也。弹琴则心静,眼因须注视弹琴之微,故杂念不起。钓鱼时眼常注视浮珠,一意不动,神在外边,亦能摒除杂念。久久纯熟,心自静,神自定,神定则气和,必然之势也。余一哥哥,八十余岁,今仍在安徽,每日上午弹半日琴,下午则与近邻游玩,要走十余里路,精神矍铄,步履轻便,得益于琴者多矣。师谓余曰:你将来可学琴,学琴之后,工夫容易做矣。凡做心息相依,是不容易的。如我等全是自己下苦功磨出来的,得至今日地步。不下死功夫,学得成吗?

     学者每不能忘身。老子曰:“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只此忘身两字,即大道之诀。心息相依亦无非借此把神放在身外,忘此身躯而已。

     问真空与顽空。师曰:真空是神气同定在外边,不着色身。顽空是执在色身上。舍此色身,可到真空。着此色身,即为顽空。

     做睡功做到睡着后,再做再睡,睡十余天,即不要睡,再做即趋于定矣。

     熟能生巧。此巧无口诀。

     心息相依,总要在外面,微微晓得一出一入。起先总要用些意,熟后自然不必用意矣。在外边即稍提紧亦何妨?不着色身,总不要紧。起先提紧,熟后他即自然会依了。我怕你不能离色身,一着色身,即危险矣。

     不要贪谈道,不做功。假使大病来时,做不得工,噫,死矣。何益之有?余由病学医,学道。先读《道德》、《阴符》等经。《西游》乃洪武以后之书,因有许多事,都是洪武年间也。

     总要把神放在外边,糊糊涂涂地与他做一番死工夫,始能纯熟。心息相依做到纯熟,非一朝一夕所能办得到的。要积日累月的工夫,要在勤字恒字及果决之心,一诚到底也。

     工夫总要做到你自家作不了主,那就好了。

     凡行过小周天的,即能出神,不过是阴神,并非是怪事。盖气住则神住,神住则形住。心息相依,打成一片,三者都住了。

     出神即梦中之神化作纯阳,起意到何处,即到何处。欲隐则隐,欲显则显,悉随已意。师曰:总要梦中之神,做得你主才好。又曰:神长定在外边,积日累月,直至与太虚同体,空中自有出神之景,即可出神。出神即离定,舍定谓之出神景,即见六出纷飞是也。初出神,须在定时多,出时少,又须由近及远,一步一步来的,到老成之后,即不要紧了。

     聪明人总有锋锐二字,乃学道之大障碍,做功所忌。你总要学蠢学呆,即做得工夫了。

     你可将两眼注定书上某字,亦不管他心息依不依,只要注此一字,即不起念。注定一刻,神在外边一刻,总要使神常在外边的工夫熟,然后再做心息相依,即不至再着在色身上。每日做上三点钟,能睡着最好。此功做得纯熟,心即静了。

     炼己纯熟,即无梦。无梦之久,忽而有梦,乃真梦也。

     你把一切丹书一齐都丢开,一心做工,再不要博参广求,此是真实的话。

     总是这臭皮囊不好。若能外此,则何害?

     工夫口诀,要分作三段传。第一段是下手,第二段是火候变化,并小周天都在其内,末后再作一次传。

     许杰卿已传他第二次,惜乎不做工夫,死了。

     著《传家宝》四集之人,活了一百六十余岁,他懂得外边一着,但不知心息相依。他养得后天甚好,一切饮食皆极讲究。师曰:懂得外边一着,把神放在外面,不是真空,亦不是顽空。若懂得心息相依在外边,呼吸断绝,气息大定,内外寂静,然身心不动,那就是真空了。一到真空,就有造化,外边真阳就到你身上,抱你的法身,养你的色身。这一刻工夫,是了不起的。何况你时时刻刻无不在真空之中,虽欲不仙,其可得乎?师又叹曰:外边学道的如牛毛,尽在色身上瞎干,要真正明得真空一着的,犹如兔角。

     色身是个猪八戒,是贼。学道者须舍得去,丢得开,不可认贼为子。又曰:你能步步把定虚空一着,不着到色身上去,包你无事。

     你能却后天的病,然后传你火候变化口诀。当时我在哪里,你就到哪里来,随我三五年,得了丹基,即可回家,做起高士醇儒来。张三丰说得好:“丹基既得,回家躬耕养亲,做几年高士醇儒,然后再了明后事”,即此说也。你要下功,不下功是无用的。

     我们学道,虽做了皇帝,还没有我们闲散。做皇帝的,件件事都要问到他,多少劳心劳力。日则无有空闲,夜则不得安眠。我等每日谈谈道,做做功,保得精满气充,神静志虚,是非不管,出入自由,这种福气不算小了。

     大道至公无私,你总不要自私,以为我要长生。长生须自无我始。无我者,至虚至静,空空洞洞,不知有色身。你看天地是无我的,故能长久。

     不要有机心,不要好胜。务要忘物忘形,自然而然地心息相依,自然而然地定去,即是学混沌的妙修也。

     三丰祖云:“因求大道玄,走尽天涯畔。撇功名富贵,弃家业田园。万般辛苦,衣破鞋穿,师难面。愁则愁,六七十年光阴短”。试观古人何等艰难辛苦,方遇明师闻大道。自古成道者,莫不由艰难困苦中来。你看邱祖在磻溪磨炼身心,多少困苦。若无坚忍心者,决难侥幸得道。

     不要走漏,亦是容易,只要丢下丹经,死心一味下功,时刻相依,外阳略有举动,无论做功时举,或平常无念时举,不使动念,急走外边一着,外阳便自下垂。久久行之,成了自然,阳气只有逆上而无顺下,即无走漏了。

     工夫做到纯熟自然,一日之间,能时入恍惚杳冥即好。十二时中工夫,凡有阳生,皆是先天,皆可采取。你一知,自然地心息在外面定住,数十息之后,又入恍惚杳冥之乡了。如或又有阳生,一得知,我心不动,自然又在外边相依也。不要等你数十呼吸,只要一二呼吸,阳物顿时下垂。你又依,呼吸断绝,泰然大定,不识不知,混混沌沌,无人无我,忘物忘形,像一个活死人。总要天天做,不到一个月,各种效验都来了。真快!《参同契》曰:“立竿见影,呼谷传声”,一毫不错。然有最要一句言语,你总要去做,方能得如此效验。你不做工,万年还是这么样,空谈没有用的。所以白玉蟾云:“要君亲吃云门饼,莫只垂涎说毕罗。”他对着我看,默默久之,我大为感动。


     学道与世途相异。精明者宜于世途,颇不宜修道。道贵糊涂,不识不知,混混沌沌是也。又曰:愈糊涂,见效愈速。

     情根不易斩断,情丝不易肃清。是必利用先天一炁,慢慢把他淘汰净尽,非一朝一夕之功也。历久不懈,方有效验。

     昔邱长春在磻溪磨炼六年,心如水晶塔子,表里莹澈。一旦妄念又起,塔子倒了,乃大哭。重加磨炼,成功得道。

     学道之士,不知先天一炁之所在,从何而招摄?既不知向何处招摄,从何而得内丹哉?若向色身求之,则有类向铜人身上钻血矣。

     抱朴子说:“二人学道,一则愚昧无知,一则无所不通,愚者能成,通者不成”,此极理之言也。

     必须功夫纯熟,方可看丹书。总之,要胸中洒脱,了无凝滞,不然必受其害了。亦不怪其自害,总之不看为好。

     《规中指南》是好书,不在乎多言,完完全全。这个连环圈讲得最好,即是心息相依于虚空中也。

     做到浑身上下酥软酸麻,自足底涌泉至脑顶,一概酥软,这就是周天。大小周天,源于大小天地也。

     做功能睡着,就是效验。如一到酥软地步,只要常常保持这个景象最好。

     心息相依,先由随顺勉强,终期于自然,决定成就。丹道要逐节做工夫是也。

     人心一去,天心即现;识神一隐,元神即现;色身一丢,法身即得。此极速之事也。

     以虚空为体,以和合为用。心息虚空三者参同和合在一处,即是体用合一,即成一部《参同契》矣。虚空这件宝物,常在对面,但无人留意。

     返童体只有六七天。最快五天,要算上等,乃工夫做得极好者。其次或六天,或七天。到第七天不能返童体,工夫就做差了,只能尸解,不能飞升。又曰:此六七天乃超凡入圣之紧要关头。如过不去,无有脱胎神化之希望,止于尸解而已。吴老师说,要飞升,必须在七天之内反转身。

     最苦是口说不着身,做功时不由你不着,尽是着身。你们先做了一个静功,能把神定在外边,即不怕此。着了身固不可,着一切先天景亦不可,总以无着为了当。

     大道无私,有一生学不到的,有二三年即成道的。如张珍奴,她是一个妓女,遇到吕祖,二年后即尸解。又如李买鱼,不识一字,二三年即得道。精明无用也。不然不识一字者,太吃亏了。师长叹曰:总要能糊涂的便是。

     不读丹书,工夫总做得快。以前我与怀经、元博三人同时下工,元博是不读书的,三人功夫第一个快。即此可知糊涂人必长寿,精明人必短寿。糊涂人凡事过得去即算,三百六十日无甚心事,其神全,所以能长寿也。精明人则不然,失之东,补之西,负于前,胜于后,度长挈短,顾此虑彼,件件精明,神劳精佚,心事烦多,故必短寿了。只要能丢这个臭皮囊,效验就势如破竹,步步成功,无有危险矣。

     玄帝在武当山舍身岩上飞升,即示舍身之要。非只做功时要丢色身,平常十二时中,皆要丢色身。若只做功时丢去,为时已迟了。要炼成这个习惯,十二时中,刻刻能丢去色身,我定我的,随他而安,毫不为色身所累,则做工时方无着相之理也。你们做功时所以不能丢色身者,因平安时不能丢色身故也。要时时心息在外相依,刻刻忘形,一到自然,无人无我,片尘不染,即功夫容易做了。所以白玉蟾云:“一言半句便通玄,何用丹书千万篇。人若不为形所累,眼前便是大罗天”。此诗甚好,未曾有如此之直截了当。

     我说五脏六腑是无有的,人都不肯信。这种深奥学说,初入门者一听就不信我了。奈何这种臭皮囊,本是幻生,终归幻灭。五脏六腑,更是臭皮囊中一包幻质秽脓。我说无有的,是先天真空说法也。人偏执为我有,无怪其执着色身,至死不悟。欲修法身,不亦难乎!

     成了道,还要将色身化为气,方是形神俱妙,与道合真。若则出了一个神,纵能千变万化,只是神妙而形未妙也。余问有形之色身如何可以化作无形?师曰:你本来无有,何以成了五六尺的身躯?余恳师再剖其理。师曰:无生有,是“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有返无,是返本还原而成真仙。既能顺行,岂不能逆转?此中细微,做过身上周天的,都能明白。譬如气冷凝为露,露冷凝为珠;若以坚冰一块,以火化之,顷刻成水成气,亦可以有形返无形也。

     解佛字。弗以人体为真我而执之也;教人舍身杀生也,无我无相也,忘形也。又讲仙字。师曰:人者人心也,山者不动之象也,必要心息相依到极则处,则人心不动如山,无去无来,斯即仙也。玉蟾翁云:“对景无心是大还”,示此义也。仙佛两字,皆从人字旁,可知仙佛皆为人类修成也。造字不容易,试看明字、易字、妙字、圭字、道字,皆有至理存焉。

     工夫真要到疯之地步,方是大成了当。故有古来仙家装疯之王重阳称为王害疯之类。师曰:要做到地上打得滚,爬起来就吃饭,终日不知不识,混混沌沌,就到了家也。无事只学呆子,做静功,即把神放在外边,不着色身,即有益处也。

     修道者要知足,不生非份之想。要精专,不生侥幸之想。太和一炁长存,只患不能感通,不能招摄耳。

     人一死即完了,而草木入冬凋零,及春又发萌等,是因草木能归根,人不能归根故也。

     《方壶外史》只须读一部《道德经玄览》,其余可不必看,以其有象也。我若不是做工夫,死数次矣。汝辈勿以年轻,以为不至于死,人事不可测的。

     南五祖书较北七真高。北七真马丹阳之书最好,其师王重阳所不能及。

     好丹书自唐宋以下,不过十余家,历历可数也。钟吕二祖是好的,白玉蟾是好的,张虚靖真人是好的,刘海蟾是好的,马丹阳是好的,张三丰是好的,陆潜虚、李涵虚二家是好的,郑和阳是好的。再张紫阳、魏伯阳、许旌阳,亦不过数家而已。

     玉蟾翁云:“一言半句便通玄,何用丹书千万篇。人若不为形所累,眼前便是大罗天”。师曰:惟其世人不能忘形,所以不能到大罗天耳。此种诗真好,多少直捷爽快,一超直入。奈何尔等以为平常而忽之。

     凡做功一有主宰,即落后天。一着效验,即落后天。又曰:世事惟怕不精明,学道惟怕不糊涂。世事最怕无主宰,学道最怕有主宰。又曰:说到与色身毫不相干涉,还是皮毛。究到实际,须与心知意识一概毫无干涉,方是真正先天之先天。此种言语,要功夫做出来的,深奥得了不得。奈何人不肯信。所以知音者少耳。

     问归隐。师曰:此在人之心,不在人之境。古云:“大道大隐市廛”,还要讲什么归隐。我要下功,这里就可。师曰:外边有乱,我这里安然无事,吃饭睡觉,不挂心事,还要到何处去?外边未必有如此安静也。

     举石杏林诗曰:“万物生复死,元神死复生。以神归气内,丹道自然成”。师曰:丹法本不繁,如此者,一言吐尽也。成道与否,是有数的。如此当世成道,遇来遇去,皆是因缘,否则求之一世,遇不到一个也。余曰:话虽如此说,但有道者,皆不露圭角,夙无慧眼,将何由而识?所以真师是难求到的。师首肯之。既而又曰:你等既知外面虚空一着,以后如遇师,即胸有把握,再不为盲师所诱矣。你要知古来成道的,大半不是一个老师传授。即如纯阳翁,是施胡浮、马自然、钟离正阳三师所传。当时遇到,也不过得了一个口诀,钟离翁又未全传他。又曰:凡是只执着色身做功夫的,尽是旁门外道。

     学道不过到无知无识地步。余目下做功时,能糊糊涂涂,不知不识。不做功时,即不能如此。要不做工时能糊糊涂涂,不知不识,就返成童体了。然则余之地步,亦甚不容易,我是下过苦功来的。

     朱元育《参同契阐幽》,那是到了极顶了,可以看得。再《方壶外史·百字碑注》极好。《阴符经注》亦好,皆可以看得。你辨别先后天,则《心印经测疏》极好,务要熟读。再看《玄要》,即大悟而有得矣。又曰:总要把先后天界限研究明白,胸中了无疑碍,则做功时无论如何不至着相也。

     学道即是一化字。

    好丹书不用多言。你观《入药镜》,寥寥数百字,已将道之全始全终包括无遗。开始四句,最为简捷,已被他说尽了。余问仙在何处。师曰:即一点灵炁在虚空中,静则灵彻无方,动则神通无极。余问,地球坏时,仙家修成之法身,亦要坏否?师曰:此须讲你的工夫,能至还虚极处,与道合真,则超出天地陶冶之外,不受变灭,超然而独存者矣,何坏之有?
     
    人总说仙家既可学,何以世上不见仙,无非是骗人,不足取信云云。此大谬也。盖理有所未穷,故方寸暗然,随于世俗之见耳。夫仙者化也。鱼化为龙,则飞腾天上,不再入水。又如水虫千百游泳江中,一朝变蚊,则飞升空中,不再入水。仙亦犹是也。人既化形为仙,则乘龙跨凤,邀游六极,不再入浊世受腥秽矣。何必显神通,弄法力,以取信于不信者哉!

    余曰:闻孟君言,太阳炼气须用木槌石槌铁槌,循身脉络各处敲打。师变色曰:惨哉惨哉!所以古仙说:“学道当于人类中求之”。盖深恨此种旁门,不是人类,无有人性也。你想想,一个心息相依便能了道,用什么木槌铁槌去敲打乎。又曰:我以前到各处访道,奇奇怪怪都见过,大都习一术一法,以惊流俗,以炫神奇。究到实际,与身心性命毫无关系。

    万卷丹书,只有心息相依四字,故曰“万卷仙经一语通”。我得吴老师传诀,就是传心息相依四字。除了心息相依四字,在外边一语,故“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也。一个心息相依修到极则处,即是飞升地步。世人不信者,知而不为也,为而不甚勤也,勤而不久也。如此欲成仙作祖,不亦难乎!虽则一句四字,有一生做不到的,真不容易,不要看轻他。从无入有,推情合性,尽是心息相依工夫。

    师问寺院中打坐要如活死人,我等修道也要做到如活死人。问两活死人有何分别?余未有应。师曰:他们有呼吸,我们无呼吸。有呼吸属阴,无呼吸属阳。两者大不相同,勿混为一。     

    你们说《方壶外史》好,岂知书上的工夫程度,还不能免于死。余问何故。师曰:你们自己工夫浅,所以读丹书不能知著书者当时工夫程度。我则一读便知当时工夫到何地步。又曰:刘悟元著书时已曾下过苦功,那就比陆潜虚高得多。不过丹书读得少,所以下笔清谈无资料。然每篇中常有一二独到之语,真可惊人。此是他工夫深造之处,常人所不能及也。师尝曰:悟元不说则已,一说吓人。朱元育著书时工夫已去一大半了,否则他不能贯通丹书如此之多。所以不丢世事,总不成功;系恋家园,总属危险。我人此刻活在世上,都如无根之树,随风飘荡,今日不知明日事,可不惊心哪!

    余此次因媳妇孙女大病,心中一急,把风寒水湿四者,都到身上,连忙下功,一睡着乱梦如山而至。余知此次不得了了。何则?大凡人至死时,神即昏乱,神既昏乱,如何能定得气住?则心息相依之功法,又无效也。余至此地步,心甚恐惧。然总是下死功,连做四昼夜,仅将乱梦除去,心即一宽。以后不分昼夜做功,又是七天,方将风寒逐去。我就知可以不死了。目下我还天天做功,一事不做,打算一百天,把损失的精神都恢复。此我有把柄,算得到的。所以到了生大病时,道真值钱了。你自今以后,要看书就看张三丰的《玄要篇》。若能参透一半,余对你谈火候,你就容易明白了。

    王混然乃邱长春弟子,他们遇到后,针芥相投,极为契洽。二人谈有十余天。一日长春呼而告之曰:汝以为道尽于此乎?修之即为证道乎?混然子愕然良久曰:道之大要,师尽告之矣,修之何不能证道之有?长春曰:始我与汝所谈者,皆道之糟粕也。道之秘要在于火候。汝其思之:逐节火候细微,汝已知之乎?混然子乃叩谢请益。长春再为其剖解细微,以尽其奥。师曰:古来老师遇到一弟子,都是如此。

    炼己总要到身如太虚,心超万物,片尘不染,六根大定,方可行向上事。诚如张三丰所说:“俺是个清净海,一尘不染。俺是个夜明珠,空里长悬。俺是个铁馒头,下口难尝。俺是个试金石儿,高低俱见。”能如此四语,则不论何关,皆能打破,成道必矣。又曰:炼己总须以三丰所说之四句为准则,否则工夫尚未到家也。

    李道纯注的《道德经》比陆李二人还要高。他工夫好,笔墨也好,所以超出诸家之上也。 

    《周易》是三教宗祖,得诀以后,须将《周易》研究数百通,全部火候始能了悟。

     不读丹书,十个月就返成童体。这是至简至易之道。不读书者,工夫容易做,因教他如何做,他就如何做。
     因吴老师一日谈天,谓我等曰:若能著一书,成一家言,传诸后世,利益群生,最有功德。我所以孜孜为成此《金丹玄要》,可怜费我三十年苦功。

     李道纯工夫高,故《性命圭旨》末章尚称他。因命余读李祖歌诗。汝等读《金丹玄要》数十遍至百遍,未有不豁然者。若未至十遍即弃去,如何能贯彻?谚云:“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颇寓玄机。我辈行功至混沌虚无,气绝如小死,宛有此种气象。

    《参同契》到了朱元育的《参幽》,好到极顶了。余曰:著书总须至还童体之后。师曰:那亦不必,只要懂得火候。又曰:《道德经》到了李道纯的《会元》,也好到极顶了。王一清、陆潜虚、李涵虚诸家,皆不能及。所以他们两人的注疏可谓妙极无双。

    《悟真篇》里“俗语常言合圣道”一首多少好。就是火候也。例如常言“心气和平”一语,学道修持,亦不过如此。所以说若能反而求之,“大地山河尽成宝”。 生死只隔一线,顺去则死,逆来则仙。厥理微奥,世人莫识。故石杏林云:“大道就在目前”也。《抱朴子》一书,讲火候处不知多少,皆好得吓人,惜乎你们不知看。

    出家一象也。身为神之舍,在后天色身上摸索,终非大道。故必离此身而放到虚空中去涵养。神离色身而定在外面,即是真出家也。

    入山亦一象也。山为艮卦之象。艮者止也。神定在外,身心寂然不动,即是入山。即黄帝入崆峒而得道也。古人办道,皆大隐市廛,及大事已毕,行向上性功,方可入深山。从未有家事未了,工夫未做三分之二,而遽行入山者。师又曰:工夫到六根大定,对景无心,如如不动,寂寂常宁,即真入山。心既入山矣,身居市廛可也。恍惚杳冥,虚无混沌,忘物忘形,定在外面,愈久愈妙,愈久愈神,即是采先天。工夫深进,做到后来,就可成道。古仙云:“辛勤一二年,快活千百劫”,乃确言也。《参同契》譬之“立竿见影,呼谷传响”。此道实神速至不可思议。

    玄牝一窍,最玄最妙,一切丹法,直至脱胎神化,均在此窍。所谓“得其一,万事毕”。我得此着,真是祖上积德,谈何容易。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转载]修真太极混元指玄图

$
0
0

修真太极混元指玄图

真太极混元指玄图
  经名:修真太极混元指玄图。一卷。

不署撰人,疑出於宋代。底本出处:

《正统道藏》洞真部灵图类。
  秘传胎息诀有五门
  自然胎息诀第一,行之令人弃壳升仙。
  真胎息诀第二,行之令人长生不死,去住分明。
  大胎息诀第三,行之安乐延年,返老还童,而骨健身轻。
  混元胎息诀第四,行之令人反老,换肌如玉。
  胎息诀第五。行之止得去除疾病,充悦肌肤。
  右件胎息诀,明有时候,各有五行,无为中有为。

不说存想导引,不说避忌触犯,行之旬日见验,玄机奥旨,难尽难陈矣!
  真龙虎交媾内丹诀图
  心液之上暗藏正阳之气曰阳龙 肾气之中暗负真一之水曰阴虎
  秘传内丹诀有七门
  紫金丹诀第一,采龙虎内丹,六百日火候并足,以水火既济了足,是曰紫金丹。

紫金丹就,当可上升。
  金丹诀第二,采龙虎结内丹,次以金液还丹修炼,而成金丹火候,是六百日全备,当可不死。
  龙虎内丹诀第三,修炼而成火候,止是三百日,子足当可长生。
  青金丹诀第四,采肝真气修炼而成。
  红金丹诀第五,采心真气修炼而成。
  西华丹诀第六,采肺真气修炼而成。
  太玄丹诀第七。采肾真气修炼而成。
  右件内丹诀,无为中有为,并不存想导引。

紫金丹就,弃壳升仙。金丹就,陆地神恤。

龙虎丹就,长生不死。余有一丹,自可返老。

采之一日而成,不说三年九载。

凡人有丹,如龙有珠,升腾自如,丹之功也。
  周天火候诀图
  秘传火候有五门,五门计六百篇
  周天时火,火候第一。以一时夺一年火功。
  周天日火,火候第二。以一日夺一年火功。
  周天月火,火候第三。以一月夺一年火功。
  周天气火,火候第四。以一气夺一年火功。
  周天火候第五。以一年本数行一年功。
  右件火候,炼形则骨健身轻,炼精则还童返老,

炼气则合就阳神,炼神则还真入道。

火候数多,玄妙难穷,火候法多,行持不测。
  肘后飞金晶诀图、
  秘传肘后卫有三门
  肘后飞金晶诀第一,以肺真气而日金晶,

三关一撞;直入泥丸。髓满令人骨健,自有反老之功。

兼以龙虎,既结内丹,须要肾气暗负肺之真气,

抽之於顶中,配合神水下降。
  肘后术诀第二,此是以肾气暗负肺之真气,

止过三关,上补泥丸,令人髭鬓复黑,皱脸重舒。
  还精补脑诀第三,方内卫,而对境未能无穴,

当且调炼,不令走失,还精补脑,长生不死。
  右件肘后术,是使肾气不传五脏,背过尾闻穴下关,

次过夹脊中关,次入玉京上关,以填髓海。如修真之士,

既采龙虎,而一日成丹真胎,不可不行此术,

以抽阴铅后起,是以早得纯阳。若人不悟真道,

不识龙虎交媾,止要返老,当行此卫,见效而止。
  还丹诀图
  自尾闲穴起,一撞三关,至泥丸,合和神水,下降复还丹田,曰大还丹。
  自肾传肝,自肝传心,自心传脾,自脾传肺,周而复始,再至丹田,曰小还丹。
  秘传还丹诀有六门
  九转还丹诀第一,以五脏真气,田真气,合和神水下丹田,而日九转。九转功就,立可弃壳升仙。
  七返还丹诀第二,以三阴三阳三返,昼夜一循环,三田都过,而日七返。七返功就,立可弃壳升仙。
  大还丹诀第三,以三田返复,循环一次,而日大还丹。大还丹就,不止长生在世,而亦升举尘骨,而日羽客矣。
  小还丹诀第四,以五脏循环一次,而日小还丹。小还丹就,不止安乐延年,而亦长生返老。
  金液还丹诀第五,以肺真气合顶中神水,而日金液,下还母田,自可骨相金色,而体出金光。
  玉液还丹诀第六。以肾真气合心中神水,而日玉液,下还丹田,自可换血为膏,而身如玉树。
  右件还丹诀,是出而复还本处,而日还丹。非漱津咽唾,如人无内丹,而还丹自可改易肌肤,变换容仪。如人有内丹,而还丹浇灌真气,早为纯阳。自顶中而下入黄庭。经日:金液还丹,自肾中而复黄庭,日玉液还丹矣!
  炼形秘诀图
  秘传炼形诀有四门
  太阳炼形诀第一,有内丹,以丹中纯阳之气运而炼形,百日自可升飞。
  太阴炼形诀第二,以顶中真神水,运而炼形百日血化为膏,千日肉化为气。
  金液炼形诀第三,以肺中真气合神水,欲还丹而未还之际,升而炼形体,出如玉树之貌,而目见金花。
  玉液炼形诀第四,以肾真气循环五脏,欲还未还之际,升而上,入四肢,变血为膏,肌如玉树,炼膏如玉,自耐寒暑。不止浇灌丹田,而解其王火,而又熏蒸五脏,助其所生气也。
  右件炼形有四,并无异。自古上真,不愿留形住世,皆愿弃壳而为真人然以炼形亦为有诀,盖无其人也。
  三田既济诀图
  秘传既济诀有二门
  既济诀第一,以肾气暗负肺之真气,皆飞下关,上补泥丸,髓海既实,用法致之,合和神水,下还丹田。复以丹中纯阳之气上升,一升一降,相见於重楼之侧,而日既济。既济一次,一粒金粟还丹。一粒金粟还丹,一道金光,出於皮毛之间,金光万道,自可弃壳升仙。
  小既济诀第二,以还丹中起火,而日小既济。小既济一次,自可炼形住世,永耐寒暑。
  右件既济诀,不是漱咽津唾,以意送之下田,存想心火,以意举之重楼当其神水下降,味甘神爽,自然降当其真火上升,体热气清,自然升起。玄机妙旨,难以纸笔。
  炼气成神朝元诀图
  炼气成神朝元诀秘传有六门
  炼气成神朝元诀第一,以丹中真气炼五脏之气,升而成神,上入天宫。
  三花朝元诀第二,丹中纯阳,一花上朝天宫;心中真阳,一花上朝天宫;肾中正阳,一花上朝天宫。
  炼肝气成神诀第三,以丹中纯阳之气炼肝,令人目视鬼神。
  炼心气成神诀第四,以丹中纯阳之气炼心,令人心通前事。
  炼肺气成神诀第五,以丹中纯阳之气炼肺,令人永耐寒暑。
  炼肾气成神诀第六。以丹中纯阳之气炼肾,令人返老还童。
  右件炼气诀,须是有丹而可炼气。气真神自现,神现道自得矣!若以心火存想,徒然而已,如画地为饼,岂可充饥,玄旨难陈。
  内观起火仙凡交换图
  秘传内观起火诀有七门
  内观起火除三尸,内观起火除七魄,内观起火降群魔,内观起火杀五鬼,内观起火下九虫,内观起火除疾病,内观起火炼形质。又日焚身。
  右件起火诀,须是有内丹而起丹中纯阳之气,而曰正真之火。若以心为君火,肾为臣火,膀胱为民火,是为三昧真火,虽曰真火,昧而不明,非此内丹者内观起火。内丹起火,鬼神不敢近,水火不能害。自己见之,炎炎万丈於火中矣!
  弃壳升仙入圣超凡图
  秘传弃壳诀有一十二门
  锺离道成,以七层宝塔出;吕公道成,以三级红楼出;海蟾子道成,以鹤冲天门出;轩辕道成,以火龙出;施真人道成,以花林出。余有看月驾出,地踊五色云,今者不书录者,以僧子坐化,道人尸解,不下前功,上要弃壳,定中悟出天门者,皆为鬼仙,不能纯阳之仙。其实鬼也,是为清灵之鬼,非为纯阳之仙也。
  修真太极混元指玄图竟

 

经典精华汇集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晚清武当道教中兴高道

$
0
0



       据《续修太和志》记载:武当山地区经明末清初的战火之灾,宫观殿宇,庵堂多遭焚毁。后经白元福、杨常炫、张静明在抚镇蔡公,抚军王公,镇安将军噶公的倡导捐资下,大部分得以修复。雍正、乾隆年间,净乐宫主持段云阳在督宪迈公及陕西芮城县李若信的捐资下,修复净乐宫圣父母殿,装塑圣像及侍从神像,置办各类供器,诸幡,用银千余两。

       乾隆末年及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被志书称为“有道行,精通雷法”的潘金墀真人,将在四川募化所得全部用于对朝天宫、太和宫、皇经堂、高楼、天合楼等建筑的修建。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因官军与红巾军在武当山作战,使紫霄宫、南岩宫、朝天宫、太和宫严重受创,紫霄宫几无道人。同治初,杨来旺到武当,拜全真龙门派何阳春为师,立志修复武当诸宫,经荐为紫霄宫道衲,由于他为陕西汉中抚台治病有验,抚台病愈后亲到武当山紫霄宫坐镇三年,调运钱粮,修复部分宫观。杨亲率门徒王复渺、苗复清、徐本善、程合星等经十余年辛苦募化,相继修复紫霄宫十方堂,东道院殿堂5间、道房22间,西道院殿堂5间、道房42间,修龙虎殿道房70余间,朝天宫17间,大帝观殿堂、道院47间,财神庙9间,龙泉观3间,老君堂13间,关帝庙5间,磨针井15间,回龙观41间,玉皇顶12间,无和观94间,迂真宫前宫56间。冲虚庵29间,周府庵134间,申府庵,晋府庵、襄府庵、沐府庵、紫府庵,万寿庵,玄都观,八仙观,三元宫,城南奎星楼,紫云亭。同治七年(1869年),道士阎成辉、朱信春募建祖师大殿3间,救苦殿3间,玉皇殿3间,练功房5间,三丰殿3间,灵宫殿一座,道房、廊庑24间。太和宫天云楼旧有36间殿宇楼房,光绪十三年(公元1881年),地震倒塌。光绪十五年,道士胡继云重修楼房16间;光绪二十二年,周信春又相继建修廊房5间;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王龙海再修建大门楼楼房6间,厢房3间,使太和宫天云楼旧貌渐复。光绪辛丑年(公元1901年),王治公于朝阳洞新建殿2间,三清楼3间,玉皇楼3间,吕祖堂3间,客堂3间,先后历经6年。

       据续修山志记:

       杨来旺,陕西白河县人,曾举孝廉。其与弟子修复武当宫、庵、观、桥梁和道路难以数计。使“武当诸宫一新”。杨来旺致力修复宫观的同时,还在紫霄宫、净乐宫诸宫积极发展武当全真龙门派力量,自收徒弟50余人,他们都为振兴武当道教大业作了很大的努力,使武当宫观殿宇、道房在清末仍有三千余间完好者,道人达千余名。据传,光绪己酉年(公元1909年)夏四月八日,杨来旺作偈云:“芒寒星斗剑,身入五云端。口口腔天河水,灵爽涉秦川。”偈毕,端坐而化。

       这期间,为复兴武当道教作有重要贡献的还有如下一些道士:

       黄清一(?--1900)均县人,清咸丰年初皈玄武当山之天合楼。识药性、苦修炼,昼则入山采药、和丸济世;夜则如定洞中,消遣世虑,此外遂别无他事。后移居天仙岩,忽隐忽现。至光绪庚子(1900年)中秋节,无疾而化。

       黄承元(1785—1876),武当天云楼道士,性慈祥,甘淡泊。日以采药济世为事,治愈病人甚多。据传,光绪丙子(1876)七月七日,有人见其负重物行驶如飞,顷刻羽化于宫中,年九十一。

       黄至纯-1910)字贞白,光绪戊戌(1898年)以孝廉皈玄太和山。三教经书藏典,靡不熟读。据传达室,宣统庚戌(1910年)某日,端坐塌前,一笑而逝。

       张复振(?--1891),监利人。素谙丹阙,睿悟文昌大洞火符玉笈诸经。昼游烟谷,夜眠石箧,或三日一食,或五日一食。据传,光绪辛卯(公元1891年)二月七日,忽更衣束冠,如徒众而戒之。嘱讫而逝。

       徐本善,号伟樵,河南杞县人,生于清咸丰元年。幼习儒业,聪明过人,及长入道,拜武当龙门十四代王复渺为师,后为龙门派第十五代传人。徐本善在跟随师爷杨来旺修复武当诸宫观,振兴武当道教事业中,深受教益,立志要振兴武当道教。后到河南南阳玄妙观受戒,名登榜首,五子登真录记为“天”字号。光绪二十年回山后为全山总道长,清整教务,制定道规,使全山道教重见生机,外出道人逐渐返回各宫观。据民国元年统计资料表明,其时武当全山有道众1014人;净乐宫57人,城隍庙43人、三元宫14人、朝阳洞9人、迎恩宫15人、紫阳庵11人、周府庵139人、冲虚庵7人、玄都宫5人、襄府庵11人、遇真宫39人、元和迁校府24人、玉虚宫58人、泰山庙6人、火星庙人、张爷庙4人、玉皇顶5人、回龙观8人、回心庵2人、磨针井12人、关帝庙2人、老君堂12人、八仙观3人、太子坡38人、龙泉观4人、玉虚岩2人、黑虎庙6人、威烈观4人、紫霄宫56人、南岩宫46人、太常观6人、五龙宫54人、行宫2人、榔梅祠2人、斗姆宫12人、朝天宫12人、一天门4人、二天门2人、三天门5人、太和宫22人、皇经堂28人、天池楼26人、天乙楼31人、天云楼41人、天合楼54人、黄龙洞10人、中观8人、下观13人、太无观4人、申府庵6人、晋府庵19人、会真庵13人、盘髻宫6人、自在庵15人、冲霄庵3人。

       徐本善在总道长任内,提倡以“戒”治教,以定性,行持信心,外树功德。为提高道人素质,除开紫霄宫为十方丛林,还在太和宫创办学堂两所。在襄阳道尹熊宾的支持和地方官绅的帮助下,经过多方筹资,徐本善为“放戒”修筑了要用的“戒台”和受“戒”的戒子所住丹房,并准备了戒子所用朝笏500块,刻印《四圣经》1000册和其它一应放戒所用物品。此外,自己还亲自组织雕刻了《高上玉皇本行集经》、《皇忏》、《三宫》、《北斗》、《真武本传经》、《武当功课》、武当《修真图》、《武当内经图》、刻印了《悟真篇》、《大成捷要》、《无根树》、《张三丰全集》等内丹书籍;主持编辑了《续修大岳太和山志》八卷。在为放戒做准备的同时,还积极修缮玉虚宫道院,先后修复了太子坡藏经楼、太和宫皇经堂、南岩宫大殿、紫霄宫东西道院、父母殿等宫观和朝天宫至金顶的神道。据望仙楼刻碑云:“夫谓武当者全球之福地,中华之胜境也。自前明创修以来,叠遭兵燹,以至于斯,其小路崎岖,万壑千嶂,倒塌不堪,来往行人、香客,大有关碍,善君子无不目视心伤,轮回三叹而流涕也。兹于岁次甲子,襄阳道尹熊公字晋阁,携眷朝山谒圣,寓紫霄,二日徐道总将路道倒塌危险情形,以善言募化,熊公解囊相助,又募化各机关善举,……徐道总经理督领修,任劳任怨,往来上下,毫无怠堕,吾等石工见道长往来辛苦。今工程告竣,共同商议,勒石永垂”。

       在徐本善的积极努力下,武当道教培训了一大批人才,如胡合贞、刘理山、王理学、梁合启、冷合斌、水合一、段合烟、李合林等。其中,胡合贞、刘理山、王理学曾为武当道教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胡合贞,人们不知其名,皆呼之胡善女,修道后皆称“胡子爷”。偶于小本手抄书得知,其礼徐本善为师,老河口人,家为富豪之族,幼读善书,曾捐资老河口善书堂刻印《太上感应篇》、《玄天上帝报恩经》行世。出家后隐于玉女峰仙姑洞,后建妙贤院。为人慈善,甘淡澹泊,以采药济世度人。光绪二十三年(1897)见遇真宫破败、以针灸药物治病而倡修之,后为其主持。民国初年又见玉虚宫倾废,随又修之。据民国十二年(1923年)众绅民同立碑文记载:“胡大真人重修宫殿三十余间,复设学校、学生80余人,又赎取香炎稞籽,留养主持,以血应用。到宫其年,百废俱兴”。后无疾而终,葬芝河灵宝山。武当山文献记历代高真羽流逸士事迹颇众,但有关坤道信女的记载不多,胡合贞于清末民国年间,振兴武当,为人们所歌颂,今不传其神,而记其实。

       刘理山,山东人,生卒年不详。曾任西北军冯玉祥部少将旅长。一九二九年蒋冯之战后,他毅然弃官入道。在武当山麓朝阳洞三清殿任主持,勤俭募化,修复殿宇石房,设茶水施于过往行人。通医术、为人治病,经常走乡穿户,为人治病不收分文。一九四四年游小南海,不返。

       王理学,号白衣道人,河南省人,生于一八九三年,幼读儒书,好老庄、精通医理、擅周易,无意仁途,弃家学道于武当山朝阳洞三清殿。同刘理山为师兄弟,曾共同主持了朝阳油的修建。闲时赋诗填词,撰有《武当风景记》三卷,现存一卷。一九五七年中国道教协会成立时,王理学为发起人之一。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四川刘门道两代宗师——刘沅、刘咸炘

$
0
0




        亦儒亦道的劉止唐

       劉止唐與四川劉門道(劉門道即槐軒學派,為亦儒亦道之學派兼宗教性質)

       清代四川學者劉沅,是歷史上少有的被人奉為教主的學問大家,其著作《槐軒全書》,以儒學元典精神為根本,融道入儒,會通禪佛,體大精深,鴻篇巨制;又創立槐軒學派,名震一時。 
  
  劉沅,四川雙流人,字止唐,一字訥如,號清陽居士。出生於清乾隆三十三年(西元1768年),卒于咸豐五年(1855年),享年八十八歲。劉沅祖籍湖北麻城,其遠祖在明末入蜀避亂,先定居眉州,後又避匿峨眉山,輾轉流離。到了清代初年劉沅高祖劉坤一代,劉家始定居四川雙流。 

  劉沅之父劉汝欽好讀書,精于易學,有著作《筆記》傳世。他曾在清代名將岳鐘琪部專辦糧草,隨軍隊四處征戰。退役歸家之後,注重對子劉濖、劉沅的教育,送他們進私塾、入縣學,望子成龍。 

  劉沅生而穎悟,沉潛嗜學,隨父兄讀書,七歲成誦。他愛書如命,民間傳說,道光年間,劉沅家裏收藏幾萬本書。有一次,強盜犯境,闔城居民出逃,唯有劉沅端坐書房,不為所動。強盜來了問:“全城的人都跑光了,你為何不跑?”劉沅回答:“書是我的命,書沒有了,要這命有何用處?”強盜聽畢,肅然而退。這個傳說雖未必真實,但是他卻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劉沅愛書的個性。 

  年輕時候的劉沅,理想同當時大多數人一樣並沒有什麼不同,一心所想,也無非是科舉仕途一路。劉沅的這條道路,初期頗為順暢。清乾隆五十年(西元1785年),他以冠軍入為雙流縣庠生, 又於乾隆五十三年(西元1788年)被選拔為貢生。但是次年父亡家貧,劉沅無心仕進,便在家鄉雙流縣開門課徒,以收入支補家用。其間,劉沅繼續參加科舉,於乾隆五十四年(西元1789年)選拔明經,乾隆五十七年(西元1792年)由拔貢中試舉人。他雖屢次鄉試中榜,但皆念高堂老母,形孤體弱,不願離去。 

  同時,劉沅順暢的科舉之路也到此為止。清乾隆五十八年(西元1793年)、乾隆六十年(西元1795年)、嘉慶元年(西元1796年)三次參加會試,但是三次皆名落孫山。這令從小接受父親教誨 、秉承儒家理想的劉沅備感失落,也漸漸堅定了留守成都侍奉母親的決心。 

  嘉慶元年,劉沅之兄劉芳皋中進士,出任翰林院庶起士散館,劉沅隨之北上,一則為兄作伴,二則遊山玩水,以消解名落孫山之苦。弟兄二人途經湖北當陽縣紫柏山時,劉沅遇到了他一生當中的第一個奇人——靜一道人。靜一道人的詳細情況,史無明文,根據劉沅的記述來看,他或許是位隱居于紫柏山的道人。靜一道人向他講解養身之道和儒家某些觀點,臨別還贈以一部《道德經》。劉沅“訝其與吾儒同”,發現道家修養理論與儒家道德似有相通之處。不管道家養生與儒家是否真的相通,至少初步接觸道家養生的劉沅是這麼理解的。這次巧遇,對即將而立之年的劉沅無疑起到潛移默化作用。這也是劉沅第一次有意識地把儒家理論和道家養生學聯繫起來,初步窺探到了這兩者之間千絲萬縷的學術聯繫。這次奇遇,可以說為劉沅一生的學術奠定了重要的基調。劉沅日後留心道學,自成一說,在學術上開闢了一條“貫通儒道”的道路。 

  嘉慶十八年(1813年),劉沅從雙流縣柑梓鄉三聖村(舊名雲棲裏)祖宅移居成都南門淳化街(又名三巷子,1959年修建錦江賓館時拆除殆盡),自建房屋,新立門戶。因新宅院中有株百年老槐樹,濃蔭掩映,雍穆恬靜,劉沅遂名宅曰“槐軒”。此後四十二年,他一直在此講學治學。他有教無類,教學報酬不計多寡,家貧學子,無錢一樣可以就學。教學內容,除了傳統經史書籍之外,還教學生練“坐功”,即靜心養性之功,晨夕宴坐,平心存性,以強健身體。劉沅在成都淳化街設館講學四十年,門生弟子遍佈西南各省,世稱“槐軒學派”(簡稱“劉門”)。劉沅也被譽為“塾師之雄”,當時學子均以“槐軒門人”自豪。劉沅在世之時,其學術已經遠播他省,被人尊稱為“川西夫子”。劉沅的學術在近現代四川國學界有深遠的影響,近代陳寅格、梁漱溟、蒙文通等國學大師皆服膺其學。 

  道光五年(1825年),清廷授劉沅文職正二品資政大夫(散階)。道光六年(1826年),禮部下文,時年六十余歲的劉沅又被選授湖北天門縣知縣。但劉沅淡泊功名利祿,早絕仕進之念,託辭居家為亡母守孝,乞假還鄉,不久即獲准改授國子監典簿放歸。清國史館《劉沅本傳》說他“安貧樂道,不願外任,改國子監典簿,尋乞假歸,遂隱居敎授”,一直到咸豐五年(1855年)去世。 

  劉沅傳經講學,數十年筆耕不輟,著作等身。光緒年間,劉沅之子劉梖文及門人劉芬等人集資創辦守經堂,選集劉沅著作二十二種刻印成《槐軒全書》發行於世。槐軒,乃劉沅居所之稱,因為他在成都和雙流的居所,都有古槐。《槐軒全書》內容之 宏富、方法之獨特、論述之精深,為當世所罕見,堪稱鴻篇巨制,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是傳統文化中罕見的會通儒釋道三家精要並具完整學術體系的珍貴文獻。而劉沅可謂歷代學者中以至善、純一和天人合一等哲學範疇來闡揚儒釋道三家本原,尤其是儒家元典精神的“大儒”。他的學說,對於今人來說,是極富學術價值和文化思想價值的。 

      《槐軒全書》書目:
      《易經恒解》 、《詩經恒解》 、《書經恒解》、 《禮記恒解》、 《春秋恒解》、 《論語恒解》 、《孟子恒解》、 《大學恒解》 、《中庸恒解》、 《大學質言》、 《拾餘四種》 、《正訛》 、《法言會篆》 、《槐軒約言》 、《赤鳳髓丹旨》 、《性命微言》 、《槐軒雜著》、 《雜著外篇》 、《保身立命要言》 、《子問》 、《又問》、 《塤篪集》、 《下學梯航》 、《法言外集》 、《參同秘解》、 《悟真玄要》。

  作為一個學問家和一個宗教家,劉沅的學術和宗教事業都後繼有人。劉沅教業的真正繼承者是第六子劉梖文,在劉梖文掌教的二十余年間,“劉門教”從初期創立的理論締造階段,發展到擴充教門、進行宗教實踐活動的階段。除了一些例行的齋蘸和法會外,還進行了一些大規模的慈善活動,在巴蜀民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劉沅學術上的繼承者是孫子劉咸炘。劉咸炘對其父劉梖文的教業不感興趣,他專攻學問,學術上融文史哲於一爐,雖在壯年去世,但是著作已經等身。著名學者梁漱溟、陳寅恪、蒙文通都對他推崇備至。蒙文通稱他為“一代之雄,數百年來一人而已”。 

  劉沅晚年喜致力於公益,集資籌辦慈善事業,修復祠廟。如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主持修葺成都武侯祠,重新審定樹立祠內文臣武將塑像。現在,武侯祠內47尊蜀漢歷史人物塑像中,有25尊是在劉沅的主持下重塑的,至今人們所見仍為劉沅調整後的風貌。還為成都武侯祠、杜甫草堂、望江樓幾處名勝古跡揮筆題詠,留下一首首錦繡詩文。劉沅還在祠內留下了33通碑碣,除兩廊每尊塑像前的小石碑計28通外,另有《漢昭烈廟從祀功臣記》碑、《巍然廟貌》詩碑等五通。今天成都武侯祠尚存劉沅撰書的《巍然》等碑石,杜甫草堂尚存劉沅撰書的一塊七律詩碑。書法圓潤遒勁,取法甚古,風采動人,此外,劉沅還重修了位於成都西郊的黃忠墓。而劉家人自劉沅開始,五代人關愛武侯祠,堪稱蜀中佳話。 

  清同治年間,經四川總督錫良奏准,清國史館為劉沅立傳,清末翰林院編修伍肇齡在劉家府宅門首題“清儒林劉止唐先生第”,黑底金字,莊嚴肅穆。 民國時期,簇橋地區“劉門”弟子在簇錦鎮修建儒林祠,供奉劉沅。1956年改為省物資局倉庫,今已不存。 
 
       劉止唐名字的由來

       清時,蜀之成都有修道者二,一姓劉,一姓唐。劉則學問淵博,才藝高超,諳三教經書,當時曾有徒眾千餘。其研究道學之後裔,迄今綿綿,故不述其名。唐之才學較遜,所習經書也不逮,但得遇真傳,居北陪(成都西北),潛隱默修,知者甚鮮,而知音者更稀。劉獨知之,常念其篤於道,緣何不從我游?一日,劉因事過北陪,順便訪唐。二人把晤,相與深談。劉乃引經據典,出口成章,議論縱橫,滔滔不絕。唐則舉其所修之心得,鏗鏗自述,語也粗陋,有不能盡達其意者。然而唐之所言,皆屬實驗功夫,而劉未嘗經歷,聞之莫名其妙焉,惟以其所言粗陋,衣衫襤僂,乃頗自負,而鄙視之,指唐為不合。唐固自知功已達六通程度,乃應之曰:“恐汝錯矣。”辯難良久,卒無定論。唐以劉偏執已見,終難言喻,遂反身取一針之刺其手,流白血數點。劉見之,即下跪,請罪曰:“濁眼不識聖真,言多冒瀆,伏祈海涵寬恕,並願拜門下,執弟子禮,隨侍左右。”唐扶之起,乃謂之曰:“修道要無事於身,無念於心,乃可。今如先生者,弟子既多,交游又廣,事繁心煩,何能達此?”劉曰:“願在最短期間,摒擋種種,以專於一。”遂與辭別。劉去後,果於最短時期,了畢各事,復赴北陪。蓋唐已他遷矣。唐之不納劉為弟子者,劉口訣未得真傳,功夫未得實驗,不應好為人師,廣收弟子,貽誤後學,且矜持好辯,傲岸自大,既無辨別之耳力,又乏識別之眼力,當時雖嘗低首折服,虛心禮下,願為弟子者,是特由於白血之故耳,實不足與言道也。夫凡渾身皆是白血之人,頭面無皺紋,無毛孔,鬚髮黝黑,兩目炯炯,鼻無呼吸,冬不畏寒,鼻不流涕,夏不畏熱,身不發汗,真陽特殊旺盛,處身內室,冬則闔室溫暖,夏則炎熱特甚,別人難在此室。此其特徵也。


       刘沅之孙刘咸炘

    “千古文章未尽才”,这是夏完淳哀悼妻舅的诗句,也是自己短暂一生的诗谶。其实悬之用来凭吊、感怀刘师培、吴芳吉、张荫麟以及古今一切天纵之才,又吝予寿的灵杰,都无不契合又无不令人唏嘘太息。刘咸炘(1896-1932)无疑也是一位堪当后世用此诗句来追怀的英年早逝之天才。
 
       大凡天才,多有一个良好的遗传基因和书香环境,刘咸炘与刘师培一样,其曾祖汝钦精《易》学,祖父刘沅究心六经四子,儒道并重,著作等身,开创槐轩学派。历观神童,多有一段让馆师拱手敬谢不敏、另请高明的佳话,咸炘幼年的颖慧也曾使堂兄咸荥深愧不如,只能让父亲躬自任教。经史通人蒙文通说他是“一代之雄”,或可理解为他们曾同办敬业书院;少所许可的张孟劬说他“自成一家”,也可原情他们都继承、精研实斋之学;但像史学大师陈寅恪,在刘身后抵成都,也四处访求其著作,称其“识见之高,实为罕见”:足见其在当时杰出学者心目中的地位。

       一位学人能够让并世学者敬仰、折腰的无疑是他的著作。咸炘自21岁撰《易》及《小戴记》笺记起,至辞世之前撰《颜李之学》绝笔,16年中著作达231种,1169篇,475卷。1926年至1937年间陆续刊印69种,但早已星散难觅。1996年成都古籍书店选印65种,冠以《推十书》总名。唯影印本模糊不清,阅读困难,故广西师大出版社近期将推出《刘咸炘先生著作选刊》整理本。就《推十书》所收65种151卷约计,已达270万言,与《刘申叔遗书》篇幅相垒。观其内容,举凡经史子集,内圣外王,人心道心,世风学术,宏观微观,无所不包。以传统四部观之:

       经部有《易易论》《周官王制论》《礼记温知录》《儒行本义》《中庸述义》《礼运隐义》《春秋平论》诸篇。虽无专书,却语多警策。

       史部有《太史公书知意》《汉书知意》《后汉书知意》《三国志知意》等九卷,或辨析史传,独下己意;或引录成说,间予按断。另有《史学述林》二十五篇,对于史题史目、合传分传,纪传编年之体例,记注实录之史源,条分缕析,各归于当。

       子部成篇虽仅《诵老私记》《庄子释滞》《荀子正名篇诂释补正》《吕氏春秋发微》数篇,然皆极精微。而《子疏定本》高屋建瓴,阐述研治诸子应分为考校、专究、通论三步。指出明以前人疏于前二步,故流于粗疏;清以还只作考校,故失于局狭;清末民初始作专究,却误于尚异。料简旧说之后,独出机杼,将先秦两汉数十家学说之源流传承作了精辟的评述。

      集部除自己诗文集外,尚有《骈文省钞》《风骨集评》《风骨续集评》,其《文学述林》四卷二十二篇,可以补正、开拓文学史各领域的研究。即《谜考》一篇,考索物谜、字谜各类谜语的起源,足以启示后世应该将它纳入文学史的研究范围。

      至于《右书》中的《汉后唐前学系考》《魏晋名士论》《唐士风论》《南宋学风考》《宋太学事辑》《宋元明实学论》《明末三风略考》诸篇,完全是当今撰述学术史之重要节目,而他在八十年前就已经有了系统的规划撰述。

      《推十书》包罗万象,其中的学术火花触目闪烁,许多真知灼见与同时代和后世学者或不谋而合,先后辉映;或蜀山鸿宝,为人所遗。这里拈出几则,以备撰写学术史者取资。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崔适《史记探源》出,将刘歆伪造经文说推向极致。1929年钱穆著《刘向歆父子年谱》,一连举28条证据斥责其说之不可通,这是最具影响的著作。而1927年咸炘撰《经今文学论》,表明自己绝不偏今袒古,从史实分析推论,就今文学家对待古书、孔子、孔经、刘歆以及治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严厉的驳斥,其中所举公孙禄、范升等谏立《左传》而不言其伪一事,与钱穆同,而谓“《左传》制度之不同《周官》也,歆既改《周礼》,何不并改《左传》”一条,则在28条之外。其他诸论,亦可互补。

       四十年代初朱东润在四川乐山斗室中将传叙这一文学形式从定义、产生、发展一直到风格、流别等都作了详细的梳理,著成《八代传叙文学述论》。或许因为战争烽烟的隔断,他似乎没有参考就在乐山北面不远的双流学者刘咸炘于十多年前写过的《传状论》。至今阅读两位先贤的论著,可以体味到朱书的文学色彩浓,刘文的史学眼光锐。

       五十年代刘伯骥在美国作《六艺通论》,图列孔子到班固各家的六艺顺序,不知咸炘早已作《六艺旧说表》,不仅图列其说,更敏锐地指出其有二脉:“西汉以上,止言其本体,小异而大同;西汉以降,乃有配合象数之说,小同而大异。”是为刘伯骥所未曾措意。

       章实斋于《易教》篇提出“六经皆史”之说,早已尽人皆知。钱钟书《谈艺录》和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二书都用专章溯源发微,余英时还特地标举现代学者多篇相关论文,但均未征引刘咸炘的论述。咸炘既自称“吾宗章实斋六经皆史之说”(《经今文学论》),对此自有深刻的研究和见解。其《先河录》叙言中已经对“六经皆史”之源流有详尽的揭示与清理。钱、余二先生皆博学多闻,这只能证明《推十书》流传不广。日本山口久和著《章学诚的知识论》,用四五万字篇幅专论此一问题,也参考了刘氏《文史通义识语》的观点,但在具体探讨“六经皆史”说本意时,仍然漏略刘咸炘对章氏本意的表揭。

       咸炘之整个学术体系,系以深厚的国学为其基础,上继浙东史学,以章学诚“六经皆史”思想为其治学方法,复又融入了西来的哲学和史学因子。故其思想如天马行空,风卷残云,发而为文章,则恣肆汪洋,莫测崖涘。浏览《推十书》,视觉的享受是山阴道上,目不暇接;听觉的感受却如空中人语,难以应对;理性的感应则更觉根基浅薄,凑泊不上:因而所得有限。像这样宏深的大著作,应该由传统的经史子集或现代的文史哲乃至社会学、民俗学等学科的学者分工合作地进行研究,各得其一鳞一爪一角一鬛,综而观之,方能得见神龙之首尾。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清代及民国之道教纪实

$
0
0




    《清代道教史实》

      公元1644~1912年

  1644年 順治元年 白蓮、大成、無為、混元諸教被視為邪教而加以禁止。伍守陽歸真,著有《天仙正理》、《仙佛合宗》等,刊行於世。明末,全真龍門派道士孔常桂(號亦微)歸真。生前長期居江西南昌西山修道,傳有弟子多人,後形成龍門一支派。明末,全真龍門道士馬真一先後居華山王笏洞、遼寧北鎮廟、山海關等地修道傳徒,清初猶在。

  1645年 順治二年 免除僧道給牒時的納銀。

  1648年 順治五年 《護國靈感隆恩真君寶卷》成書。

  1649年 順治六年 寺觀的住持、有度牒者給予限制。世祖授張應京為“正一嗣教大真人”。薛大訓撰《列仙通紀》成書。

      1651年 順治八年 給度牒免納銀。世祖封第五十二代天師張應京“大真人”號,論其“身立楷模,禁約該管員役,俾之一守法紀,勿致生事。”張應京由京返山途中,卒於揚州 花觀。第五十三代天師張洪任承襲爵位。

      1652年 順治九年 《古佛天真考證龍華寶經》成書。制定尼姑、女道士的衣冠。在京都地安門外建廟供奉關聖帝君,敕封忠義神武關聖大帝。歲以五月十三日致祭。

  1654年 順治十一年 東安王朱議明勾結道士張應和等人謀反被誅。禁止創建寺廟。全真龍門第七代宗師沈常敬(號太和),晚居茅山修,於此年歸真。再傳弟子閻曉峰後,改皈茅山派。

  1656年 順治十三年 世祖御撰《御注道德經》二卷。詔封王常月為國師,三賜紫衣,三次開壇說戒,收弟子一千餘人,是全真教公開傳戒的第一人。王常月撰《初真戒律》。

  1658年 順治十五年 直 的僧尼道士的漢字度牒改為滿文度牒允許販賣度牒。

  1660年 順治十七年 免除度牒納銀。備造清冊給度。世祖主編《御定道德經注》二卷。淨明派道士張逍遙修道南昌西山是年羽化,其弟子傳衍不絕直至清末民初。

  1663年 康熙二年 《福國鎮宅靈應灶王寶卷》著作成書。王常月述,邵守善、詹守椿記《碧苑談經》(亦名《龍門心法》)。

  1665年 康熙四年 規定各寺廟的僧道人數。

  1667年 康熙六年 李國昌著《慶功過格新編》成書。《東岩天齊仁聖大帝寶卷》成書。建天成觀(今遼寧朝陽市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縣城)。又建無量觀,又稱無梁觀(今遼寧馬鞍山千山東北部)。第五十三代天師張洪任羽化,誥贈光祿大夫。時天下共有道士二萬一千七百八十三名。

  1668年 康熙七年 蒙孚佑上帝,垂示人間,其時受法弟子有潘易庵、屠宇庵、莊惺庵、莊誠庵、周夢鶴、劉度庵、許深庵七人。在成都青羊宮建三清殿。第五十四代天師張繼宗嗣任掌教。

  1670年 康熙九年 禁止婦女燒香。

  1671年 康熙十年 胡振安著《匯編功過格》成書。

  1673年 康熙十二年 嚴禁無為、白蓮焚香、混元、龍元、弘陽、圓通、大乘等諸教活動。

  1674年 康熙十三年 設僧 司、道 司的各宮補二員。京城里禁止寺廟庵院中男女混雜、聚會。允許演戲高台、酬神賽會活動。僧道官由僧道 司管理親查。

  1676年 康熙十五年 施道淵於都城舉行建醮。道士張清液(一六七六年至一七六三年)撰《陰符發秘》。帝賜正乙真人銅印,方二寸四分,厚五分,滿、漢文垂露篆。

  1677年 康熙十六年 禁止京城內各寺廟庵院聚眾說教。道士張爾歧(一六一十至一六七七)羽化,著有《老子說略》。神霄派道士以蘇州玄妙觀,穹隆山為傳教中心。

  1680年 康熙十九年 真人王昆陽羽化,追贈“抱一高士”號。(見《白雲仙表.昆陽王真人傳》)王常月真人,即第七代傳戒律師。著有《碧苑壇經》、《初真戒說》等。

  1682年 康熙二十一年 楚人朱方旦以修道為名,招徒刻書,被誅。
  
1684年 康熙二十三年 《太上老子清淨科儀》成書。

  1689年 康熙二十八年 《文昌帝君丹桂籍》完居。

  1690年 康熙二十九年 第八代傳戒律師譚守誠,道號心月,將道派傳人楚人詹太林,詹號“維陽子”是謂第九代傳戒律師。

  1691年 康熙三十年 羅文藻死(一六一六年至一六九一年),第一個中國籍天主教主教。

  1692年 康熙三十一年 正一嗣教真人的班序降臨官封三品。王夫之(一六一九年至一六九二年)羽化,著《莊子通》、《孝子衍》,《莊子解》等。

  1694年 康熙三十三年 聖祖請第五十四代天師張繼宗赴五岩進香。道出開封,長吏以苦旱疫勞請禱,不旬日雨澤而日疫已,河水沖決歸界,日嚙岩數十丈,吏民惶懼走請,天師投以闕符鎮之,岸以獲固。過姑蘇取赤猴,鐵鎖二怪。

  1695年 康熙三十四年 在今四川成都青羊宮東北部建二仙庵。

  1696年 康熙三十五年 《大楚先天姆圓明寶卷》完成。御賜五十四代天師乾坤玉劍。

  1697年 康熙三十六年 聖祖復親。

  1699年 康熙三十八年 《太上感應篇注解》譯成日文,贈日本國。

  1700年 康熙三十九年 雲間善人著《匯篡功過格並注釋》成書。

  1701年 康熙四十年 聖祖幸塞外視巡道廟古跡。

  1703年 康熙四十二年 齊智著《天方性理》,集中國伊斯教之大成。授天師光祿大夫。

  1706年 康熙四十五年 聖祖重修白雲觀。典禮起問題。

  1707年 康熙四十六年 石天基著《傳家寶》成書。賜張天師宅第於京師。

  1709年 康熙四十八年 第九代律師傳法給穆清風,是謂第十代傳戒律師。

  1710年 康熙四十九年 《不費錢功德例》成書。呂守 羽化,為龍門道士兼清微派。

  1713年 康熙五十二年 聖祖重修龍虎山殿宇。

  1714年 康熙五十三年 袁陽舉在四川梓潼宮受穆清風傳戒。建明道觀(今山東嶗山白雲洞),相傳原為唐天寶二年(七四三年孫縣授藥山房遺址)。道士鄧禮慧創建東道院(陝西華山青柯坪)。

  1715年 康熙五十四年 第五十四代天師張繼宗羽化。

  1716年 康熙五十五年 李士達著《功過格輯要》成書。第五十五代天師張錫麟承襲爵位。奉詔見暢春園賜筵宴。

  1717年 康熙五十六年 河南白蓮教徒李雲臣等被檢舉圖謀不軌。第十代傳戒律師穆清風傳法給朱一和,是謂第十一代傳戒律師。

  1718年 康熙五十七年 嚴治白蓮教徒。李光地(一六四二年至一七一八年)羽化,著《參同契章句》。

1719年 康熙五十八年 建呂祖堂(在今天津紅橋區如意庵大街何家胡同十八號)。

  1720年 康熙五十九年 封新呼華爾罕為遠賴喇嘛(六世)。康熙時人朱元育撰《悟真篇闡幽》。

  1722年 康熙六十一年 徐大椿(一六九三年至一七二二年)死,著《徐尋胎醫書三十二種》、《道德經注》二卷。龍門派第十代張清夜由武當入蜀,居成都惜字宮。

  1724年 雍正二年 《感應篇》、《陰險錄》、《覺世經》三聖經廣泛流傳在民間。

  1725年 雍正三年 世宗在吉林市北山建玉皇閣。

  1727年 雍正五年 第五十五代天師張錫麟入朝。羅真人至白雲觀,月餘坐化,世宗皇帝敕封“恬淡守一真人”,並建塔以祭之,即今白雲觀東山塔院。第五十六代天師張遇隆嗣教。

  1729年 雍正七年 江西大乘教、羅教被檢舉。

  1730年 雍正八年 賜資修大上清宮,並賜銀幣還山。第十二代律師袁陽舉傳法給王來還(一作懷),是謂第十三代傳戒律師。

  1731年 雍正九年 龍虎山道士婁近垣治愈雍正帝疾,賜以四品,封龍虎山提點,司軟安殿住持。詔封“妙正真人”。琉球刊《太上感應篇大意》。

  1732年 雍正十年 黃德輝(一六八四年至一七五零年)著《皇極金丹九蓮正信歸真還鄉寶卷》。定提點以次員缺。婁近垣開創正一道支派正乙派。

  1733年 雍正十一年 蔣遠庭《道藏輯要》成書,四百九十三卷。世宗御撰“大慈圓通禪仙紫陽真人”張平叔語錄。

  1734年 雍正十二年 《太微仙君純陽呂祖師功過格》成書。

  1735年 雍正十三年 制定道佛的釐清。

  1736年 乾隆元年 禮部制定僧道的給牒、還俗、婦女出家的法則。限制出家年齡。

  1737年 乾隆二年 允許民間修築舊有寺廟。第十四代傳戒律師白復禮,字慧直,號照圓子,陝西綏德人,又號為“通上真人”。於是年開演有日法戒,得龍門程本煥,遂傳戒法。是謂第十五代傳戒律師。

  1739年 乾隆四年 張保太的西來教被檢舉圖謀造反。在今四川成都市南古佛洞鎮建金華庵。始刊《九皇新經》。

  1740年 乾隆五年 僧道的給牒嚴加考核。

  1742年 乾隆七年 於京城建雲壇,第五十六代天師張遇隆入朝,承襲爵位。設東部,簡典東大臣領之。詔令太常東員習道教,不顧改業者削籍。禁止僧道建壇誦經,制定齊戒祭祀之法。台灣台北市大 ?峒建立保安宮,供奉保生大帝。

  1744年 乾隆九年 廢河南的三教堂,分置三聖的神像。

  1746年 乾隆十一年 禁壓張保太的無為教。

  1747年 乾隆十二年 正一嗣教真人降為正五品,停止朝觀、筵宴。


  1748年 乾隆十三年 《立命功過格》成書。羅教老官齊在福建起事。

  1752年 乾隆十七年 改正一真人為正五品,不許授例請封。

  1753年 乾隆十八年 北京建立萬松老人塔,浙江弘陽龍華會相當盛行。

  1754年 乾隆十九年 停止僧道的給牒。張清夜撰《明符法秘》、《玄門戒白》等。

  1756年 乾隆二十一年 高宗敕命重修白雲觀。

  1758年 乾隆二十三年 道士惠棟羽化(一六九七年至一七五八年),著《太上感應篇箋》。

  1759年 乾隆二十四年 建白衣觀(今湖南通道侗族自治縣鄱陽鄉)。

  1766年 乾隆三十一年 第五十七代天師張存義承襲爵位。高宗授張存義穆正三品。後以為定制,以法官(道官)品秩較崇,又恢復正一真為為正三品。

  1768年 乾隆三十三年 江蘇的羅教、大乘教被檢舉不軌。

  1769年 乾隆三十四年 紅陽教活動盛行。

  1770年 乾隆三十五年 禁止宗室王公蓄留僧道。吳鼎(一七一零年至一七七零年)撰《老子篇》。

  1771年 乾隆三十六年 小金川反。第五十六代天師張遇隆羽化,詔贈通議大夫。

  1773年 乾隆三十八年 開四庫全書館,將道藏經典編入子類道家類,收編不多。

  1774年 乾隆三十九年 山東白蓮教徒王倫聚眾起義。真人府監紀司張克誠留京,置協理提點二人。

  1775年 乾隆四十年 混元教、青陽教被檢舉圖謀不軌。

  1776年 乾隆四十一年 平定金川之亂,鎮壓苗民起義。道士婁近垣羽化,著有《南華經注》、《黃錄科儀》等。

  1777年 乾隆四十二年 授張克誠為提點,兼京幾道 司、省協理。第十六代傳戒律師張合皓偕赤腳李、郝腳董二真人來京師住白雲觀。次年移住永寧觀。 

  1779年乾隆四十四年 第五十八代天師張起隆承襲爵位嗣教。

  1781年 乾隆四十六年 回族馬明心等人起義。

  1782年 乾隆四十七年 第五十八代天師張起隆奉詔入朝。
  
  1788年 乾隆五十三年 會稽元真子董德寧靜遠選《書刊號真篇正義》。

  1789年 乾隆五十四年 《太微仙君功過格》完成。劉山英著《信心應驗錄》。

  1790年 乾隆五十五年 滿文《太極經》完成。柳華陽撰《華陽金仙證論》。

  1791年 乾隆五十六年 張合皓接任白雲觀住持。

  1792年 乾隆五十七年 《功過格分類匯編》成書。乾隆時道士王士瑞撰《義真集注》。

  1796年 嘉慶元年 湖北的白蓮教徒聶杰人、劉盛鳴、劉之協等聚眾起義。盧文紹(一七一七年至一七九六年)撰《列子張湛注拾輔》。新加坡建成順天宮。

  1797年 嘉慶二年 華阮(一七三零年至一七九七年)撰《道德經考導》。

  1798年 嘉慶三年 鎮壓貴州苗族起義。第五十八代天師張起隆羽化於蘇州途中。

  1799年 嘉慶四年 蘇州道士曹希聖刊印《均天妙東》、《古韻成規》、《霓裳雅韻》。

  1800年 嘉慶五年 白蓮教徒劉雲協被捕殺。第五十九代天師張鈺承襲爵位。

  1801年 嘉慶六年 內庫銀分贈災民和僧道。

  1802年 嘉慶七年 廣東的天地會聚眾起義失敗。

  1804年 嘉慶九年 重刊《九皇新經》。日本人湯安道手抄《丹房鑒源》。

  1805年 嘉慶十年 仁宗加封品洞賓為“變元贊運孚佑帝君”。紀昀(一七二四年至一八零五年)著《四庫金書總目.子部.道家類》。

  1808年 嘉慶十三年 第十六代傳戒律師張合皓將法戒傳與龍門張教智而羽化飛升。

  1809年 嘉慶十四年 王得祿剿襲海盜蔡牽。新加坡建天福宮,供奉天後媽祖。

  1813年 嘉慶十八年 河南天理教徒林清、李文成等人在紫禁城內起事。山東的天理教徒朱成寶被檢舉。直  州石佛口王氏一族的清茶門教被檢舉。王氏自為其子王森稱聞香教主,後改稱大乘教清茶門,流傳二百餘年。

  1815年 嘉慶二十年 直 保定的紅陽教被檢舉。姚鼎(一七三二年至一八一五年)著《老子章義》。

  1817年 嘉慶二十二年 禁民間信仰邪教。淨明道士傳金銓入蜀傳道授徒,從道者眾。

  1819年 嘉慶二十四年 禁止正一嗣教真人的朝觀、筵宴。

  1820年 嘉慶二十五年 蔣元庭的《道藏輯要》刊行共計二百十九冊。

  1821年 道光元年 《韓湘寶卷》成書。俞越(一八二一年至一九零七年)著《太上感應篇續議》、《老子評議》、《莊子評議》、《列子評議》等。劉一明(一七三四年至一八二一年)羽化,其自號“棲雲山樸素道人”,著有《悟真直指》、《參同直指》、《修真辯難》,《金丹四百字解》等書,後輯成《道書十二種》。

  1822年 道光二年 漢譯《聖書》在印度刊行。

  1823年 道光三年 定失察鴉片煙條列,包括種植罌粟、禁開煙館等項。

  1824年 道光四年 命毀蘇州五通洞。朝鮮天道教創刊教人崔濟愚生。

  1825年 道光五年 查禁量船水手設教,時各幫量船設有三教,即潘安、新安、老安,祭祀“羅祖”神,各教主教稱“老官”,三教教徒共四五萬人。

  1826年 道光六年 道士李明衛募建純陽觀(今廣東廣州珠江南岸鳳凰村)。

  1829年 道光九年 第六十代天師張培源承襲爵位。

  1832年 道光十二年 白陽教、白蓮教、八卦教、紅陽教首領遇赦不赦免,從者亦不減刑。

  1833年 道光十三年 《萬壽仙書》完成。王罔運(一八三三年
至一九一六年)著《莊子王氏注》。江西陳吉慶刊《九皇新經》於渝城。

  1834年 道光十四年 黃有梗著《破邪詳解》成書。

  1835年 道光十五年 大足石門山宋姓立《妝塑玉皇碑記》於石門山玉皇大帝會。李圓裙道士於七月十五日順正羽化,葬於白雲觀之三仙墳,享年一百零二歲。

  1836年 道光十六年 湖南武罔瑤族生員藍正樽設龍華會,發動起事,失敗。閔小良(一七五八年至一八三六年)著《石書隱樓藏書》、《道藏續編》第一集三十二卷。
  
 1840年 道光二十年 中英鴉片戰爭起。吳妝倫(一八四年零至一九零三年)著《老子點勸》、《莊子點勸》。張老律師,字教知,號慧生子,祖籍通州。繼張合皓主持白雲觀,前後開壇十次,度弟子一千一百餘人,於是年順正而化,葬白雲觀之南塔院。

  1842年 道光二十二年 王先謙(一八四二年至一九一七年)著《莊子集解》。

  1843年 道光二十三年 洪秀全創拜上帝會。嚴可均(一七六二年至一八四三年)著《老子考異》一卷。

  1845年 道光二十五年 《白雲觀重修道藏記》、《道茂目錄詳注》四卷刊行。重修《道藏》。青蓮教活動盛行。

  1850年 道光三十年 陳眾喜著《眾喜祖言寶卷》成書。太平天國起義。道人傳金銓著《道海律梁》。

  1852年 咸豐二年 文宗封共垣為“孚佑真人”。帝追贈關聖帝君“護國”二字。

  1855年 咸豐五年 雲南回民起義。馬其永(一八五五年至一九三零年)著《老子故》、《莊子故》。帝追贈關聖帝君歷代祖號為“公”。

  1856年 咸豐六年 天地會、三合會、紅會、江湖會相繼起事。

  1857年 咸豐七年 魏源(一七九四年至一八五七年)撰《老子本義》。

  1858年 咸豐八年 《風功圓說》成書。黃號教起事。易順鼎(一八五八年至一九二零年)著《讀老禮記》。

  1860年 咸豐十年 嚴查吃齋念佛者,並禁其教。陶鴻慶(一八六零年至一九一八年)著《讀老子禮記》、《讀莊子禮記》。咸豐間道士李涵虛著《三豐全集》。廖帝聘創立真空教。

  1862年 同治元年 陝西、甘肅、新疆等地回族起義。捻軍起義。第六十一代天師張仁政承襲爵位。

  1865年 同治四年 滿清政府嚴令盛京、吉林鎮壓“馬賊”(土匪)。第十八代傳戒律師呂永震字乾初,號雷鳴子,原藉山東青州府人。回白雲觀傳戒,將龍門大法傳與南陽玄妙觀監院張圓(一作宗)睿,是謂第十九代傳戒律師。圓睿字耕雲,號雲樵子,原藉山東州府福山人。

  1867年 同治六年 嚴禁哥老會活動。牛莊出現外國教堂,基督始傳入東北。請南陽玄妙觀監院張圓睿再度來京白雲觀開壇傳戒,期滿南歸。

  1868年 同治七年 中國教會新報創刊於上海。

  1870年 同治九年 張圓睿再次來京傳戒,慈禧太後恩賜紫袍玉冠,捐資設壇大開戒場,繼而傳法戒與雲夢山高仁峒。加封關聖“翊贊”二字。

1871年 同治十年 劉雲素法師為白雲觀護壇化主,募捐五千金為傳戒費,受戒者三百餘人。

  1872年 同治十一年 傳增湘(一八七二年至一九四九年)著《道藏本五子》。俞越著《大上感應篇贊義》。

  1873年 同治十二年 北京白雲觀十六代方丈鄭瑞陽去世,曾與孟於才協力,得王遷弼助資,重修白雲觀存明本《道藏》。房山縣城隍廟道士至北京白雲觀,同眾公議,將馬祖遇山派岔派清微派原二十字,重續八十字,合成一百字。

  1874年 同治十三年 丁福保(一八七四年至一九五二年)編《道藏精華錄》。杭州顯真觀道士王明真在上海縣北門外新橋朝陽樓募創“雷祖殿”(海上白雲觀前身)。

  1876年 光緒二年 訂立中英煙壹條約。高仁峒任北京白雲觀監院。

  1877年 光緒三年 和西班牙訂不平等約。

  1880年 光緒六年 改派曾紀澤使俄交涉伊犁條約。中美簽訂《北京續修條約》。

  1883年 光緒九年 江西龍虎山第六十一代天師張仁慶赴西蜀青城山朝祖,手書“降魔”二字刻於天師洞左側三島石。

  1884年 光緒十年 張宗睿創霍山派,立派字四十。有道士從南方帶華山派字六十至北京白雲觀。高仁峒復開戒壇,劉素雲法師募九千金為傳戒費,受戒者五百餘人。

  1886年 光緒十二年 素雲道人劉誠印撰《白雲觀碑文》。另有禧佑撰《白雲觀碑文》一通。在昌平購田地四十五頃、歲租三百三十金,交白雲觀為業,永遠作為供會香供燈果之資。

  1888年 光緒十四年 日本神戶關帝廟落成。全真龍門雲巢支派分支海上覺雲派開派,王來因、程來永、姚來監為啟派宗師。上海雷祖殿住持,全真龍門派二十一代觀方丈高仁峒的幫助,以北京白雲觀下院的名義,請得明版《道藏》、《續道藏》八百餘卷,由海路運送至滬。雷祖殿更名為“海上白雲觀”,成為全真十方業林。

 1889年 光緒十五年 正月十五,慈禧太後帶領光緒帝載恬到北京白雲觀向玉皇大帝上香,賜住持高仁峒“金印”,封為“總道教司”。

  1890年 光緒十六年 指南宮於台北市東南文山區木柵指南山建立。該宮以尊道為中心,兼祀儒、釋。

  1891年 光緒十七年 《孔聖寶卷》完成。在長江一帶發生哥佬會反基督教的暴動。澳門三巴門呂仙院建立。

  1892年 光緒十八年 武延緒是年舉進士,著《莊子禮記》三卷。

  1893年 光緒十九年 《三教歸一化意寶卷》成書。

  1894年 光緒二十年 道士徐本善任武當山道教總道長。北京白雲觀護法劉素雲去世,曾多次捐資供白雲觀傳戒、建屋、印經及長春供會等費用,被白雲觀譽為第二十代方丈。

  1895年 光緒二十一年 道士徐本善頒布武當山紫霄宮清規榜,執事條款牌榜。

  1896年 光緒二十二年 高仁峒再次開壇傳戒。安徽石埭縣人楊文人,以佛解道,相繼著《陰符經發隱》、《道德經發隱》、《沖虛經發隱》和《南華經法隱》。

  1898年 光緒二十四年 四川青城山天師洞重輯《龍門正宗碧洞堂上支譜》。道士李調陽,接管青城山上皇觀廟產,更名為“調陽仙館”,自創青城道派。傳其徒唐復初,徒孫詹升紅、文升福。五月二十二日,朝延命各省廳州縣現有之大小書院,一律改為兼習中學、西學之學校。民間祠廟不在祀典者,即著地方官曉諭民間,一律改為學堂,以節約費而降與教育。

  1900年 光緒二十六年 八國聯軍攻佔北京,慈禧太後率光緒帝逃避至西安,駐八仙庵,封方丈李宗陽為“玉冠紫袍真人”,並賜額擴建八仙庵,慈禧書“玉清至道”,光緒書“寶錄仙傳”,八仙庵遂改名為“敕建萬壽八仙宮”。庚子戰亂後,北京白雲觀募集資金,賜買米票、冬衣,於西便門內外,分設粥廠八所,求助災民。

  1902年 光緒二十八年 北京西便門外關廂,西便門內大街,天寧寺村,花園村等二十一村村民聯名作《雲溪方丈功德記》。

  1904年 光緒三十年 第六十二代天師張元旭嗣位。冬,中州若旱,總督設壇祈雨無效,派員恭請河北邯鄲,鐵牌至,獲雪厚八寸餘,四野佔足”。詔贈第六十代天師張培源,第六十一代天師張仁晟“光祿大夫”。

  1906年 光緒三十二年 四川成都二仙庵道院方丈閻永和等在原《道藏輯要》的基礎上,增補新出道經與道經書目四十種,刊刻印行,名為《重刊道藏輯要》。

  1907年 光緒三十三年 北京白雲觀第二十代方丈高仁峒羽化歸真。付大法與陳明霖(號毓坤),是為龍門正宗第二十一代傳戒律師。


     《民国道教史实》

       公元1912~1949年

  1912年 民國元年 上海籌備成立上海正一道教公會,會址地點設於火神廟,代理中國民國道教總會本部上海總機關部事務。初由小雲巢山房住持沈頌笙為會長,蕊珠宮住持康孟然為副會長,後由新閘大王廟住持李瑞珊為會長,火神廟住持丁助雲為副會長。李佳白等人電邀六十二代天師張元旭到上海加入世界宗教會。

        9月,張元旭應邀參加中外教務聯合會,除在尚賢堂演講道教源流,還在關帝廟宣傳成立中華民國道教總會以及中華民國道教會江西本部駐滬總機關部。上海白雲觀等十八所宮觀代表在北京發起成立道教會,草擬《道教會宣言書》、《道教會大綱》、《道教會要求民國政府承認條件》等文獻。

  1913年 民國2年 以天師張元旭為首的道教正一派代表,在上海舉行“中華民國道教總會”發起人會議,草擬了發起書,提出“昌明道教,以繼世道”的宗旨,並擬創辦學校、醫院、實業等,因未獲政府核准而未行。成都青羊宮劉教賓及鄰近州縣八大宮觀住持,聯合發起建立四川道教總分會。北京白雲觀方丈陳毓坤升壇傳戒,得戒徒凡三千餘人。湯靜謙從江西帶彭祖直空派七十八派字至北京白雲觀。日本破壞臺灣道教將神尊收集燃燒。

  1916年 民國5年 江西南昌府武甯縣太平山萬壽穆善清帶廣田,複授張元旭正一嗣教大真人,賜號“洪天應道真君”。

  1  9  1  8年 民國七年 張元旭續補五十代至六十一代天師,名《補天師世家》。據日本丸井圭咎郎編、臺灣總督府出版的《臺灣宗教調查報告書》,臺灣有道教廟現有道觀3062所。

  1919年 民國8年 武當山道總徐本善募修武當山宮觀神路。北京白雲觀方丈陳毓坤二度傳戒,來自二十餘省求戒弟子計412人。並舉行祈禱世界和平法會,北京火神廟正乙派譜系在原有二十字傳譜,續增二十字,合計四十字。張元旭在上海建醮,被推為“萬國道德會”名譽會長。日本收繳臺灣神像及家祠牌位。

  1920年 民國9年 張元旭在上海當選“五都會道教會”會長。

  1921年 民國10年 香港創建黃大仙觀。日本將臺灣道教徒全歸類佛教。

  1923年 民國12年 白雲觀陳明霖方丈為使全觀道眾渡過生活難關,發動各方,組織義演。

  1924年 民國13年 第六十二代天師張元旭去世,其長子張恩溥嗣教,是為第六十三代天師。長沙大水,湖南省長趙恒惕,率官吏祭江神並至玉泉山祭陶淡、李育萬二真人。

  1925年 民國14年 泉州道士徐高迨自泉州移居新加坡,建立混元道壇。

  1926年 民國15年 北京白雲觀迎賓梁至祥彙抄成冊《諸真宗派總簿》。《道藏》涵芬樓影印本問世。又從中選出具有資格於學術研究的經書百餘種,印成《道藏舉要》。

  1927年 民國16年 北京白雲觀方丈陳明霖第三次開壇傳戒。戴本珩纂成《龍門正宗覺雲本支道統新傳》中國道教總會在上海成立,會址設於火神廟,後邊關帝殿,五本田租冊及歷代傳法印、劍等被收繳,張恩溥受難被禁於省農會。後難平,張恩溥被釋放,天師府仍複其職。日本燒毀臺灣道教神像謂送神歸天。

  1928年 民國17年 國民政府頒佈《神祠存廢標準》,除保留道教神祠有:伏羲、神農、黃帝、太上老君、元始天尊、三宮、風雨雷神、土地、灶神、岳飛、關聖帝君、呂祖等,廢除道教神祠有:日、月、火、五嶽、四瀆、龍王、城隍、文昌、財神、送子娘娘、瘟神、趙玄壇、狐仙等。畫符念咒的道教亦在廢除之列。劉名瑞弟子、南無派第二十一代傳人趙大悟(避塵)創千峰先天派,著有《性命法訣明指》。

  1930年 民國19年 香港創建蓬瀛仙館。

  1931年 民國20年 賀龍領軍進駐武當山,受到徐本善等武當道眾的支援。南無派第二十代傳人劉名瑞羽化,著有《敲驕洞章》(又名《鹽鐵籙》),《盤易》,《道源精微歌》,集為《盼蟾子道書三種》。

  1933年 民國22年 《揚善半月刊》由上海翼化堂善書局主人張竹銘醫師創辦發行。陳櫻甯、常遵先、汪伯英三人任主筆。

  1934年 民國23年 張恩溥與佛教高僧太虛等,在國民政府行政院秘書長的贊助下,舉行“全國祈雨消災大會”。許地山著《道教史》上編,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印行。

  1936年 民國25年 青城山成立“中華道教會灌縣分會”,天師洞住持彭椿仙任會長。陳櫻甯擬《中華道教會緣起》。上海成立“中華道教會”。

  1937年 民國26年 甘肅安西縣蘑菇臺子道院住持郭元亨道長,捐贈糧食、油鹽等幫助軍人李先念、程世才等。浙江杭州玉皇山福星觀紫東道人李理山、開放來洞,收容難民一千七百餘人,供給生活一年多。青城山道士易心瑩《寄玄照樓書》,《道教分宗表》公開發表。《揚善半月刊》停刊。

  1938年 民國27年 江蘇茅山道眾在惠心白道長領導下,積極參加抗日救國運動,包括惠心白在內的數十名道士遭日寇殺害,茅山“三宮五院”歷代文件及建築,亦被日寇毀壞殆盡。國民黨第五戰區炮兵十六團將武當山太子坡以下宮觀內銅像送往重慶。

  1939年 民國28年 廣東羅浮山“五觀”道眾,支援東江縱隊,積極參加打擊日本侵略者的戰爭。《仙道月報》月刊創辦發行,陳櫻甯等任主筆,張竹銘、汪伯英任編輯,上海翼化堂書局出版發行。

  1940年 民國29年 四川青城山常道觀住持彭椿仙,在抗戰期間于本廟每年生產項下提取若干收入,長期輔助應微抗日壯丁家屬,軍政當局獎以“急公好義”匾額。青城山建福宮,設“抗戰陳亡將士之靈位”以為祭悼。

  1941年 民國30年 《仙道月報》停刊。

  1942年 民國31年 上海特別市浦東道教同道聯誼會成立於浦東欽賜仰殿,道士鮑杏全、鮑璋濤任正、副主席,社會福利局工作人員唐雲卿任秘書,會址設在浦東路永廠田。籌備成立上海特別市道教會。

  1943年 民國32年 上海特別市道教會于上海市商會禮堂召開選舉大會,宣告成立。會址設于普安路蘭石裏二號,道士陳愛堂為負責人。

  1944年 民國33年 中華道教總會成立於上海白雲觀,以該觀為會址,後邊至清虛觀,上海桐杉宮住持全真派艾朗軒任理事長,清虛觀住持無宗派道長洪清和保安司徒廟住持,正一派彌補維新任副理事長,海上白雲觀住持,全真派劉永梓,桐柏宮知各,全真派周養正,都天廟住持,全真派王信德,紫陽宮坤道院住持,全真派陳鐵海,松靈道院正一派王朗泉,寧幫正一道士英福全為常務理事。中華道教總會上海特別市分會成立。張維新任理事長,王朗泉、南市道士曹梅生、浦東道士鮑杏全、寧幫道士郭秉剛為常務理事。

  1946年 民國35年 11月11日,北京白雲觀因內部嚴重衝突,以許信鶴為首的道眾,以整頓清規為由,將方丈安世霖、監院白全一活活燒死。第六三代天師張恩溥邀集上海道教界在三茅閣延真觀,舉行組織上海市道教會的發起會議。四川省道教會支部改組為四川省道教會。四川成都二仙庵舉行授戒儀典。四川青城山天師洞續輯《龍門正宗碧洞堂上文譜》。

  1947年 民國36年 上海市道教會正式成立。李理山任理事長,張維新、艾朗軒、王朗泉和洪清等人為常務監事,另有理、監事三十人。陳櫻甯起草《復興道教計劃書》。武當山道教會在周府庵成立,後因戰亂自行解散。江西貴溪龍虎山天師府舉行“授籙”儀典。

  1948年 民國37年 張恩溥為承襲道派奔勞,經新加坡往台灣,繼續進行道教活動。

  1949年 民國38年 六十三代天師張恩溥到達臺灣,暫住臺北覺修宮。陳國符著《道藏源流考》。香港創立青松觀。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女修辑要

$
0
0






(1)丹诀总录

《坤缘觉路》讲:没有修那种道,先守五戒:一不杀生,是仁;二不偷盗,是义;三不邪淫,是礼;四不酒肉,是智;五不妄言,是信。五戒已经守了,还要摒弃六欲。眼睛不妄视,耳朵不妄听,鼻子不妄嗅,舌头不妄言,身体不妄动。六欲已经摒弃,又何必担心“喜怒哀惧爱恶欲”七情不去呢?七情已经去除了,然后就入室下手。

《坤宁经》讲:“如果没有炼己真功,总难于筑基下手。”又说:“一定要先绝欲忘情,然后入室打坐。炼己与男修相同,调息绵绵,不忘不助”。又讲:“一身四大,结中宫灵台之缘。二气交结,中黄膺玄,五行相生,只有土才全。”又讲:“一痕晓月东方露,穷取生身未有时。用盖房屋作比喻,应当先辟土;用烧炉作比喻,应该用种火作为法。”《修真辨难》讲:“男子下手,将炼气作为关键,叫太阳炼气。炼气气回而白虎下降,就变成是童体。而后天之精,自然不会泄漏,可以延年,可以结丹。女子下手将炼形作为关键,叫太阴炼形。炼形形灭而赤龙斩断。(赤龙就是女子的月经,用法炼断月经永不再来,就叫斩赤龙。)就变成是男体。而阴浊的血,自然不会下行,可以出死,可以入生。此后用男子之功修炼它,一年可得到大丹。但也有窍门有时间有方法。”《上药灵镜三命篇》讲:“人的脐叫命门。上有元关,中有黄庭,下有气海。”懒道人说:“女命有三:叫上中下。上是阳穴,中是黄房,下是丹田。少就从下,衰弱的人从中,成人才从上。”《修真辨难》讲:“男子的命在丹田,女子的命在乳房。”乳房是血元,在中一寸二分,不是两个乳房。女子以血为肾,是空窍。血元生血,丹田生丹,功夫在子午二时,存心在乳房的空窍。呼吸绵绵,出少入多。等到信来到时,从丹田运上乳房。有人说信来到也像男子之活之时。就是《坤宁经》所说的“晓日东升,光痕逗露;运汞配铅,神气俱住。积气本来是生气的地方,存神是炼神的道路。一阳动的地方,行子午卯酉的功夫,百脉通时,定乾坤坎离的位置”的意思。但信,不是经到的说法。《三命篇》讲:“像人在外面没有归来,而信先到那儿了。”

信来到的日子,她们自然知道。或者腰腿疼痛,或者乳房作胀,或者头目不安,不想要进食,这种信是气将化血的征候。应当在两天半之前,专心用功,收回这种气。如果经已经行,赤龙阴精就不可把持,乱行妄运,杀人不少。需要等到经后两天半,用白绫来试,那颜色为黄金色,是经罢符号。照前用功,运上来斩断它。这样几个月,经就变黄,黄变白,白化而没有了。这是以有还无的方法。如果过了四十九岁,腰乾血涸,也没有了生机,养得时间长了,又生血元,仍然像处女。这又是无中生有的奇妙。见到它有了,一斩就化,命又生了。

懒道人也说:“返照调息时间长了,自然真息往来,一开一阖,养成鄞鄂。神气充足。真阳自旺,经水自绝,乳缩得像男子,这称为斩赤龙。”赤龙已经斩了,以后七天大还大周,基本上与男子没有彼此之分了。


(2)活子时辨

天地生物,絪缊乐育,人物都一样。男女有什么不同呢?这是造化自然之理,也是无思无为之道。况丹经明确说,女子以血为肾。《内经》也讲:男子八岁肾气实,头发长出来牙齿更换了;女子七岁肾气旺盛牙齿更换毛发生长。明明男女都有肾,为什么唯独子时不一样呢?

曾经考证《种子方》一书上讲:女子阴内有莲蕊形状,名叫子宫,一月经行一次。经净之后,无论哪一天,一定有絪缊乐育的征象,气蒸而热,昏而闷,其中经脉微动,莲蕊有欲开之情。这个时候生机勃发,顺而用之,可以种子;逆而取掉它,可以成仙。所说的话子时,可无疑了。但不是身心清净,肯定难以默会体察,这又需要学习的人神明了。


(3)女丹下手活子时说

乾道活子,丹经所记载。坤道活子,古人没有说起。但依据《易》系辞“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生。”礼讲:“饮食男女,人的大欲存在那儿。”

大抵乾坤动静,专直翕辟的时候,两者没有不同之处。且来看物类,牝豕牛羊,每当絪缊乐育的时候,一定高声狂叫,因为天机使其这样。天生万物,人是最灵的,也正有这一征象。活子时来到,只是人比物要灵,隐忍不便说罢了。

民可以顺由他们,是顺行;不可以让他们知道它,是逆行。修持的人,仰面观看月轮盈虚之象,知道回转身来修德。静定来行功,就会翕聚先天真炁,不使它化血,就是斩赤龙下手的时候。

除上述以外,古今也有一些丹经涉及女丹的修炼,在此择要进行介绍:


(1)坤宁北斗法

载傅金铨《女金丹法要》。法中以存想北斗七星为要,内炼神气,外采星光,以达天人合一的境界。具体练法如下:

天有七政,听旋玑之权。人七窍,运形神之妙。脉络通乎缠度,星辰会于玄窍。解悟玉斗枢衡,立跻天真位号,用施普津梁,导尔直入仙乡。

凡诸妇女,虔洁心香,每于静夜,子转一阴,凝神趺坐,闭息重光,叩齿聚精,默涌灵章,注神元海,直过肾堂,由夹脊关,上朝玉皇,运印星光,天目焜煌,上接北斗,紫气扬眉,存想真形,照我黄房,丹元灵府,光华含吐,出五脏精,精健相辅,青赤白黄,肝心肺土,肾海玄精,成色有五,直与斗光,交映不伍,共入丹元,蕴诸精海,化真人形,迸出天顶,历北极宫,志诚朝礼,周遍斗城,还归本体,收聚金光,潜养精髓。先乃起元海之真气,继则立昆仑之极体,五气朝气,功无愈比。勤而行之,三年遐举,是为玉斗秘密之章,可超最上一乘之理,智者实修,有缘得与。


(2)坤道入手法

载《内外功图说辑要》。法中所存想者为吕洞宾,所念“净心神咒”曰:“丹珠口神,吐秽除氛。舌神正伦,通命养神。罗千齿神,却邪卫真。喉神虎贲,伸气引精,心神丹之,令我通真。思神炼液,道气长存。”诵之有助排除杂念,澄心入静。具体功诀如下:

诀曰:入手坐功,一时心难静定者,须将身盘坐,以一足抵住阴户,两目垂帘,不可全闭,必须露一线阳光。两珠凝视鼻梁,默念吕祖宝诰、净心神咒不计遍。然后存想:吕祖身穿黄道袍,腰系黄丝縚,五缕长须,头戴道巾,注吾天庭之中。如是存想,则心自可静定矣。久久静定,功即日有不同之境来矣。惟须静守自然,在若有若我之间,庶为上乘。反是而稍一用意,便即入于岐途魔道矣。慎之慎之!


(3)观照乳房法

载《乐育堂语录》。具体功诀如下:

要之学道无他,只是一个洗涤虑,虚其心,以为基。虚则灵,灵则真心见焉,元性生焉,此即明心见性之一端也。总要知得明心见性,不是大难之事。人能一念返回丹田之中,用意了照,始初动念即心矣,明则明此,别无明也,末动念之前,一片空明,虚虚浑浑,了无物事,此即性也,见者见经,别无见也。

果能明心见性如此,此即于群阴凝闭之时,忽然一阳初动,瞥地回光,即古谓冬至阳生,夜半活子时至之一候也。我于是回光返照于乳房,是为水源至清,可以炼神仙上药,始之以却病延年,终之以成圣成真,要无非此一候为基也。

然吾说此法极高,犹恐妇女难会,再示浅浅之学。下手之时,身要正正当当坐定,心要安安闲闲静镇,务要自劝自勉,想天下事无一件是我之真实受用。不但儿女夫妻,转眼成空,究意如旅宿之客,终夜而别,各自东西,尔为尔,我为我,两下分张,即血肉之躯,一旦眼光落面,气息无存,此身已成粪土,所存者只此心惟耳。……人间富贵恩爱,纵多亦不过五六十年,终要分离,又何如修道于身,享受亿万年不灭也。趁此看破红尘,打开孽纲,用力一步跳出。

日夜惟有观照乳房之中,出入之息,一上一下,任其天然自在。其呼而出也,上不至冲动头目;其吸而入了,下不至冲于水府。一听缓缓而行,悠扬自得,或百或千,任其所之,不可记忆。惟是凝神于乳房,调息于乳房,顺其一出一入之常得矣。

久久从事于此,自然阳气发生,一身健旺非常,较平时金玉财帛,夫妻儿女之乐大矣。此虽微阳偶动,仍收蹄炉内,不可下榻,叹家常,做外事。庶日积月累,大有成效。


(4)女仙胎息法

载《女丹合编》。此法以凝神气穴,返照调息,按摩运气等为中心,可达胎息无为的境界。具体功诀如下:

太阴炼形,与男子修炼之法,大同小异。初功下手,闭目存神,大休歇一场,使心静息调,而后凝神入于气穴(在两乳间心窝上)。将两手交叉捧乳,轻轻揉摩三百六十遍,将气自下丹田微微吸起二十四口,仍用手捧乳,返照调息。久久自然真气往来,一开一阖,养成鄞鄂,神气充足,真阳自旺,其经水自绝,乳如男子,是谓斩赤龙。如此久久行持后,不必捧乳吸气,只凝神于气穴,回光返照,是谓玄牝之门也。真息悠悠,虚极静笃,阳气薰蒸,河车运转,万朵紫云笼玉宇,千条白脉贯泥丸。自觉一点灵光,不内不外,自下田上升绛宫泥丸,下重楼,归于金胎神室,回光凝神,真息住于中宫鼎内,是神入室矣。是为玄牝,是为胎息,即一点落黄庭也。其后十月功夫,阳神出现,粉碎虚空,一路修真,与男子同,无彼此之别也。


(5)西王母修经法

载《西王母女修正途十则》。具体功诀如下:

女修正途第四法,题曰修经。盖言女子天癸以下,真气已破,真血已亏,不事修经,真血日少,真气日亏,纵欲精修,有何益乎。丹书曰:竹破须将竹补宜。其诀惟何?凡有月信者,先斩赤龙;无月信者,又须先复而再斩。

究其起手,皆用周天之法,于子午二时,跨鹤而坐,万缘放下,叩齿七十二通,以通肺腧二穴。次用两鼻微微呼吸三十六次,以通周身血脉。于斯时也,诚恐气以下泄,必须鹤跨加劲,毋任放松。须以两手,分叉脐下扉上,以意往后向上而送,约行三十六息,再以两手作托天。必须分意存在尾闾,导后后达而升。如是约行三十六息,再行缓托三十六次,争托三十六次。则自觉尾闾气功,有腾腾上升之机趣。

如是后,可将两手放下,仍叉两腰,加用两肩,往上直耸三十六次,则自觉夹脊双关肺腧等地,气势动升。而或有塞阻处,加行咬紧牙关,意存后颈,往上直提三十六次,则自觉玉枕泥丸皆通矣。

如是后,方用下嘴唇包上嘴唇,微微著力,则自觉泥丸之气,下到鼻中低处。其时,只用舌搭天桥,无须著力,须以意存舌搭之处,甘露自降,乃于鼻中微带缩法,以意送露咽下,直降绛阙,存留片响,方以意导向后退降,须分左右达存两腰,各旅三十六次,再以意导分向脐轮左旋三十六次,右旋三十六次,则自觉满腹通畅。于斯时也,两手仍叉脐下扉上,以意分导,乃是左右同刻,齐提三十六次,则自觉有一点点入子宫,则须若存若忘,片响而已。此字修经之大略,个中尚有无上活活,此字未可言也。然不外夫寂虚而视一句云。

若夫子宫,体得一阵热气盘旋,此时泉扉更宜紧闭,莫教放松。得有逸趣,最忌念起,稍有恋情,便致遍体酥麻,非惟急宜定情,仙凡从此两分。于斯时也,急须息心多时,寂俟子宫安静而已。盖即魏元君宝归北海安妥妥也。虽然尚是黄叶之止儿啼,切莫认作结胎云。


(6)西王母复还法

载《西王母女修正途十则》。此法专述年老体弱的妇女修炼要点,法中按摩、内炼、运气为中心,坚持习炼,有返还月经,强体壮身,返老还少的功效。具体功诀如下:

女修正途第五法,题曰复还。盖言世上女流,有年至老而身未净者,有年仅四十五六而龙已云断者,皆当修致还元,一如处女样。

此功此法,即前四则内之功之法也。但以往上后提者,改为往前下注流归溪海,应咽甘露,只许咽咽留阙,不许下送。加用手摩孔溪,左旋三十六,右旋三十六,觉此阙溪,现在溶溶趣味。再加分摩两乳,缓摩三十六,急摩三十六,先轻后重,亦各行三十六,共成百四零四之数。

自觉两房及溪之中,真气絪缊,得有凉液如泉,出自双关,涌归南海,息心俟之,毋许心后分注两腰,只许于中宫万缘放下,而却绝不用夫引导等等,随机散布而已。自觉遍体极清极和。

如是行持,一日不间,弱自渐强,衰自渐壮,老者亦渐还少,而面有花色,两乳渐收如处子,中渐结若桃核,如是百日之内,定得天癸色若胭脂水。三日之后,即行四则内功,一毫不加不换,赤龙又自斩矣。然以得见日月而现若双环,乃又为真得云。


(7)女宗双修法

载《泥丸李祖题女宗双修宝筏》。此法以养血为要,先息心而清神,次注念膻中,按摩乳房,待尾闾气暖,周天运转,三田一贯,可达气爽神清,遍体和畅之境界。具体功诀如下:

泥丸氏曰:女子精修,以阳旺为始,而以阴格为终,此法至秘,知者鲜矣。迷者循修男诀,知者趋向禅宗,亦克自证一果,得有立亡坐化之效,不知仍沦鬼趣,离道远矣。

盖女以血为本者,血旺则精盈,心凉则生血。古云液血之炼,血精之化,还仗神清。血无液化,液失神烘,液泥成痰,流注脾胃,蒸升注肺,散流经络,百病猬生,五脏被灾,六腑遭厄。

故古丹诀必先息心,心息定而神清,心斯凉矣。故必当俟心凉液涌,然后念注孔溪,加以用手旋摩,务使气机洋溢。次举两手分旋其房,亦惟俟此絪缊周绕,更觉暖气后烘,双关得有烟焰,势逼透关。满关泥液,分沛乳溪,一如泉涌旋以真意,导入南洋,寂而守之,约有四九之息,舍意一松,觉此个中油然而降,分注两腰,左右盘旋,各约神息四九之数。乃一意引聚脐轮深处,缓旋四十九,急旋四十九,察吾尾闾,暖气后穿。如或势缓,可用提缩二便法,自得穿尾升脊,上过昆仑,降注泥丸。觉此泥丸,宽广如海,自可停留涵育。

既而降注华池绛阙,大地阎浮,露珠沛洒,混忘所事,但觉恍焉忽焉。不呼自呼,不吸自吸,不提自提,不咽自咽。此中滋味甘香,气神充和,三田一贯。已而玄况四塞,急须内顾,顺将万缘放下,旋觉身虚若谷,大地亦无,隐隐凉气袭人,絪缊四塞。忽复雾散云收,下现性海,碧波澄如,我总一念不动,忘境忘情,忽现金光万道,细珠如雨,随光下注,左旋右旋,化面皓月,浮沉晶海,蘧然如梦而醒。

泥丸氐曰:此际即须内省此身,斯时以气爽神清,遍体和畅为得,得则全身照凝。片时以意注牝,觉得此中恬泰,是矣。遂复摩手摩面,运神绕腹,双耸辘轳,俱各共行四十九息,徐徐扭腰,摆洒膝腿,坐点趾尖,各行二十四息而止,行之百日,日行三次无间,天仙根基立矣。


(8)女丹要诀法

载《女丹合编》。具体练法如下:

当早起静坐一刻,以右手向内,按定心,左手在腹脐抚摩二十下,随手摩到腰,一操一拍。左手按心,右手抚摩;右手按心,左手抚摩。两手在腰,一揉一拍。后再用两手擦热面上,擦两手,摩至两耳。一按一弹,弹可随揉,至两肩一捻,运动津液咽下。腰一伸立,起,两手一撒。走数步,再出外做事,可也。晚间亦如此做。


(9)炼化阳神法

载《女功正法》。具体口诀如下:

易精益气,炼气为神,男之内丹。易血益气,炼气为神,女之内丹。都用火风,若女之断龙,在化血成气。又云:调息化气成神,若气不炼,则神不足,形亦不著。只为阴神,不成阳神。

法入于静,用六字诀。意运‘唵’字,从脐内起,居中丹田,左右各旋三十六次。意运‘嘛’字,东方肝部,左右各旋三十六次。意运‘呢’字,南方心部,左右各旋三十六次。意运‘叭’字,西方肺部,左右各旋三十六次。意运‘(口迷)’字,北方肾部,左右各旋三十六次。意运‘吽’字,上至泥丸,左右各旋三十六次。意居中,统魂神魄,正气总归于顶,炼化成阳阴居大鼎,静以守胎。再将‘唵’字意运中关,九次功成,阴升阳降,会合中鼎,光圆顶门,而为大士普陀顶,观世五方自在妙音。


(10)温养朝元法

此法为妇女丹法中炼神还虚功夫。载《女功正法》:

大鼎已安,大药已得,圣胎已成,阳神已现。还须温养,乳哺三年,面壁九载,定息绵绵,意一无分,神息相顾。三千日内,如保赤子,刻不忘此,无须臾离。二日垂帘,光随意注,存于内窍,静而愈入,气暖如春,甘露频生,气运周身,始自子宫,后升前降,河车自转。易化凡躯,成我真形。男子朝元,白光透顶,次黑次青,次红次金。女子朝元,黑光透顶,次红次白,次青次金,功足光圆,五光会一,地雷自鸣,天门自启,阳神一出,一出便回,先近后远,功莫自迷,当此之际,便宜慎之。


(11)炼己还丹法

经法载于《女丹合编》。

具体练法:女子太阴先炼形,初行功即要意栖乳房,行住坐卧皆宜如是。行至四十九日,行住坐卧,意守中极。行住则宜默运天庭,坐卧则宜意守中极血海。如鸡抱卵,不念不起,百想俱无。

但行此功,真阴未功,脉络未通,必多倦睡,须行指脑下垂之功。指脑下垂者何也?即回光返照,以眼观鼻,搭定雀桥,下玄膺,至重楼,归中极,入血海,以水会火,片刻,倦睡即醒。如妄念一动,仍守中极。

少年女子炼至百日,不为外物所扰,血海自潮,真阴自动,此即小药发生,须行采取之法两三度。仍守中极,采取之法以眼观鼻,过雀桥,下玄膺,至重楼,入乳房,游中极,归血海。将真意守定中极、血海。

凡行此功,须戒暴怒、风寒、暑热,以及生冷、瓜果、火煎之物。此时定要检点。倘风寒入窍,药难医治。总要万缘放下,一尘不染。如果照法行持,一日之间,真阴之气能二、三次。只要百零七日,血尽化气,赤龙自斩,变万乾体,基已成矣,还丹有何难哉!

女丹经多言女子行功,每逢月信一到,便要停功,此说谬矣。皆由未分清晰,误也。凡女功所重者,气机也,但其中有壬癸之分。如壬水初来,癸未来,此即信到也。信到自知之,或头昏,或腰疼,信至而潮犹未至。此时正宜回光返照,默守乳房血海,用采取之法,以补脑筑基,则所采者壬水,非癸水也。如癸水一到,自应停功,必至三十时辰两日半癸尽之时,仍用采取之法,采至何日而止,其中大有天机口诀,须求真师口传心授,不可妄猜。

如果得其传授,少年百日,便可基成。行功到此,自有考验,赤龙自斩,乳头自缩,如男子一般,而真阴之气化为真阳矣。此时须要道侣同心扶持,候真景到时,采小药过关。

如有真师传授者,药既入鼎,便知炼药之法。若不知炼法,不能结丹,得者必失。此药既名小药,自宜用小周天火候,进阳火,退阴符,而锻炼之。炼至一月,小周数足。

或药之真伪,丹之结否,自有考验。如小丹果结,每逢入室静坐,遍体火发,如蒸笼之气一般。虽宜默守中宫,呐言不语,听其变化。霎时之间,见一火珠如豆大,从明堂射出,一丈多高,如闪电一样,此乃基成得药之真境界也。

斯时虽有炼药秘法,总要一念不起,五蕴皆空,任他天翻地覆,雷电震惊,我只将元神稳坐中宫,毫无畏惧,如鸡抱卵,如龙护珠,时当进火则进,时当退符则退。必炼至大静大定,气足神完,火珠不现,小丹凝结而后已焉。此系筑基、得药、结丹三层口诀。

一、女丹修炼要领
  
从要领和基本程序上看,女丹修炼和男丹修炼有其一致处,这表现在:两者都把人体比做一个炉鼎,头为鼎,腹为炉,如天在上而地在下;把体内的精、气、神当作合成内丹的原始物质和必备条件,把调整呼吸的节奏和力度,看作是掌握炼丹“火候”的方式。在炼外丹时需进火加温,才能便原始矿物石和某些药物得到分解和新的合成。炼内丹也需要“火力”作用。“神”就是火,呼吸之外气就是风。炼丹凭风以煽火,火以炼精,风火同用,神气相依,两不分离,凝神于气穴当中,从而内藏之精气与外来之气交结于丹田。这个一般原理是男女丹所共有的。
  
不过,女丹之所以成为一种方术形式出现,就在于它有许多男丹修炼所没有的特点。而这种相异处,又是受男女两性生理特征制约的。最关键之处是:女子有经血。道教清修派认为:若经血缠绵不断,则丹不成。故修女丹者第一关必须断经血,这叫做“斩赤龙”。因经血是红色的,故以“赤龙”喻之。
 
如何“斩赤龙”呢?这就得弄清楚赤龙的机理和出现的信息。按照道教医学的解释,女子受生之时,先得母之“铅炁”一两,生右肾,牵一条丝于上而生双目,牵一条丝于下而生金丹(这是说内金丹本来就有,降生长成之后的修炼不过是一种再现活动而已)。自此以后,十二日生”癸水”(道教以“壬癸”代表经水)一铢,一百八十日生癸水一两。尔后每十五日生癸水一铢、一年生癸水一两。至十四岁生癸水十四两于血海中,同前胎内带来一两(指铅炁),共成一斤之数,三百八十四铢,合周天三百八十四度,于是“天癸”降而经行,至四十九岁而“天癸”尽:天癸既降,不可人为妄运、否则“杀人”。所以“斩赤龙”就得抓住一个特别时机,这就是经未行而信至之候。所谓“信”又叫“月信”,即经血将来的一种信息:或腰腿疼涌,或头目不安,不思饮食等等。此时即可“行功”。过两日半经至则需停炼。再过两日半后,以“白绫”试之,其色黄金,即运气以斩之。

二、运气要诀
 
如何运气呢?这又得弄清气穴之所在。与男子修炼不同,气穴不是脐下(下丹田),而是两乳之间一寸三分,之所以将此作为气穴,是因为这是阴血之本源。故斩赤龙必须从根上着手。具体的方法是:先闭目存神,使心静息调,然后将意念注入气穴,双手交叉捧乳,分而揉之,先缓后急,先轻后重,或为一百四十四遍,或为三百六十遍均可,随之将气自下丹田处微微吸起二十四口。这一招恰好与男丹修法相反。男丹用意吸气乃先由上而下引,女丹则先由下而上:接着仍以双手轻捧乳房,凝神返照。久而久之,神气充足,真阳旺盛,经水自绝,乳房实而不虚。依此修持不断。日后有“火珠”驰骤血海,浑身微颤,此时不可惊惧。当赤龙斩,身微颤后,即可接行“小还丹功法”,引气于任督脉上运行,炼一月而小周天(小还丹)之数足(任脉、督脉是经络中奇经八脉之二。任脉贯通于脑前中线,督脉沿脊背升降。二者交会于头顶之百会穴)。若真气感动,小丹结成,则每逢入室静坐时有遍体火发之感,宜静默守中,讷言不语,听其自然,霎时当可见一火珠如豆大从明堂(两眉间)射出一丈多高,似闪电一般。这就是“筑基”已成,“药”产之状。以下功夫同于男性修丹之法,分为胎息、脱胎、乳哺、面壁诸阶段。这些说法也部是比喻,其核心乃在于调整呼吸,顺乎自然。
  
以斩赤龙为基本特色的女丹炼法,在道教清修派看来,本属秘诀,故涉及于此的经籍住往并未全然叙明,留有未露之“天机”,外人即使得其宝经,仍难下手。该丹法的施行,若有名师指点,则可出神入化。《樵阳经女工修炼》描述其效果说:“面如桃花肤似雪,到此赤龙永断绝。清静法身本无尘,功满飞升朝玉阙。”或闻弦歌丝竹之声,或暗室生白,“他人之心,毫无隔绝,触景便知。”这即是今日许多人所说的透视、遥感、心灵感应之类特异功能的写照。但是,女丹的修炼,若无人指点,则有危险,因为经血之行,本来乃是正常事,欲令其不行而化气,由气而化神,由神而入虚,美固为美,倘不注意,则亦可能导致不治之症。因此,女子千万不可随意施炼,宜有十分慎重态度才是。

女丹修炼与房中术也有一些瓜葛。此两者都有一个“采补”的问题,但如何“采补”的方式则不同。女丹修持理论认为:男子外阳而内阴,女子外阴而内阳;男子夺外阳而点内丹,女子夺内阳而点外丹。所谓“夺”也就是“采”,即要求自采自补,以自身之阳补自身之阴。这是自我调整思想的一种体现。另外,女丹修炼更加要求去七情六欲,虚极静笃,这与房中术也是不同的。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晚清慈禧朝国师、龙门第二十代掌门——高仁峒真人

$
0
0





     【全真龙门第二十代大宗师高仁峒】 

        高仁峒 (1840——?)龙门派二十代传戒律师。法名明峒,字云溪,号寿山子。世居任城(今属山东)。年十六父母弃世。出家云蒙山,皈依李真人门下。居五载,辞师云游访道,曾三上崂山。同治庚午(1870),来京受戒于张园璇门下。后从传戒于关东、陜西等省。光绪二年(1876),还京居于西山圣米石塘山。三年(1877)移居白云观。同年推任白云观监院。时年37岁。后继任方丈,维持观务,经营有方,百废俱兴。又轻财乐施,性喜交游。大夫卿相,车马相访。一时名盛。八年(1882),开坛演戒百日,求戒者四百余人。着有《云水集》。

       【一个道士决定了谁当皇帝】

        大清帝国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八月,清文宗爱新觉罗·奕泞,即咸丰皇帝,在热河的承德避署山庄因病驾崩。临死,遗命唯一的儿子、六岁的载淳为嗣,是为皇太子。载湉生母乃懿贵妃那拉氏,母以子贵,子既为帝,那拉氏便被尊称为慈禧太后,因居西宫,故称西太后。
 
        西太后如历史上的吕太后、武则天等高层掌权妇女一样,权力欲望极其强烈,串通恭亲王奕沂,于京中发动政变。政变之日,慈禧宣布垂帘听政,接着处死载垣、端华、肃顺等“顾命八大臣”,从此高踞大清帝国龙榻之上,前后达四十七年。政变之后,改年号“同治”。这位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确实没有什么作为,在位十三年,不到十九岁,毫无建树,便一命呜呼了。同治一死,慈禧太后可就心中犯嘀咕了。 
 
        同治死而无嗣,若以清朝祖制,当从近支低于奕泞辈份的子弟中选立皇太子继位,可如此一来,慈禧成了太皇太后,不能垂帘听政,自然是不能甘心。于是,她施了一个诡计,声言祖上降梦,选立道光皇帝第七子和硕醇贤亲王奕譞的儿子、慈禧太后亲妹所生的载湉为帝。 载湉,便是大清帝国第九代皇帝,年号光绪,庙号德宗。 光绪在位三十四年,与慈禧矛盾极深,最后在西太后各种高压下,郁郁“驾崩”。   

        西太后风烛残年,又面临再次择帝之大事,本来并不想再从醇亲王府中拖来一个烦恼累赘之帝。可是,术数和术士,改变了西太后的初衷,竟然在与醇亲王府中所出皇帝光绪闹了几十年的别扭之后,再次选定了醇亲王府的子息继承帝位。醇亲王府坐落于什刹后海,隐于郁郁葱葱的绿荫之中,如一座庞大花园,风光秀色可餐,雅致幽情可尝。高大的院墙,高大的亭台楼阁,高大的铜铆朱红大门,两只高大的门前石狮,正儿八经一派王爷府深宅大院的气派。可是,京师之内,如此的王府,足有几十座,不少王府的气派、规模和威严都远远超过醇亲王府。原在太平湖畔的醇亲王府,以满清祖制,皇帝的发祥地乃是“潜龙邸”,已经腾出,搬到了什刹后海。所以,醇亲王府虽有一派王府威严,也不过就是一座王府而已。不过,适值此时,慈禧老太后又要选立嗣皇,情况可就大不相同了。   
 
        北京城西,西便门外,有一座建于唐明皇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的白云观。观内有一老道,与慈禧太后年岁相仿,术数高超,慈禧特别信服。几十年如一日,凡有大事,就派大太监李莲英询之,有时还亲自召见。此道姓高名云溪,颇有名气,城府极深,术数也极高。“祺祥政变”时,高道士与慈禧太后来往密切,数次卜筮课卦,以定吉凶。   
 
       即使是清朝与沙皇俄国签订喀西尼密约时,外交上虽由李鸿章出面,实际上是李莲英秉承西太后的旨意,穿梭密晤白云观高道士。高道士除起课布卦之外,便是与国际侦探璞科第联系,从而与帝俄密商。每次高道士占卜之后,大家就找一个隐秘幽雅处所进行谈判。大部分时候,璞科第、李莲英和高道土,都到京城杨梅竹斜街的“万福居”大饭店,在其专设的雅座之内,既安全又有气氛,边吃边喝边谈,消息随时都可飞快传递到慈禧太后那里,而且绝对不会泄密。这个“喀西尼密约”也就是如此签订。高道士几乎与慈禧太后前后脚死去,死后光御赐珍品;就列了四大张目录,不仅可见其富,还引起时人种种猜测。

       高道士的术数,西太后深信不疑。叶恭绰就说道:“李(莲英)与璞科第之联络,实由西效白云观高道士为媒介。……每有双方传达之事,则由高璞、李会晤,一转即直达西太后;至将达表面,始由军机处及总理衙门搬演耳。……然因此而又惹起英法德之争,纷起而谋对付,左支右绌,认至危亡,则西太后固料不到也。”

        白云观于一千余年前的唐朝所建,称天长观。经五代十国宋金元,沧海桑田,迭有大变。元初成吉思汗时,长春子邱处机西游至蒙古,西游归来后,为蒙古贵胄所请,驻节于已改称太极宫的天长观,邱处机弟子尹志平等又改称长春宫,在长春宫旁增建白云观,以纪念师父长春子。成为道教全真派的圣地之一,称为祖庭,明清两代,多次缮修,规模渐大,香火极盛,京都王府门第、大宅巨商、富贵人家有了醮坛科仪,常以白云观道人为之,并引为傲。白云观名气盛大,高道士术数又高,加之得太后的垂青和信任,于是声名直上。所以全真教龙门派在高云溪道士的手上,兴旺发达之状,历代少有。这位龙门派第二代嗣主、白云观方丈的高道士(道教之观通常称观主,但白云观称方丈和龙门某代嗣师),精通玄典,擅长诗词、书法、绘画。

         高道士又发扬祖师雄风,仿效清初全真教龙门派第七代嗣师王常月(又名王昆阳)收纳康熙皇帝承戒皈依的先例,特意起课卜卦,怂恿慈禧太后让同治皇帝和光绪皇帝承戒皈依,以便大清脉气为神灵所佑。 他更有一绝,为人以符篆咒语驱鬼招神,治病祛邪,以及占卜未来之事,都是施术便准,从无失误。他还有一师弟,同门同时的戒友刘诚印,此刻正任大清皇宫内监副总管,与高云溪二十代嗣师同受慈禧的宠信,春风得意。 这一次再立皇嗣,慈禧太后自然而然地又要借重白云观的高云溪了。   

        李莲英在夜幕的掩护下,将随从和护卫留在观外,独自绕过灵官殿和七真殿,踏上了邱祖殿的台阶。 高道士立在殿门前,寒喧两句,然后将随侍小道遣散,开门见山就是:“太后问卜,事关大清龙脉鸿运,你进殿来听我详详细细说与你知!”  白云观邱祖殿乃全真教龙门派创始人邱处机安息之处,邱祖塑像,堂下埋藏邱祖遗体,作为全真龙门派历代奉祀殿堂,通常情况下,高云溪方丈都在三清阁的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面前做法事,施术数。要不然,就在供奉玉皇、勾陈、紫微、后土四神的四御殿占课卜卦。今日今夜,高道士在邱祖殿接待李莲英,在几枝牛油巨烛的光亮之中,李莲英也不由得满腹狐疑.烛光闪动中,只见殿内邱处机塑像面部,似乎有一股说不清道不透的神秘表情。明知这不过是泥塑彩像,可是肩负重任,心有大事却压不住怯意。两壁悬挂着许多宋元名人字画,李莲英观赏过多次,总觉得价值极巨。这也难怪,白云观在高云溪的主持下,香火极旺,收入无穷。

        高道士在坐榻上安坐之后,合眼垂首,并无言语。李莲英偷觑一眼,忍不住张口问道:“高道长,您高云溪摆一摆手,止住李莲英的问话,低喝一声:“来!” 四名小道应声而至,捧出四物,一是《玄都宝藏》,一是长春子画像,一是《道德经》,一是蓍草。李莲英看着这四样法物,看着高道士施法,耳听着高道士的解说,在闪闪烁烁摇摇晃晃明暗不定的烛光中,身不由己,神不由心,只觉一种玄妙莫测的神秘充满了这邱祖殿。当晚,李莲英回至后宫,病卧榻上的西太后焦急之中,听了李莲英诚隍诚恐地回话。 

        高道士的判语便是:“醇王府在妙高峰坟茔地中,长有两大棵白果树,枝叶繁茂,果实累累,惹人注意。老醇亲王就葬于两树之中,所以‘王’上加‘白,,乃为‘皇’。醇王府切中龙脉,出了—个光绪皇帝,还要再出一个皇帝。” 慈禧听言,只“哼”了一声。李莲英不敢抬头,继续回禀,说道:“高道士称,从卦象上看,大清国龙飞九五,潜龙便在醇亲王府。因为,除了妙高峰风水吉地外,还有什刹海,正是佛佑之源,龙既得水,元享利贞。” 慈禧并未出声,她深知什刹前海、后海、西海,水源出白玉泉山,名称吉利,水域地形也占尽京城内的风水。醇亲王府大门面对什刹后海,风水吉利。“海”,龙聚之处。“后”,潜也,“后海”,潜龙所居。“刹”,佛之寺庙,得其护佑,福莫之大也。“什”,多也,多保多护多福,文武大臣和后宫太监奴才,底下早就将什刹后海称作“卧龙潭”。   
 
        可是慈禧对过继了三十四年之久的光绪皇帝载,早已恨之入骨,除了活活拆散光绪珍妃一对恩爱夫妻,扑灭维新变法,囚禁光绪在瀛台之外,还咬牙切齿地宣布,决不能死在光绪之前。慈禧阴森森地道:“小李子,明日就给我将醇亲王府妙高峰坟茔的大白果树给砍掉锯倒,连根也给刨掉!”  李莲英大吃一惊,情不自禁地站了起来,颤声道:“这,这,,这可有关当今皇上和大清龙脉,高道长说……”  慈禧脸一黑,说道:“大胆奴才,你敢不听从我的话?” 李莲英今晚也是吃了豹子胆,竟反驳了一句,说道:“老佛爷,高道士说若断其源毁其穴,于当今皇上和大清之运有碍。”   
 
        已是七十余岁,又有疾病的西太后,突然老眼闪出一道恶毒的亮光,阴森森地说出了一句话:“满洲人的龙飞九五之运在关外,我不能让他(指光绪)死在我身后!”  李莲英战战兢兢地说道:“可,可是高道长卜卦只说……醇亲王府中有真命天子之兆,其它都不吉。”西太后又恢复了原状,说道:“这我知道,既然西城的活神仙都是如此说,皇帝嘛,我已选定了。但是,那两棵白果树,明天就给我处理了!” 西太后因为仇恨光绪皇帝,进而仇恨醇亲王府,砍掉了其坟园风水之树,并声言龙脉只在关东满洲人发祥之处。后来附会者,自然以此作为清朝被灭,末帝宣统溥仪逃至关东,做伪满皇帝的一句谶语。

      【慈禧与北京白云观】

       晚清民国乃至新中国成立后的众多回忆录、文史资料中,很多地方都提到慈禧太后与北京白云观关系密切,遇事皆向观中道士问卜。白云观玉皇殿内悬挂至今的“百寿幡”,据传说是慈禧太后六十寿辰的祝寿之物,后敕赐白云观而悬挂于此——

  晚清“后党”与“帝党”的宗教信仰之争

  晚清时期,“后党”(紧跟随慈禧太后的党派)与“帝党”(力保光绪皇帝地位的党派)争斗十分激烈。清代满族官员大都信奉藏传佛教,汉族官员则主要信奉汉传佛教,特别是“帝党”中人,不乏佛教徒。18世纪中叶以来,太平天国运动反对“偶像崇拜”,对江南等地的汉传佛教打击极大。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晚清佛教寺院复兴,多由湘军、淮军官员出资,故晚清汉传佛教与汉族湘淮官员关系很密切。北京许多重要寺院,在晚清时也是当时的洋务派经常活动、聚会的场所,甚至是立宪派官绅的据点。盛传不愿为慈禧母亲停灵的贤良寺,距皇宫很近,外省官吏进京述职多居于此,洋务派人物李鸿章、左宗棠都在此居住过,李鸿章最后还病逝于该寺。维新派人物康有为、沈子培、王病山等进京时也都居住于此。再如法源寺,其与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袁世凯、大刀王五(王正谊)的故事,至今为人津津乐道。这方面最为有名的小说,当属我国当代著名作家、评论家李敖的《北京法源寺》,其虽是演绎小说,但也有部分史实根据为基础。民国初年圆寂于法源寺的著名诗僧、晚清佛教领袖“八指头陀”(寄禅法师),其生前文集也是由晚清君主立宪的坚定支持者杨度编辑刻印的。

  而“后党”人物与道教的关系则相对密切。慈禧太后宠信北京白云观全真道士,这是晚清政局中一个公开的秘密。太监内部传说,慈禧的母亲去世后,需要找一个寺庙停灵,当时尚未独揽大权的慈禧太后,派大太监刘诚印到北京贤良寺等佛寺寻访,这些寺院的住持僧大都不甚热情。慈禧甚为恼火,后转往北京白云观,受到白云观道士的热情接待。此后,慈禧与白云观来往日益密切,大太监刘诚印亦在白云观皈依了道教。“更邪乎的是,刘承(诚)印拜白云观方丈刘宗玄为师,也在白云观‘挂单’,同时被称作名誉‘方丈’,成为了全真道第23代传人。”(贾英华:《末代太监孙耀庭传》)自此,太监到白云观受戒蔚然成风。

  以上传说,道教界也颇为认同,据《太上律脉源流》记载:道教全真龙门派高道张宗璿“庚午(1870年)再请传戒,时值皇亲照公府太夫人灵寄观中,师为虔诵《血盆经》。一藏百天之久,靡有怠容。蒙慈禧皇(太)后,恩赐紫袍玉冠,揖金助坛开大戒场,伯子公侯,接踵而来,请谒声名,播于远方”。北京白云观现存碑刻遗物,与大太监刘诚印有关者极多,白云观的后花园“云集园”,游廊曲折幽深,树木葱郁繁茂,颇有江南园林的景致,也是当年刘诚印捐白银2万两修建的。

  慈禧与白云观的密切关系

  梁启超等人反感道教,可能与其政敌慈禧太后等人钟情于道教白云观有关。晚清民国乃至新中国成立后的众多回忆录、文史资料中,很多地方都提到慈禧太后与北京白云观道士关系密切,遇事皆向道士问卜。北洋政府时期的交通总长、著名佛教居士叶恭绰即持此说:“清与帝俄所订《喀西尼密约》,世皆传为李鸿章所为,其实李只系演出者,其编剧导演固由帝俄,而被动主体则为慈禧太后。从中促进和穿插者为李莲英与璞科第,则世人知者不多也,李与璞科第之联络,实由西郊白云观高道士为媒介……每有双方传达之事,则由高、璞、李会晤,一转即直达西太后。至将达表面,始由军机处及总理衙门搬演耳。”引文中的白云观高道士,应指高仁峒。虽然许多传言并不能作为信史,但也并非空穴来风,如1896年《中俄密约》签订后几年,白云观内道士高仁峒所立石碑,上面记载着俄国人所作功德捐献,如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粥厂碑记》:“华俄银行总领事墣(璞)科第君等筹集钜(巨)款,购置米粟于白云观”;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云素方丈功德记》:“募劝华俄总领事李大善士,桥梓设厂施粥,全活无算”。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白云观明版《道藏》得以保全,成了全国仅有的珍本,有人认为便是俄国人给了白云观“面子”。甚至近年来日本学者林田雄二郎等人,在日本公布的外交旧档案中发现,当时日本政府因见俄国政府通过白云观与慈禧拉上关系,也计划走通过白云观道士的门路去结交宫廷,但因俄国人的阻挠,这个计划实施得并不理想。

  晚清民国时期,太监与道教界交往密切,甚至一些大太监还成为道教著名宫观的住持,除了刘诚印外,如晚清民国年间著名的太监四子(许子才、张子渔、田子久、魏子丹)之一的田子久,就曾担任过北京地安门外火神庙的住持,并曾担任过北京道教协会会长,另一位著名太监信修明做过副会长。地安门外火神庙是正一派道教的著名道观,“北京地安门外桥北火德真君庙(简称火神庙)。历史上,江西龙虎山历代嗣汉天师来京都驻跸于此。明代,曾被皇家敕封为‘显灵宫’,与正阳门外关帝庙朝天宫、朝阳门外东岳庙灵济宫,合称‘三宫’,由皇家道录司直接派大德高道担任住持。在现代史上,天师进京驻跸北京火神庙有两次。一次是清光绪二十几年(约为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朝廷为‘息灾弭乱,永延清祚’,曾请第62代天师张元旭进京在火神庙亲自主持由‘三宫’联合祈建的中元法会。另一次则是民国五年(1916年),张天师进京住火神庙,在‘新华宫’建醮设坛。”(常人春:《清代火神庙的中元法会》)田子久能够成为火神庙的住持,反映出晚清太监不仅跟白云观全真派道士关系密切,也与正一派有密切关联。

  老太监们事后回忆起这些事情,对慈禧与白云观的密切关系更是直言不讳:“广仁子为慈禧太后受天仙戒之道号。昔年太后之生母薨逝在白云观,停灵一百天。白云观方丈张宗璿为一时高道,为着皇姥姥念了百天《血盆经》。慈禧太后派总管李莲英代太后传了三坛大戒,太后为功德主,占了戒坛天字号弟子,名曰广仁子,在宫内素食百天。她受了天仙戒之方便戒,实际上不得到白云观律堂受戒,名曰方便戒。慈禧为老子信徒,世人知者甚少。宫内一时风尚,差不多有地位之太监,当老道受戒者太多,如素云道人刘诚印等多人。”(信修明:《老太监的回忆》)

   慈禧太后及太监与白云观道士的密切关系,反映了当时的政教关系、佛道关系等,这些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北京白云观与晚清社会】

        白云观的历史悠长,上可溯自唐代的天长观,金元之际因邱处机之故而成为全真龙门祖庭。清初有赖于王常月的努力,白云观以及全真龙门得以重振。迨至晚清,白云观的声势更为显赫。从既有资料来看,晚清白云观在宗教、政治、社会生活等各方面均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正是如此,长期以来,白云观吸引了众多海内外学者的关注,相关的研究成果也不断问世,从不同方面拓展了近代白云观史的研究。在学习、继承海内外学界已有重要成果的基础上,本文拟从宗教史、政治史、社会生活史等三个角度对晚清白云观略作进一步的梳理。

        早在雍正时期,白云观道土与政治即发生了联系,白云观道士贾士芳自称长于疗病,后承蒙雍正帝之召见,岂料因治疗中口诵经咒,并用以手按摩之术。“语言妄诞,竟有天地听我主持。鬼神听我驱使等语”,贾氏遂被下狱。此后,乾隆帝虽有发内帑重修白云观并曾有诗留念。但是,只是在晚清,白云观与政治的关系变得极为密切,甚至诡异。

        晚清白云观与清廷政治发生联系,关键人物乃是刘素云。《素云真人道行碑铭》载:“南阳张真人传戒白云观中,公适因公至观,遂执弟子礼焉。”刘氏去白云观所处理的公务实际上是料理慈禧太后之母“皇姥姥殡”事。据《太上律脉源流》记载:张圆绪“庚午(1870)再请传戒,时值皇亲照公府太夫人灵寄观中,师为虔诵《血盆经》。一藏百天之久,靡有怠容。蒙慈禧皇(太)后,恩赐紫袍玉冠,揖金助坛开大戒场,伯子公侯,接踵而来,请谒声名,播于远方”。在高仁峒继承了白云观住持之后,由于与刘素云为同戒戚友的关系,高仁峒与慈禧以及李莲英等宫廷太监关系日益密切。野史、小说等各种史料对高仁峒勾结内廷、卖官鬻爵、同俄人勾结等恶行屡有生动的描述。

        高仁峒如何交通宫禁呢,各种史料均强调了高氏与内廷权监的密切关系。《清稗类钞>曾云高仁峒“与总管太监李莲英结异姓兄弟,进神仙之术于孝钦后。孝钦信之,命为总道教司”。《北平旅行指南》也指出“阉宦如李连英小德张辈,皆其朋党”。通过与刘诚印、李莲英、崔玉贵等内廷权监长久的密切联系,高仁峒甚至对慈禧均有较大的影响力。金梁曾记载高仁峒曾献慈禧金丹驻颜:“高老道,白云观主持也。与李莲英有连,能通声气,奔走者争集其门。高讲修炼,谓有点金术,问其秘,终不言。或日:‘此能富贵人,不较点金胜耶?’高尝进金丹,时自诩日:‘李总管献何首乌,其功不小,然亦金丹力,故太后老而不衰,能驻颜且健步也。,”

        由于高仁峒与李莲英等内廷太监结成朋党,且又受到慈禧信任,因此“卖官鬻爵之事,时介绍之。于是达官贵人之妻妾子女,皆寄名为义女”。高仁峒喜交游,除太监外,高仁峒还同清廷权要关系要好。《小奢摩馆脞录》称由于高云溪为媒介,因此向云观为晚清卖官鬻爵之地:“当时如荣禄、奕勖、载恬者,皆与之有旧。高亦出入邸中,恬不为怪,都中人为余言,高道士正月二十日寿辰,凡王公百官以及优伶隶卒,咸往庆祝,并有俄国商人,及太监诸色人等甚伙,毂接肩摩,岁以为例。则是当日权势之煊赫,至今犹可想见矣。”《北平旅行指南》曾提到由于朝中权贵、宫中内侍,多寄名观中为弟子,兼以高氏与李莲英为朋党,“于是外省官吏,奔走其门。真[争]相结纳,视为终南捷径。高则暗操陟黜之权,颐指如意,一时声势煊赫,门庭如市’。民初著名小说家陆士谔在《清朝秘史》提到晚清拟改革内阁官制,不料忽被推翻,改从州县人手。为何有此反复,原来是那些唯恐大权旁落的要员走了高道士的门路,使得慈禧改了主意。

        虞公编著的《民国奇闻》有《白云观道士》称高仁峒在晚清时期声势暄赫,炙手可热。“与朝贵通声气,督抚入京,且敬礼之,奠敢与抗”。《都门识小录》记高道士一则史料生动地渲染了高仁峒的显赫权势:

        白云观(西便门外迤西路北)高道士,今已羽化,供职上清矣。稽其生平功行录,实以神仙中人兼政治中人者也。观奉长春真人,正月十九日,真人诞辰,都中达官贵人、命妇闺媛,皆趋之。礼真人者,必拜高道士。言应酬者,遂以是日为高道士生辰,拜时或答或否。答者必其交疏,或名位未至者也;若直受之而不报,则顶礼者以为荣……比来都客为述高道士事,乃知黄冠中其有此不可思议之人物也。客日:“往者吾就道士谈,旋有一人来,与道士最稔者。道士谓之日:

    ‘昨有某君属予为地道,欲得海关道。’余谢之日:‘且慢,今朝廷方征捐于官,海关缺肥,监司秩贵,属望奢,恐所得不足以应上求,恁可犯不着也。’此人日:‘仆有友某君,以知县分发山东,闻师父与中丞有旧,欲求一八行书栽培可乎?’道士欣然曰:‘此易耳,中丞新有书来,疏懒未及复,复时附数语足矣。’他日遇道士于南城酒肆。谈次,道士语一人日:‘某侍郎之女公子明日出阁,予几忘之,适前日侍郎之夫人来谈及,匆匆不及备奁物,即以箧中所藏某总管贻我缎二端,乃大内物,总管所受上赐者,又以某总管赠我珍物二事,亦御赐品,备礼而已。”此皆客述道士言。

        高仁峒的政治影响力不仅在国内,在对外关系方面他也发挥了不太光彩的作用。蔡鸿生教授多年前曾利用日人资料发现高仁峒曾允许华俄银行理事璞科第在观内居住。《庚子国变记》也提到璞科第因高仁峒介绍因得以认识李莲英。叶恭绰曾回忆说:“前清与帝俄所订喀西尼密约,世皆传为李鸿章所为,其实李只系演出者,其编剧导演固由帝俄,而被动主体则为西太后;从中促进和穿插为李莲英与璞科第,则世人知者不多也。李与璞科第之联络,实由西郊白云观高道士为媒介。璞科第乃一国际侦探,其与高因何结合,不得而知。”

        最近孔祥吉、村田雄二郎的研究证明了以上野史、笔记并非空穴来风,高仁峒确实是神仙中人兼政治中人。日人高尾亨的1907年的机密报告强调通过高仁峒,“可了解李莲英以及宫中的诸种情况,以及二、三种政府各部门的内部消息”。尽管高尾声称高仁峒不通时事,“所谓政界里面的消息,不可期正中要害,且其所言既无系统,又欠缺要领,内容颇难判定。尽管如此,高仁峒的谈论,亦可作为参考”。谈话的内容要点“皇太后之近况”、“李莲英之势力”、“关于庆亲王等之消息”和“高方丈之势力”等各部分。在谈到跟李莲英的关系,高仁峒介绍李莲英、刘素云等均为道教信徒,还详细介绍了各大官员如何给李莲英行贿的细节。报告证实,高仁峒深得慈禧信任,各中央以及地方大员均寻找机会接近高氏。

        白云观是中国道教之总本山。其方丈高仁峒,曾于团匪事变两宫蒙难之际,经李莲英斡旋,在太后身边伺候读经。太后由此皈依该方丈,年年赐该寺两百两之布施,又常有其他物品赏赐,可见白云观与宫中之关系尤为密切。高方丈具备既可接近太后之身份,同时又与李莲英关系密切。在北京的各中央大员,均在白云观寻找机会接近该人。那桐、徐世昌、荣庆等时时以该处庭园广阔清雅为名,在白云观举办宴会,并以布施为名,向高方丈赠送数百金,以求其欢心。

        白云观确与内廷关系密切,有学者强调高仁峒同慈禧的勾结一直延续到他们去世,证据是清官《海晏堂等处陈设木器账》:光绪三十二年九月二十九日(1906年11月15日),白云观进贡木根福寿三多盆景等摆设十件;光绪三十三年十月初一(1907年11月6日),进贡海晏堂陈设,硬木福禄寿三星等九件。

        据高尾氏的观察,高仁峒与璞科第的关系“仍一如从前。该公使通过高方丈,探听宫中动向,然后又在暗中有所运动。”孔祥吉、村田雄二郎还提到日本对白云观所作的情报工作,如以日本驻华内田公使的名义,向白云观提供维修殿宇的经费一千两,并由此换取到了高道士以及大内太监的欢心。高道士传达李莲英的感谢话说:“日本和他国不同,共奉儒佛之教,从而理应对道教信仰甚笃。”对于日方介绍宫廷太监的请求,高道士同意将李莲英和崔玉贵介绍给日方,并说他与太监的关系“全属私交,与公事毫无所涉”。此外,日人还要求在白云观里购置公使“别墅”,如同璞科第的“大俄国璞寓”,不料被高氏婉言谢绝。

        从白云观历史来看,清代白云观道士中除王常月外,仅高仁峒留有文集,甚是难得。给《云水集》作序的“青渠散人李湍遇”曾赞高仁峒系“孝友中人”。高仁峒虽是道士,但亦推崇三教融通。其曾作诗赞孔子:“大成至圣启后承前,仰之弥高鳝之弥坚。心传一贯道有真诠,万世师表洵无间然。”赞释佛日:“弗我弗人佛自有真,去来现在视此根因。晨钟暮鼓警觉凡尘,清净世界广大精神。在文集后记中,高氏还推重“大学言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以修身为本十六字心法”。这些偈语诗文的文采如何,高氏曾提到一位来观“先生”的感觉,后者称“此集文字虽佳,言空言悟见解却差”。高氏敬谢之特附文集后以备“同志者览。《北平旅行指南》提到他“机警善辨,且工绘事’’。在流传至今的高仁峒赠“莲舫弟台大人雅属”的对联中,高氏“太史公文五岳高,小将军书三山远”的书法颇有功力,且这一对联也颇为工整。高仁峒的徒弟陈明露在《云溪道人吟》中赞其日:“云成雨露满长天,溪上新花意快然。道有三端德智体,人人学此胜登仙。

        高仁峒曾作《戒酒》偈云:“酒沉迷性情乱,耗气耗神耗寿。’’。但是多则史料记载称高仁峒喜到城内某酒家聚会:“南城酒肆,即杨梅竹斜街万福居。道士入城,每以是为居停。其肆东偏一院,境颇幽寂,凝神炼气,或无妨焉。

        对于白云观的传戒活动,众多研究强调王常月改变全真秘密传戒为公开传戒,于顺治十三年(1656)在白云观开坛传戒,受戒弟子多达千余人。对此有学者曾有研究表示怀疑。事实上,白云观有记录的大规模的传戒始于嘉庆十二年(1807)。根据高万桑的最新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在1807 -1908年间,张合皓传戒1次,弟子108人;张教智传戒11次,受戒弟子925人;郑至祥传戒3次,戒子246人;吕永震传戒1次,戒子10人;张圆璃传戒4次,戒子633名;孟永才传戒3次,戒子332名。在1881年继任白云观住持的高仁峒,在任内传戒4次,戒子高达1599名!刘厚祜根据所阅白云观所藏资料曾统计自嘉庆十二年(1807)起,至1927年陈明霈最后一次传戒,白云观先后传戒31次,受戒道士5702人。高仁峒一人所戒徒众竟略近民国以前有记录数字的三分之一.!即便是在全国全真丛林中,高仁峒以及白云观的传戒记录也是最高的。

         众所周知,传戒是一项耗费巨大的活动,为何晚清白云观能实现传戒的常态化,尤其是高仁峒为何有如此惊人的传戒记录呢?正是有蔡永清、刘素云富有信众的捐赠,白云观能维系传戒活动。这些信众中,不仅仅有普通的善信,如设立九皇会的京城62家商户,吕祖宫住持叶合仁等,还有诸多官宦世家。通过碑文我们发现有完颜崇实家族,有重修吕祖殿的诰授二品命妇董母素霍拉氏家族。

        晚清全真龙门的繁盛还体现在霍山派的新创。我们在前文提到的刘素云不仅仅是白云观的重要护法,他同时也是龙门霍山派的实际开创者。刘素云,原名刘多生,法名刘诚印,道号素云,又号符合子,山东即墨人,明季迁至直隶东光县。其履历在《素云刘先师碑记>载:

        师讳诚印,道号符合子,其先世山东即墨人,明季迁直隶东光县……庚戌年以故游京师,遂家焉。嗣以才识见知于怡亲王,因得名达天庭,诏入内侍,赐名增禄,又字德印……戊辰因奉差至白云观,适南阳张律师阐教观中,一见相洽,殷勤展拜,执弟子礼甚恭,此师皈依道教之始也……己丑年始授总管六宫事务之职嗣,即屡邀旷典,如园亭骑马乘舟回寓、疾时加赐黄金药品皆异数也。甲午恭遇万寿庆典,恩赏三品顶戴,三代以师贵,师益矢寅畏敬慎,将事终始不渝。

        据《素云真人道行碑铭》的记载,刘素云在同治七年(1868)入白云观,拜张圆绪为师,同治十年(1871),刘氏与高仁峒为同时受戒。由于对白云观的多次捐资,刘氏受到其师张耕云的赏识。光绪初年刘素云开创了“龙门岔支霍山派”,尊张圆绪为该派第一代宗师,刘素云本人则为第二代宗师,从此,太监有了自己的道派。霍山派的开创,扩大了龙门的声势,更重要的是加强了刘素云、李莲英等太监与白云观的密切联系。王见川的精彩研究表明,由于刘素云的得宠,包括内务府等不少清廷官员乐意与其交往。在刘氏的带动下,诸多太监加入白云观成为信众,在光绪十二年(1886)的《长春永久圣会内廷会首》中,以刘素云、张诚五位引善总计62位内廷权监入会,其中就包括以道名“李乐元”入会的李莲英。

        【清代以来的太监庙探析】

         清中叶之前,太监坟地多依傍佛寺,但晚清太监普遍皈依道教全真龙门派,晚清民国大约二十余个太监庙(民国政府登记类别为“太监道庙”,俗称“老公庙”)基本上全由太监道士自助经营。清廷太监大规模皈依全真道,是一个颇引人注目的现象,反映出中国宗教宗派制度的许多特点。太监大规模转宗道教的原因,笔者以为大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

       (一)太监对全真教的文化认同心理:白云观全真道教中的自宫传说。高万桑先生指出:“阉割与道士的身体观有某种特殊的共鸣。道士的禁欲,宽泛地说可以导向对性器官、男女的弃绝。男性道士性器官的逐渐消弱直至消失……通常被设想为是一种自然的、渐变的过程,但有些修炼者只作字面上、机械的理解。在这样的修行者中,我们在早期全真教几乎是狂热的环境中,找到了几个自宫的例子。”高先生提到的几则事例中,白云观正月十九“燕(阉)九节”的传说,最值得我们重视。《万历野获编》补遗三“淹九”:“全真道人邱元清,以是日就阉,故名阉九……京师是日不但游人塞途,而四方全真道人,不期而集者不下数万,状貌诡异,衣冠瑰僻,分曹而谈出世之业。中贵人多以是日散钱施斋,闻京都无赖亦有趁此时腐其童稚者,则阉九之说,亦似不妄。全真有南北二宗,起于金海陵王中孚,其后有谭、马、邱、刘之属,其教始盛,大抵以收摄精气为主。今并阳具去之,不知何以谋长生也?”

        这则传说真伪难辨,且后世又多将邱元清误为邱处机(长春)。但这一传说确实广为流传,“中贵人多以是日散钱施斋,闻京都无赖亦有趁此时腐其童稚者”,白云观“燕九”文化确实与太监文化心理产生了共鸣。促成太监大批皈依全真龙门派的龙门岔支霍山派实际创始人大太监刘诚印(素云),便出重金资助过白云观“燕九节”,并组织太监成立“(邱)长春永久供会”:“兹又虑及燕九、九皇祖师两圣诞。香供澹泊。敬约善士张诚明、张诚五以及内官、信官助善者百余人,建立长春永久供会。起于光绪八年。每岁香供之费,约需三百余金。至丙戌岁,会中积蓄无多,素云恐失其傅,又自捐三千二百六十金,购买昌平州地方上泽田十五倾有奇,每岁收租三百三十金。较本观为业永远作为二会香供灯菓之资,以垂永久。”佛教戒律,原则上六根不全者不得为僧;相对而言道教文化则对太监开放许多。

       (二)慈禧太后宠信白云观全真道士。太监内部传说,慈禧的母亲去世后,需要找一个寺庙停放灵柩,派太监刘诚印到北京贤良寺等佛寺寻访,住持僧大都不甚热情,慈禧甚为恼怒,后转往白云观,受到白云观道士的热情接待。此后慈禧与白云观交流日益密切,大太监刘诚印皈依白云观,“更邪乎的是,刘承(诚)印拜白云观方丈刘宗玄为师,也在白云观‘挂单’,同时被称作名誉‘方丈’,成为了全真道第二十三代传人。”自此太监到白云观受戒蔚然成风。

        以上传说,在道教界也颇为认同,《太上律脉源流》:张圆璿“庚午(1870)再请传戒,时值皇亲,照公府太夫人,灵寄观中,师为虔诵《血湖经》。一藏半载之久,靡有怠容。蒙慈禧皇(太)后,恩赐紫袍玉冠,揖金助坛开大戒场,伯子公侯,接踵而来,请谒声名,播于远方。”

        (三)清代太监社会地位下降,像晚明那样凭借佛教提供和巩固自身社会地位的社会氛围不复存在,太监庙则较多的与民间社会信仰融合,“正统”佛教色彩不断淡化,也是太监庙在十九世纪集体转向道教的原因。建立在灵福寺基础上的太监刚铁祠庙在明清的演化,比较集中地体现了这一点。

        与梁启超等人终身反感道教不同,慈禧太后独钟情于道教白云观,可谓与之泾渭分明。据老太监回忆:“广仁子为慈禧太后受天仙戒之道号。昔年太后之生母薨逝在白云观,停灵一百天。白云观方丈张宗璿为一时高道,为着皇姥姥念了百天血盆经。慈禧太后派总管李莲英代太后传了三坛大戒,太后为功德主,占了戒坛天字号弟子,名曰广仁子,在宫内素食百天。她受了天仙戒之方便戒,实际上不得到白云观律堂受戒,名曰方便戒。慈禧为老子信徒,世人知者甚少。宫内一时风尚,差不多有地位之太监,当老道受戒者太多,如素云道人刘诚印等多人,极致全宫太监都成了老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晚清慈禧太后与白云观的密切关系,以及大太监刘诚印的带动,成为大批太监皈依全真龙门派、到白云观受戒的直接原因。

      “誉满北京白云观的太监刘诚印,于光绪甲申(1884)秋,张宗璿方丈从南阳玄妙观再次来北京白云观受戒传法之时,在高云溪的支持下,倡议开创了‘龙门岔支霍山派’。以公众的名义,叩请愿遵‘宗’字为第一代号。实际即尊‘邱祖’为祖师,张宗璿方丈为该派第一代宗师,他本人则为第二代宗师。这样,当然太监皆可以受戒而为该派法裔了。名正言顺,太监自始有了自己的道派,归为全真龙门道徒。如活到解放后的太监边法长(曾住兴隆寺),在1927年便曾在白云观受戒;太监信修明还曾在1941-1943年间任伪华北道教总会北京市分会会长。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笔者尚曾与来观拜祖的、自称为李莲英后裔的人晤谈。他们皆谓为霍山派道徒。”

       【民国奇闻——◎白云观道士】

  北京第一舞台于民国八年三月中旬,为白云观道士传戒筹款演义务夜戏,一时名优网罗殆尽。徐颂阁所“称盖世无双”之老十三旦,亦登场演繁剧焉。白云观道士在前清时代声势暄赫,炙手可热。如高仁峒之流,与朝贵通声气,督抚入京,且敬礼之,莫敢与抗。民国以来,权势压落,然微闻今方丈陈某(龙门第二十一代宗师陈明霖)犹与江朝宗吴炳湘辈称盟弟兄。东方汇理银行买办,及第一舞台大股东孙某之子且拜为义父。而伶界中人往来频繁,尤以杨小楼为最密切。此次义务戏即孙某与阳小楼等所提倡。观此亦足想见当年之白云观之流风余韵也。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少林历代名僧主持

$
0
0



1.
跋陀,又名佛陀,天竺(印度)人。北魏孝文帝时来中国传播佛教,深得敬重。北魏迁都洛阳,孝文帝在洛阳为他建造寺院。跋陀性喜幽静,孝文帝又在嵩岳少室山下为他建造寺院。这座寺院即现在的少林寺,跋陀是为少林寺的创立者和第一位住持。他在寺内翻经台翻译了《华严》、《涅槃》、《维摩》、《十地》等经,并度化了慧光、僧稠等人。年老后跋陀迁居少林寺外,直到圆寂。

2.
僧稠(480~560)昌黎人,俗姓孙。先在巨鹿景明寺出家,拜治实为师,后到少林寺拜跋陀为师。僧稠少时体质较弱,后发愤习武,练得拳捷骁勇,体轻身灵。他理解极快,学佛成绩卓著,被跋陀赞为“葱岭以东,禅学之最!”他后来在嵩岳寺讲经说法,影响很大。

3.
慧光(487~536)长卢人,俗姓杨。十三岁时随父入洛阳,后被跋陀收为弟子,不久在少林寺出家。他为跋陀所译佛经注疏,刻版印刷,又因他学佛心领神会,向人传授讲解透彻,被称为圣沙弥。他圆寂于河北邺郡。

4
菩提达摩(?~536)天竺(印度)人。梁大通元年(527年)从广州登陆,到中国传播佛教。达摩渡长江入北魏境,先游历了洛阳,后到少林寺,在五乳峰上一个石洞里面壁静修,时间长达九年。他依据大乘派教义,融汇中国精神,开创了中国佛教禅宗,被尊为初祖。在众多求教者中,达摩选择将衣钵传给了慧可。东魏天平三年(536年)达摩圆寂,葬于熊耳山,立塔于定林寺。达摩过江以后,手持禅仗,信步而行,见山朝拜,遇寺坐禅,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到达了嵩山少林寺。达摩看到这里群山环抱,森林茂密,山色秀丽,环境清幽,佛业兴旺,谈吐吻洽。心想,这真是一块难得的佛门净土。于是,他就把少林寺作为他落迹传教的道场。广集僧徒,首传禅宗。自此以后,达摩便成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初祖,少林寺被称为中国佛教禅宗祖庭。达摩大师于嵩山少林寺达摩洞,在那里独自修习禅定,时人称他为壁观婆罗门。有道育、慧可二沙门礼见达摩,并亲近和供养四、五年。达摩感觉他们真诚,传授以衣法。又把四卷《楞伽经》授与慧可说︰‘我看中国人的根器于此经最为相宜,你能依此而行,即能出离世间。

5
慧可487年-593年),洛阳虎牢人,俗姓颐。他幼年出家,通晓佛典。四十岁时拜菩提达摩为师。为表求道决心,慧可竟用刀自断左臂,奉献达摩座前。感其赤诚,达摩授法器、赐法名,收他为传法弟子。慧可是为禅宗二祖。他在少林寺西南山上养伤时的住所和石台,后成为二祖庵和养臂台,遗迹尚存。二祖初名神光,听说达摩大师住在少林寺,于是前往拜谒。达摩面壁端坐,不置可否。神光没有气馁。他暗自思忖:“古人求道,无不历尽艰难险阻,忍常人所不能忍。古人尚且如此,我有何德何能?当自勉励!”时置寒冬腊月,纷纷扬扬飘起漫天大雪。夜幕降临,神光仍在寺外站立不动,天明积雪已没过他的双膝。达摩这时才开口问道:“你久立雪中,所求何事?”神光泪流满面说道:“只愿和尚慈悲,为我传道。”达摩担心神光只是一时冲动,难以持久,略有迟疑。神光明白达摩心思,就取利刃自断左臂,置于达摩面前。达摩于是就留他在自己的身边,并为他取名慧可。少林寺内的立雪亭,便是为纪念慧可断臂求法的事迹而建。 达摩禅师以四卷《楞伽经》授予慧可,慧可就是日后禅宗在东土的第二代祖师,自此,禅宗在中国有了传法世系。

6
洪遵(530~608)相州人,俗姓时。他八岁到少林寺出家,跟从师父资云。后被北齐朝庭封为断事沙门,负责处理僧人违反佛教戒律之事。隋时,文帝也封洪遵为官,但他仍住在少林寺内。隋文帝开皇七年(587年),洪遵被举召赴京,与印度僧人一起译经。

7
法如(638~689),上党人(今山西长治市),俗姓王,唐初北方禅宗领袖。幼年随舅父到丰阳,先事青布明为师,十九岁时出家。经青布明指点,他又投禅宗五祖弘忍为师,深得其旨,为弘忍高足。侍奉前后共十六年,直至弘忍灭度。之后他北游嵩岳,居少林寺六年,后在此传法三载,“再振玄纲”、“兴复正化”,成为北方禅宗的“定门之首”,他被认为是传自弘忍的又一位禅宗六祖。法如在少林寺传法,为确立少林寺禅宗祖庭地位起到了作用。唐永昌元年(689年)七月二十七日,法如圆寂于少林寺,世寿52岁,徒众为之建塔于寺西。

8
慧安(?~709)荆州支江人,俗姓李(一说姓卫)。隋开皇十七年(597年)搜勘天下私度僧尼,慧安遁往山中。为挖大运河,隋大业年间追集丁夫,饿殍相枕,慧安乞食救济饥民。隋炀帝听说后诏见慧安,他又潜藏起来,到衡岳寺去做头陀。唐贞观年间,他往黄梅谒见禅宗五祖弘忍,之后遍历名山,并在少林寺住下。唐神龙二年(706年),他被招入宫庭,三年后辞归,不久圆寂。

9
同光(700~770)山西人。弱冠出家,二十六岁受其足戒。他投会善寺普寂为师,后入少林寺,宣法开示二十余年,震动遐迩。安史之乱时,他似避祸于荆州。唐大历五年(770年)圆寂于少林寺。

10
法玩(715~790)山西人,俗姓张。十八岁时学道于普寂禅师,二十岁时受具足戒。普寂谢世后,法玩有时住在嵩山,有时去洛阳。唐贞观六年(790年)八月十三日,法玩于洛阳大敬爱寺圆寂。塔在少林寺西侧。

11
报恩(1058~1111)黎阳人,俗姓刘。他生于硕儒世家,从小就通治国方略,考试登第。他厌倦尘境,向朝庭辞官,出家为僧,朝庭准从了他的请求。于是他倾心于禅宗祖道,谒访诸多高僧。后来当朝丞相请他到少林寺讲经开示,不久他又应诏在少林寺住下,参禅说法。

12
教亨(1150~1219)号虚明,济州任城人,俗姓王。七岁在崇觉寺出家,十三岁受大戒,十五岁外出游方。他先后出入过五座道场:嵩山戒坛寺,韶山云门寺,郑州普照寺,林溪大觉寺和嵩山法王寺。后应请住持少林寺。但不久他又引去,徜徉于嵩少间数年。金兴定三年(1219年)圆寂。

13
福裕(1203~1275),字好问,号雪庭,为元初著名禅师和曹洞宗师。太原文水人,俗姓张。九岁入学,理解力极强,乡里人称他为“圣小儿”。落发为僧后,游学于燕京(北京),拜曹洞宗师万松行秀为师,从学十年,“道益隆,名益著,学者日益广”。他继万松之后执掌曹洞宗。乙巳年(1245年),元世祖未登基即命其主持少林寺,大作资戒会。戊申(1248年),宪宗诏住和林兴国,后又召至殿中,授予元代最高僧官都僧省都总统之职,总领全国佛教,为禅宗领袖。宋景定元年(1260)奉即位不久的元世祖忽必烈之召,赴内廷和道士李志常等辩论,得胜后焚道门伪经四十五部,被赐为“光宗正法大禅师”。此后,复受请执掌燕京万寿寺法席,达十四年。还主持在和林、燕蓟、长安、太原、洛阳五处建少林寺下院,元至元十二年(1275)于嵩阳圆寂。元皇庆元年(1312),仁宗追封为“晋国公”,赠“大司空,开府仪同三司。”1978年,在洛阳白马寺东出土了《龙川和尚墓志》,得知他是女真人,姓纳合氏,号龙川,由帝师八思巴推荐,做过白马寺宗主。他曾为兴葺白马寺,动用了怀、孟等六县官田之租,以供支度。他还住持过西安的兴教寺。其在主法少林寺期间,福裕不仅使祖庭恢复旧观,而且远承曹洞祖师本寂所倡嫡传方式,确定宗门师承关系,新立嵩山·少林寺“七十字辈”,即:
“福慧智子觉 了本圆可悟 周洪普广宗 道庆同玄祖 
  清净真如海 湛寂淳贞素 德行永延恒 妙体常坚固 
  心朗照幽深  性明鉴崇祚 忠正善喜详 谨悫原济度
 雪庭为导师 引汝归铉路”
从少林寺僧人的法辈排列都以此为序。“现在少林寺的弟子们,称其祖号时,时常冠以‘雪庭座下第几人传人’。”福裕禅师一直被尊为少林寺的中兴之主。

14
文才(1273~1352)号淳拙,临汾人,俗姓姚。其父为居士。文才年岁稍长,即请学佛,父母从其志,送他出家剃度。他谒访少林寺的还源福遇,执侍多时,后又到龙门山读经三年。接着他隐居于终南山中。元泰定元年(1324年),被请出住持少林寺,但他于元天历二年(1329年)辞退。到了元至正五年(1345年),他又被请出再任少林寺住持,七年后圆寂。

15
邵元,号古源,俗姓源。他原是日本国山阴道但州正法禅寺住持,元泰定四年(日本嘉历二年,1327年)来中国。先在福州,后到天台山、天目山、五台山遍访名僧,元天历二年(1329年)到嵩山少林,长住二祖庵达二十一年。他在少林寺任书记之职,曾为息庵义让行实碑撰文,并为菊庵法照塔撰文作书;他还曾作为全国百名高僧之一到京师宫里参予大藏经的翻译。邵元于元至正七年(1347年)返回日本。

16
紧那罗,不知其来历。据《嵩书》记载:“至正初(1341年)忽有一僧至少林,蓬头裸背跣足,止著单裩,在厨中作务。至十一年辛卯(1351年)三月二十六日,颍州红巾贼率众突至少林,欲行劫掠,此僧乃持一火棍而出,变形数十丈,独立高峰,贼众望见,惊怖而遁。僧大叫曰:‘吾紧那罗王也!’言讫遂没。人始知为菩萨化身也。”紧那罗在少林寺地位极重,寺中有紧那罗殿和其塑像,被尊为少林护伽蓝神。

17
了改(1335~1421)号凝然,嵩阳金店人,俗姓任。十四岁时拜少林寺提点训公为师,二十一岁时受戒。他曾在香山参访月印长老,后到天庆寺跟从松庭禅师。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了改任少林寺住持,三年后辞退,但仍驻少林寺,直到圆寂。


18
文载(1454~1523)号月舟,北畿通州人,俗姓王。九岁入乡校,十三岁出家,拜白庵为师。二十岁时出游参学,三年后回还,闭门不出,读经习静。他又到少林寺参叩无方可从,三年后更遍参京城诸多禅师。明弘治年间,文载住白塔精舍内阅大藏经。明正德三年(1508年),祠部任命文载住持少林寺,前后十六年,直到圆寂。

19
悟须(?~1563)号匾囤,一号无空,禹州人,俗姓陈。年过二十后辞父母出家,入少林寺,以梵僧喇嘛为师。十数年后辞别师父,到中条山中修行三个月,接着在峨嵋山巅住下。后来他又遍游全国,到京城,居吉禅庵中,印造了大弥陀经若干藏。不久他重回少林寺。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他再次离开少林寺去峨嵋山,行至州江中时坐地圆寂。悟须是明代著名的十八武僧之一,他的骨灰归回了少林寺,建塔埋葬。

20
正道(1547~1609)字无言,洪都新建人,俗姓胡。他开始在上蓝寺出家,拜和尚为师。二十岁后跟从知休禅师,住在南岳净瓶崖。知休指点他参谒逊庵,后又指点他到少林寺参谒幻休常润。正道于明神宗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被祠部任命为少林寺住持,前后十七年,直到圆寂。

21
海宽,(1596—1666年) 邢台内邱人,明末清初着名禅师,嵩山·少林寺历史上最后一位钦命住持,主持少林寺长达27年之久。法名海宽,字涵宇,号彼岸,称彼岸宽公。据其墓塔前残碑知,他出生于万历丙申(1596)年。直隶(今河北)人,俗姓王,出家后拜少林寺住持传曹洞正宗第二十七代法嗣慧喜禅师为师,得喜公衣钵,喜公赞他“戒德清白,禅学精练,堪为一代表率“。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喜公示寂,海宽接受朝廷礼部文书,继之出任少林寺住持,为少林寺传曹洞正宗第二十八代法嗣。海宽接任住持后不久,战争纷起,嵩山·少林寺成为农民义军进攻对象,在这关键时刻,由于少林有德高望重的海宽住持,使少林的传法得以维系。清王朝建立之后,顺治三年(1646年),河南巡抚及河南京官上书礼部请求按照明朝少林住持任职制度,给他更换文书,得到礼部同意,由于足疾,他未赴京领文书。顺治十四年(1657年),僧录司又呈书朝廷礼部给他更换文书,得到批准,于是他赴京换了任命书。在明末战争中,少林寺损毁严重,海宽于顺治九年(1652年)至十年(1653年),在分守许公等官员的支持下,四处募资,大修少林寺,重修了大殿、禅堂、单传殿(达摩殿)、武圣祖师殿(紧那罗殿)、钟楼、藏经阁、山门、方丈室等,使少林寺金碧一新。康熙二年(1663年)又在初祖庵主持大法会。康熙五年(1666年),海宽圆寂,葬于塔林。海宽是少林寺历史上最后一位钦命住持。清康熙五年(1666年)海宽去世后,按旧制本应重新钦命住持,但清廷却终止对了对少林寺住持的任命,使传承了数百年的钦命住持制度宣告终结。之后,在清廷的压制下,少林寺出现了相当混乱的局面,以致“法堂草长、宗徒雨散”。

22
恒林(1865~1923)号云松,伊川宋寨人,俗姓宋。光绪初年入少林寺为僧,民国元年被任命为登封县僧会司僧会,后又被推选为少林保卫团团总。任职后数年间购置枪枝,训练武装,打击土匪,备尝辛苦。民国十二年(1923年)秋,积劳致疾,卒于职。

23
妙兴(1891年-1927年),原名金豪文,河南临汝谢湾人(今汝州谢湾人),是少林寺的武僧和僧兵首领。法名妙兴,字文豪,号金罗汉。他因为家境贫穷,八岁投少林寺。1923年,恒林去世后,他的弟子妙兴接任了少林寺保卫团。当时正值第一次直奉战争时,妙兴加入了直系(军阀吴佩孚为团长,组成第一旅第一团)。1926年7月,国民党开始北伐。9月,冯玉祥宣布脱离北洋军阀,参加国民北伐军。与其他北洋军阀吴佩孚、张作霖作战。1927年春,冯玉祥占领西安,进攻河南。3月6日,妙兴于舞阳阵亡,年仅37岁。民国十七年三月,建国军樊钟秀乘冯玉祥的国民军后方空虚,夺占了巩县及偃师县,但不久被冯部将领石友三夺回。樊钟秀南撤,转攻登封县城,其司令部即设在少林寺内。石友三部向南追击,至辗辕关(十八盘),少林寺僧助樊狙击,终不敌而溃。三月十五日,石友三追至少林寺,遂纵火焚法堂。次日,驻防登封的国民军(冯玉祥部)旅长苏明启,命军士抬煤油到寺中,将天王殿、大雄殿、紧那罗殿、六祖殿、阎王殿、龙王殿、钟鼓楼、香积厨、库房、东西禅堂、御座房等处,尽付一炬,以泄厥愤。至此,千载少林寺之精华,悉遭火龙浩劫!

24
释淳朴(民国时期曾任少林主持,具体事迹不详)

25
贞绪(1893年—1955年)字耀宗,巩县鲁庄人,俗姓李。6岁出家巩县(今巩义)少林寺下院龙兴寺,拜纯智为师。民国9年(1920年)回少林寺,从恒林学习少林武功,后成为著名武术大师。民国18年(1929年)任少林寺住持。1930年与淳朴、素典、贞俊、行敬等共同募资重修损毁严重的初祖庵大殿,使河南现存最古老的建筑得以保护。民国27年(1938年)至33年(1944年),领众从天王殿到法堂共植柏树200余棵。此间为了继承和光大少林功夫,他与原寺院还俗武僧俗子吴三林大师等一起组织训练武僧。贞绪禅师住持少林寺时,还和众僧一起整修了方丈室、立雪亭等。1955年,贞绪圆寂,世寿62岁。贞绪禅师擅长:六和拳、通臂拳、炮拳、铁身靠、铁头功、千斤脚、朱沙掌和十八金戈,尤为擅长散打搏击,他的绝招千斤脚、钻风脚、铁身靠、车轮掌四招紧密配合,能各发其力,综合制敌,威力无比。他每天夜里都到千佛殿方丈室研练铁身靠,用臀部击殿内大柱,被震尘落。一把大钟鼻,重约200斤,一脚踢出丈余远。著有《交手三十诀》,阐述了用头、脚、手、臂、腿综合制敌的秘诀。

26
德禅(1907-1993),俗姓刘,河南登封人。1916年依中岳嵩山少林寺永化堂素光禅师为师剃度出家,得原中岳嵩山少林寺永化堂上传曹洞正宗第43世、第29代嗣祖沙门贞绪、贞俊禅师印可、依止第44世、第30代嗣祖沙门、首座僧、住持、名誉方丈释素喜上人印可为中岳嵩山少林寺永化堂上传曹洞正宗第45世、第31代嗣祖沙门,继任住持、名誉方丈位,1993年3月圆寂于少林寺丈室,葬入少林寺塔林。其宗徒衣钵为释行慈法师、释行孝法师,其法嗣为释行正禅师。依止再传衣钵传人释永悟法师等。

27
行正(1914~1987)字愿安,登封城关刘庄人,俗姓李。1920年在少林寺出家,1932年在九华山东崖寺受戒。后任河南省佛教协会理事,少林寺住持。文革期间,行正采取转移地点、埋藏地下等方法,保存了一批少林寺文物。1986年,他被正式任命为少林寺方丈,结束了自清康熙以来少林寺无方丈的历史。他于1987年圆寂。

28
行孝(行孝法师是德禅法师的弟子,中国佛学院南京分院毕业。行正法师圆寂以后,曾与永信法师共同执掌少林寺内外主持事务,期间素喜法师出任少林名誉方丈,后因少林内部争斗诸原因而不得已离开少林。)

29
素喜(1924-2006年),民国十三年(一九二四年)出生,河南登封人,1937年8月17日在嵩山少林寺达摩亭拜河南省嵩山少林寺永化堂上传曹洞正宗第四十三世、雪庭福裕禅师下第二十九代嗣祖沙门、住持大和尚贞绪禅师为师剃度出家,得赐法号素喜,字清心,1941年9月在西安大兴善寺心道法师座下得授三坛大戒,1955年得贞绪禅师嘱咐嗣法传承少林曹洞正宗法脉,为河南省嵩山少林寺永化堂上传曹洞正宗第四十四世、雪庭福裕下第三十代嗣祖沙门,历任少林寺首座僧、住持大和尚、名誉方丈,2006年圆寂。

30
永信(1965——?)俗姓刘,名应成,法名永信,1965年出生,安徽颖上人,自号皖颖上人。为少林寺第29代方丈行正法师弟子,现任少林寺第30代方丈。以及担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南省佛教协会会长,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是中国首个取得MBA学位的僧人。1986年,即组织人力物业,开展挖掘、整理、出版少林武术典籍工作,成立少林寺拳法研究会,任副会长。第二年,又发起少林寺武术队,后发展为武僧团,任团长,将少林武术文化弘扬于全世界。又于海内外成立多个少林下属分公司,主营少林武术,影视,医药,食品等少林旗下产业,以及在全国投资建设多个少林寺下属佛教寺院,因此又被称为少林集团CEO。永信曾上中国企业家杂志封面,报导其少林经营事实,又广泛为各大媒体新闻所关注。影响徘徊于商界,娱乐界,及政界,宗教界之间。是当今备受争议及瞩目的社会名流之一。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Viewing all 29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